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7664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它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散热滤网,所述壳体的下侧安装有滤孔式集热板,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所述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对接且处于一平行线上,所述安装架一内部的末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一,所述安装架二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二,所述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的底部均安装有聚风罩,所述安装架一的左侧壁上安装有侧壁支撑滚珠,所述安装架一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滚珠,所述侧壁支撑滚珠、底部支撑滚珠分别与壳体侧壁与底壁的滑动块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旋转式散热,且散热性高,同时操作简便,能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属于计算机

技术介绍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计算机专利技术者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专利技术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96年至2009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亿,无线互联网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亿,为全球第一位。现有的计算机散热装置在进行散热时不方便,而且散热性差,导致元器件升温,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它包含壳体、安装架、散热滤网、滤孔式集热板、驱动电机、安装架一、安装架二、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聚风罩、侧壁支撑滚珠、底部支撑滚珠;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散热滤网,所述壳体的下侧安装有滤孔式集热板,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所述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对接且处于一平行线上,所述安装架一内部的末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一,所述安装架二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二,所述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的底部均安装有聚风罩,所述安装架一的左侧壁上安装有侧壁支撑滚珠,所述安装架一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滚珠,所述侧壁支撑滚珠、底部支撑滚珠分别与壳体侧壁与底壁的滑动块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架一的长度为安装架二长度的两倍。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为调速电机。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均为涡轮式散热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旋转式散热,且散热性高,同时操作简便,能节省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安装架;3-散热滤网;4-滤孔式集热板;5-驱动电机;6-安装架一;7-安装架二;8-散热风扇一;9-散热风扇二;10-聚风罩;11-侧壁支撑滚珠;12-底部支撑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壳体1、安装架2、散热滤网3、滤孔式集热板4、驱动电机5、安装架一6、安装架二7、散热风扇一8、散热风扇二9、聚风罩10、侧壁支撑滚珠11、底部支撑滚珠12;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架2,所述壳体1的上端安装有散热滤网3,所述壳体1的下侧安装有滤孔式集热板4,所述壳体1内底部的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转轴上连接有安装架一6与安装架二7,所述安装架一6与安装架二7对接且处于一平行线上,所述安装架一6内部的末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一8,所述安装架二7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二9,所述散热风扇一8、散热风扇二9的底部均安装有聚风罩10,所述安装架一6的左侧壁上安装有侧壁支撑滚珠11,所述安装架一6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滚珠12,所述侧壁支撑滚珠11、底部支撑滚珠12分别与壳体1侧壁与底壁的滑动块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一6的长度为安装架二7长度的两倍。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5为调速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一8、散热风扇二9均为涡轮式散热风扇。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安装架2实现安装,且在使用时通过滤孔式集热板4实现集热,且散热时,通过驱动电机5带动安装架一6、安装架二7进行旋转式散热,其安装架一6、安装架二7内部的散热风扇一8、散热风扇二9实现全方位散热,能提高散热效率,操作简便,且在安装架一6、安装架二7进行旋转时,其通过侧壁支撑滚珠11、底部支撑滚珠12来实现支撑,提高稳定性。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壳体、安装架、散热滤网、滤孔式集热板、驱动电机、安装架一、安装架二、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聚风罩、侧壁支撑滚珠、底部支撑滚珠;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散热滤网,所述壳体的下侧安装有滤孔式集热板,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所述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对接且处于一平行线上,所述安装架一内部的末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一,所述安装架二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二,所述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的底部均安装有聚风罩,所述安装架一的左侧壁上安装有侧壁支撑滚珠,所述安装架一的底部安装有底部支撑滚珠,所述侧壁支撑滚珠、底部支撑滚珠分别与壳体侧壁与底壁的滑动块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壳体、安装架、散热滤网、滤孔式集热板、驱动电机、安装架一、安装架二、散热风扇一、散热风扇二、聚风罩、侧壁支撑滚珠、底部支撑滚珠;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壳体的上端安装有散热滤网,所述壳体的下侧安装有滤孔式集热板,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中间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所述安装架一与安装架二对接且处于一平行线上,所述安装架一内部的末端安装有散热风扇一,所述安装架二的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奇尚华陶也李汉冬付欣鹏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