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代冰涛专利>正文

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829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包括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三极管Q1和二极管Z1。采用单片机U2产生调制脉信号驱动反激变换器进行升/降压稳压,同时有两路模拟采样,一路用于最高输出电压限制,一路用于充电恒流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反激变换电路通过巧妙的无损缓冲调计,提高电源变换效率,结合单片机控制,充电器调计了温度补尝,可以根据工作温度自行调整充电电流,以确保电路更安全可靠的运作。

A simple high efficiency charging circuit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press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and high efficiency lifting and charging circuit, which includes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U2, a three terminal regulator U1, a triode Q1 and a diode Z1. A single-chip U2 is used to generate the modulated pulse signal to drive the flyback converter to lift / step-down vol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wo way analog sampling, one is used for the maximum output voltage limit, the other is used for charging constant current limit. The utility meter adjustable lossless snubber by skillfully using novel flyback converter, improv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MCU control, adjusting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of the charger, the charging current can be adjusted automa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to ensur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具体是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池充技术多为降压式或者升压式这两种。在一些应用中需要在同一个系统内既要高电压充电又要适合低电压给予充电,那样需要用到两套电路,这样会增加复杂性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采用单片机U2产生调制脉信号驱动反激变换器进行升/降压稳压,同时有两路模拟采样,一路用于最高输出电压限制,一路用于充电恒流限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三极管Q1和二极管Z1,单片机U2引脚1分别连接电容C4、电阻R12和电阻R11,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集电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6、电阻R19、电容C8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8和变压器L1引脚3,变压器L1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和电阻R18并接地,MOS管Q10的D极分别连接变压器L1引脚1和电容C28另一端,MOS管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18另一端和电阻R15,电阻R15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2引脚16,单片机U2引脚2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和三极管Q9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阻R14另一端并接地,三极管Q9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8基极和电阻R16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19另一端、和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正极,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负极接地,所述单片机U2引脚3分别连接接地热敏电阻RT1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3、单片机U2引脚6和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Z1负极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9和变压器L1引脚2,二极管Z1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和单片机U2引脚8并接地。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敏电阻RT1为负温系数热敏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反激变换电路通过巧妙的无损缓冲调计,提高电源变换效率,结合单片机控制,充电器调计了温度补尝,可以根据工作温度自行调整充电电流,以确保电路更安全可靠的运作。附图说明图1为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采用单片机U2产生调制脉信号驱动反激变换器进行升/降压稳压,同时有两路模拟采样,一路用于最高输出电压限制,一路用于充电恒流限制。具体包括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三极管Q1和二极管Z1,单片机U2引脚1分别连接电容C4、电阻R12和电阻R11,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集电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6、电阻R19、电容C8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8和变压器L1引脚3,变压器L1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和电阻R18并接地,MOS管Q10的D极分别连接变压器L1引脚1和电容C28另一端,MOS管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18另一端和电阻R15,电阻R15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2引脚16,单片机U2引脚2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和三极管Q9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阻R14另一端并接地,三极管Q9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8基极和电阻R16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19另一端、和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正极,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负极接地,所述单片机U2引脚3分别连接接地热敏电阻RT1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3、单片机U2引脚6和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Z1负极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9和变压器L1引脚2,二极管Z1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和单片机U2引脚8并接地。所述热敏电阻RT1为负温系数热敏电阻。电容C28电解电容连接在变压器L1开关管的漏极和变压电感次级的输出端,这样就可以把变压电感加载在开关MOS管Q10的漏极的尖峰电压耦合到输出端,由于变压器L1次级电感上电流不能突变因此尖峰电流会通过二极管D3给输出滤波电容C8充电。作用一:保护了MOS管,不让尖峰电压击穿漏极。作用二:把尖峰电流转化为输出的电能,减小损耗提高转换效率。待机状态关闭电压和电流采样电路,将静态功耗降低到零。如图1,三极管Q9为反相器,通过二极管D1、D2分别对三极管Q8、Q2进行控制。当输入端没有电压时,单片机U2的输出控制端处于低电平状态,这时Q9处于关闭状态,因而Q8、Q2也处于关闭状态,采样电阻R9、R10和R11、R12上没有电压,所以它们都不消耗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电能,只有在充电输入端接入电源时,单片机U2才输出高电平让三极管导通。单片机U2进行精准的电压控制(CV),电压采样从电流采样电阻R19的右侧进行,因此可以把输出端的电压控制到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须要电压;单片机U2进行充电恒流(CC)控制,设:从电流采样电阻左侧进行采得电压为U1,从电流采样电阻右侧进行采样的电压U2,则输出流有欧姆定律“I=U/R”得IO=(U1-U2)/R19,单片机U2主要根据U1与U2的差值进行换算便得出实际的输出电流,从而可以调整输出的PWM占空比来让电流或者电压达到所须要的数值。热敏电阻RT1为负温系数热敏电阻(NTC),安装在充电电路中,根据电路的工作温度变化来改变输出的充电电流,从而让电路处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工作,让电路运行得更安全可靠。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三极管Q1和二极管Z1,单片机U2引脚1分别连接电容C4、电阻R12和电阻R11,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集电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6、电阻R19、电容C8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8和变压器L1引脚3,变压器L1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和电阻R18并接地,MOS管Q10的D极分别连接变压器L1引脚1和电容C28另一端,MOS管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18另一端和电阻R15,电阻R15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2引脚16,单片机U2引脚2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和三极管Q9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阻R14另一端并接地,三极管Q9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正极连接电阻R13,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8基极和电阻R16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2正极连接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三极管Q2基极,三极管Q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7、电阻R19另一端、和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正极,被充电电池BATTERY的负极接地,所述单片机U2引脚3分别连接接地热敏电阻RT1和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电容C3、单片机U2引脚6和三端稳压器U1输入端,三端稳压器U1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1和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Z1负极和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分别连接接地电容C9和变压器L1引脚2,二极管Z1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电容C3另一端和单片机U2引脚8并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单高效率升降压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U2、三端稳压器U1、三极管Q1和二极管Z1,单片机U2引脚1分别连接电容C4、电阻R12和电阻R11,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并接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8集电极,三极管Q8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6、电阻R19、电容C8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3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28和变压器L1引脚3,变压器L1引脚4分别连接电容C8另一端、MOS管Q10的S极和电阻R18并接地,MOS管Q10的D极分别连接变压器L1引脚1和电容C28另一端,MOS管Q10的G极分别连接电阻R18另一端和电阻R15,电阻R15另一端连接单片机U2引脚16,单片机U2引脚2连接电阻R5,电阻R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4和三极管Q9基极,三极管Q9发射极连接电阻R14另一端并接地,三极管Q9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二极管D2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冰涛
申请(专利权)人:代冰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