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762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10:38
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服务器机柜包括长方体状的中空柜体,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里,所述控制柜包括控制柜的顶盖、顶盖内的容留槽、控制柜的柜体与柜体内的容留槽,所述控制柜的顶盖经由合页连接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的顶部;结合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云存储服务器升温太过就常常出现运行效率低乃至于云存储服务器损坏、控制柜中的器件在外部震动的影响下出现抖动而影响其工作性能的问题、甚至出现器件毁坏的现象发生、电源柜不具有避免闪电的电击和防燃的功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主要是国外数十年前提出的简单智能家居系统,只能够通过控制器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简单的控制,无法通过远程控制或无线控制的方式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尤其是无法通过手机等便携设备对智能家居进行实时控制或对住宅内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因此无法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由此就需要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能够更加便捷控制和监视的新型智能家居系统来解决此类问题,为此就引入了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下的智能家居系统。该基于移动互联网下的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智能家电终端、移动控制终端和智能家庭网关,所述智能家庭网关包括网关控制核心,所述网关控制核心分别双向电连接ZigBee模块、WIFI模块、4G通讯模块和蓝牙模块,且网关控制核心通过有线连接的万维网连接云存储服务器,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数据存储模块、电控门锁、网络电话设备和视频监视模块,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感光式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传感器、烟雾报警器、供电系统继电器、供水系统电磁阀和自动报警模块,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和智能家庭网关均与备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智能家电终端通过ZigBee网络连接ZigBee模块,且智能家电终端和移动控制终端均通过WIFI网络连接WIFI模块,所述移动控制终端通过4G网络连接4G通讯模块,且移动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蓝牙模块。所述移动控制终端为手机、PAD、笔记本或遥控器。所述自动报警模块为视频防盗报警器。而云存储服务器存放于服务器机柜里,所述云存储服务器运行时会升温,若是云存储服务器升温太过就常常出现运行效率低乃至于云存储服务器损坏的问题,由此云存储服务器在服务器机柜中的降温效率将决定云存储服务器运行效率正常与否和云存储服务器的工作周期的长短。另外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里,而现有的控制柜往往都没有减震性能,控制柜中的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这样的器件往往在外部震动的影响下常常出现抖动而影响其工作性能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毁坏的现象发生。备用电源是设置在电源柜中的,所述备用电源为了防尘,往往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盒体中,另外伴随着现场的复杂多样性,所述电源柜常常设置在室外,对电源柜的避免闪电的电击和防燃性能就需要满足,而现有的电源柜不具有避免闪电的电击和防燃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云存储服务器升温太过就常常出现运行效率低乃至于云存储服务器损坏、控制柜中的器件在外部震动的影响下出现抖动而影响其工作性能的问题、甚至出现器件毁坏的现象发生、电源柜不具有避免闪电的电击和防燃的功能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包括智能家庭网关4,所述智能家庭网关4包括网关控制核心11,所述网关控制核心11通过有线连接的万维网连接云存储服务器3;所述云存储服务器3存放于服务器机柜中,所述服务器机柜包括长方体状的中空柜体1Q,所述中空柜体1Q为铝合金材料,所述中空柜体1Q上设置着第一降温设备与第二降温设备,所述第一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1Q顶壁的鼓风机3Q、设置在所述柜体1Q两个边壁上的四棱柱状突起11Q与设置在所述柜体1Q的边壁下部的贯通孔13Q,所述鼓风机3Q的进气口与所述柜体1Q的内部相通,所述鼓风机3Q的出气口处在所述柜体1Q的外部,所述四棱柱状突起11Q的外壁上开有与所述柜体1Q的内部相通的贯通口12Q,所述贯通口12Q的接通所述柜体1Q的内部且距离所述柜体1Q的内部更近的一端的两边设置有引流片9Q,在所述鼓风机3Q的更高位置设置着中空的绝热板4Q,所述绝热板4Q内设置着石棉瓦41Q;所述第二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1Q底壁的长方体状中空室8Q与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8Q中的盘形通道6Q和容纳有降温液的容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8Q中的盘形通道6Q和容纳有降温液的容器相通,另外在所述柜体1Q两个边壁14Q上也设置有位于所述柜体1Q两个边壁14Q上的盘形通道6Q,所述位于所述柜体1Q两个边壁14Q上的盘形通道6Q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8Q中的盘形通道6Q相连通;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里,所述控制柜包括控制柜的顶盖A0、顶盖内的容留槽B0、控制柜的柜体C0与柜体内的容留槽D0,所述控制柜的顶盖A0经由合页连接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C0的顶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B0设在所述控制柜的顶盖A0的底端,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D0设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C0的顶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B0与柜体内的容留槽D0相通,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B0与柜体内的容留槽D0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控制柜的顶盖A0包括顶盖的第一罩体A01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设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A01内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A01经由螺旋状玻青铜丝A03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相连,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的底部当间位置为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B0,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A01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间设置着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A05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A06,顶盖的第一罩体A01、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A05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A06围成顶盖的减震部A04;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A05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A06均为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A02同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A05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A06间均保持着0.2cm-0.4cm的间隔,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A05包括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和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A06包括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和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减震部A04的高度大于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和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所述备用电源12位于电源柜中,所述备用电源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盒体中,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的顶壁上和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的底壁上分别焊接着长方体状顶板和长方体状底板,所述长方体状顶板的左端和所述长方体顶板的右端分别处在所述盒体的左边壁的左边和所述盒体的右边壁的右边,所述长方体状底板的左端和所述长方体底板的右端分别处在所述盒体的左边壁的左边和所述盒体的右边壁的右边,而所述电源柜包括柜体1T、支撑所述顶板的第一支撑片2T、支撑所述底板的第二支撑片3T、设置在第二长方体状定位片的顶壁的导轨4T、第一长方体状定位片5T、第二长方体状定位片7T、排气扇8T与接闪器9T,所述第二长方体状定位片7T熔接于所述柜体1T里面的上部,所述接闪器9T设置于所述第二长方体状定位片7T的顶壁,所述排气扇8T经由铆钉连接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家庭网关,所述智能家庭网关包括网关控制核心,所述网关控制核心通过有线连接的万维网连接云存储服务器;所述云存储服务器存放于服务器机柜中,所述服务器机柜包括长方体状的中空柜体,所述中空柜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中空柜体上设置着第一降温设备与第二降温设备,所述第一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顶壁的鼓风机、设置在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的四棱柱状突起与设置在所述柜体的边壁下部的贯通孔,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柜体的内部相通,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处在所述柜体的外部,所述四棱柱状突起的外壁上开有与所述柜体的内部相通的贯通口,所述贯通口的接通所述柜体的内部且距离所述柜体的内部更近的一端的两边设置有引流片,在所述鼓风机的更高位置设置着中空的绝热板,所述绝热板内设置着石棉瓦;所述第二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底壁的长方体状中空室与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中的盘形通道和容纳有降温液的容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中的盘形通道和容纳有降温液的容器相通,另外在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也设置有位于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的盘形通道,所述位于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的盘形通道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中的盘形通道相连通;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里,所述控制柜包括控制柜的顶盖、顶盖内的容留槽、控制柜的柜体与柜体内的容留槽,所述控制柜的顶盖经由合页连接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设在所述控制柜的顶盖的底端,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设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与柜体内的容留槽相通,所述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与柜体内的容留槽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控制柜的顶盖包括顶盖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设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内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经由螺旋状玻青铜丝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相连,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的底部当间位置为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间设置着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顶盖的第一罩体、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围成顶盖的减震部;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均为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同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间均保持着0.2cm‑0.4cm的间隔,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包括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和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包括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和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减震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和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边沿位置的下端部分的俯视图处在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俯视图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俯视图之间;所述螺旋状玻青铜丝处在所述顶盖的减震部中;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均为梯形台状或长方体状,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为长方体状;所述控制柜的柜体包括柜体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设在所述柜体的第一罩体内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经由螺旋状玻青铜丝与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相连,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的底部当间位置为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所述柜体的第一罩体与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间设置着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柜体的第一罩体、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围成柜体的减震部;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均为直角折尺状,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同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间均保持着0.4cm‑0.6cm的间隔,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包括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和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包括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和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柜体的减震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和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边沿位置的下端部分的俯视图处在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俯视图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俯视图之间;所述螺旋状玻青铜丝处在所述柜体的减震部中。所述柜体的第一罩体与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均为长方体状,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为长方体状;所述备用电源位于电源柜中,所述备用电源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盒体中,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的顶壁上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家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家庭网关,所述智能家庭网关包括网关控制核心,所述网关控制核心通过有线连接的万维网连接云存储服务器;所述云存储服务器存放于服务器机柜中,所述服务器机柜包括长方体状的中空柜体,所述中空柜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中空柜体上设置着第一降温设备与第二降温设备,所述第一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顶壁的鼓风机、设置在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的四棱柱状突起与设置在所述柜体的边壁下部的贯通孔,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与所述柜体的内部相通,所述鼓风机的出气口处在所述柜体的外部,所述四棱柱状突起的外壁上开有与所述柜体的内部相通的贯通口,所述贯通口的接通所述柜体的内部且距离所述柜体的内部更近的一端的两边设置有引流片,在所述鼓风机的更高位置设置着中空的绝热板,所述绝热板内设置着石棉瓦;所述第二降温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底壁的长方体状中空室与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中的盘形通道和容纳有降温液的容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中的盘形通道和容纳有降温液的容器相通,另外在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也设置有位于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的盘形通道,所述位于所述柜体两个边壁上的盘形通道与所述设置在所述长方体状中空室中的盘形通道相连通;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柜里,所述控制柜包括控制柜的顶盖、顶盖内的容留槽、控制柜的柜体与柜体内的容留槽,所述控制柜的顶盖经由合页连接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设在所述控制柜的顶盖的底端,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设在所述控制柜的柜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与柜体内的容留槽相通,所述所述智能家居中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与柜体内的容留槽的内部空间中,所述控制柜的顶盖包括顶盖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设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内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经由螺旋状玻青铜丝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相连,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的底部当间位置为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间设置着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顶盖的第一罩体、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围成顶盖的减震部;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均为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同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间均保持着0.2cm-0.4cm的间隔,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包括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和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包括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和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顶盖的减震部的高度大于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和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边沿位置的下端部分的俯视图处在所述顶盖的第一橡胶片的俯视图和所述顶盖的第二橡胶片的俯视图之间;所述螺旋状玻青铜丝处在所述顶盖的减震部中;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均为梯形台状或长方体状,所述顶盖内的容留槽为长方体状;所述控制柜的柜体包括柜体的第一罩体与所述顶盖的第二罩体,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设在所述柜体的第一罩体内部,所述顶盖的第一罩体经由螺旋状玻青铜丝与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相连,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的底部当间位置为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所述柜体的第一罩体与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间设置着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柜体的第一罩体、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围成柜体的减震部;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均为直角折尺状,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同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间均保持着0.4cm-0.6cm的间隔,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包括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和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包括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和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一头和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竖直段的一头相连接构成直角折尺状,所述柜体的减震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和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横向段的高度;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边沿位置的下端部分的俯视图处在所述柜体的第一橡胶片的俯视图和所述柜体的第二橡胶片的俯视图之间;所述螺旋状玻青铜丝处在所述柜体的减震部中。所述柜体的第一罩体与所述柜体的第二罩体均为长方体状,所述柜体内的容留槽为长方体状;所述备用电源位于电源柜中,所述备用电源设置在长方体状的盒体中,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的顶壁上和所述长方体状的盒体的底壁上分别焊接着长方体状顶板和长方体状底板,所述长方体状顶板的左端和所述长方体顶板的右端分别处在所述盒体的左边壁的左边和所述盒体的右边壁的右边,所述长方体状底板的左端和所述长方体底板的右端分别处在所述盒体的左边壁的左边和所述盒体的右边壁的右边,而所述电源柜包括柜体、支撑所述顶板的第一支撑片、支撑所述底板的第二支撑片、设置在第二长方体状定位片的顶壁的导轨、第一长方体状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志强蔡有柱薛茂云张亮雍学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