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36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通断控制元件及按键,通断控制元件包括:第一输入端,与智能终端的电池正极连接,电流自电池正极流向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用电负载连接,电流自所述第一输出端流向所述用电负载;第一控制端,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处于接地或不接地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所述按键通过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开口接收外部按压操作,包括: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地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以硬件方式控制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源通断,在软件故障时能够对智能终端进行断电关机或重新启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智能终端设备常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方便人们实现联系外部、文件浏览、娱乐等功能。所述智能终端上设有电源键,也就是POWER键,用于开关机操作,例如长按所述电源键可以开机、关机或者重新启动。然而所述电源键的工作与所述智能终端的软件密切相关,例如当所述智能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用户长按所述电源键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上出现操作选项,包括关机、重新启动、改变情景模式等选项,用户需要选择下一步操作才能完成后续的操作步骤,实现操作目的。众所周知,软件的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BUG,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机,也就是所述智能终端的软件程序进入死循环,无法摆脱,也无法接收新的任务及操作,这种情况下显然不可能通过软件方式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操作,也就无法关机或者重新启动。对于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对所述智能终端断电,而后重新上电,也就是“硬重启”的方式,比如将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取下,或者待所述智能终端的电量耗尽后自己关机。然而,这样的解决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很多智能终端采用了电池不可拆卸的设计,无法通过取下电池的方式进行断电;2.等待智能终端电量耗尽需要较长时间,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一种解决智能终端在硬件层面进行关机或重新启动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所述智能终端发生故障,软件不起作用的时候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关机或重新启动操作,以便对智能终端进行进一步地开机或检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通过在电池正极与用电负载之间设置通断控制元件及按键,方便用户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断电操作,实现对电源的控制。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包括通断控制元件及按键,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包括: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正极连接,电流自所述电池正极流向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用电负载连接,电流自所述第一输出端流向所述用电负载;第一控制端,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处于接地或不接地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所述按键设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内侧,通过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开口接收外部按压操作,包括: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地连接;当所述按键未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控制端不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正极向所述用电负载供电;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处于导通状态,使所述第一控制端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用电负载断开连接。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断控制元件为继电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为一组常闭触点;所述通断控制元件还包括: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构成一组与所述常闭触点对应的辅助触点;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电池正极、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按键及地共同组成辅助回路,使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电磁力,断开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组成的常闭触点。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辅助回路的电流大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保持所述第二控制端的电压稳定。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断控制元件为开关三极管,所述第一输入端为所述开关三级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输出端为所述开关三级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控制端为所述开关三级管的基极;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控制端的基极电流大小;当所述按键未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控制端为高电压状态,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控制端为低电压状态,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处于截止状态。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所述瞬态抑制二级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级管的第二端接地;当所述电源控制电路状态变化时,所述瞬态抑制二级管吸收浪涌。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断控制元件为三态门芯片,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为所述三态门芯片的一组输入输出引脚,所述第一控制端为所述三态门芯片的控制引脚;所述三态门芯片还包括:电源引脚,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当所述按键未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控制端为高电压状态,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处于低阻状态;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控制端为低电压状态,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处于高阻状态。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上述电源控制电路。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终端外壳上的开口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源键处于同一侧面。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为圆形,直径不大于2毫米。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硬件方式控制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源通断,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操作方式;2.在软件故障时能够对智能终端进行断电关机或重新启动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符合本专利技术再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符合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中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1-通断控制元件、1011-第一输入端、1012-第一输出端、1013-第一控制端、1014-第二控制端、1015-电源引脚、102-电池正极、103-用电负载、201-按键、202-第一电阻、203-稳压二极管、204-第二电阻、205-瞬态抑制二极管、206-第三电阻、301-地、401-智能终端、402-开口、403-电源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空间相关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下面”、“下方”、“下部”、“上方”、“上部”等,可在文中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智能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包括通断控制元件及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包括: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正极连接,电流自所述电池正极流向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用电负载连接,电流自所述第一输出端流向所述用电负载;第一控制端,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处于接地或不接地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所述按键设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内侧,通过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开口接收外部按压操作,包括: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地连接;当所述按键未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控制端不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正极向所述用电负载供电;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处于导通状态,使所述第一控制端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用电负载断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终端的电源控制电路,设于所述智能终端内,包括通断控制元件及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元件包括: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电池正极连接,电流自所述电池正极流向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的用电负载连接,电流自所述第一输出端流向所述用电负载;第一控制端,接收外部控制信号处于接地或不接地状态,控制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所述按键设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外壳内侧,通过设于所述外壳上的开口接收外部按压操作,包括: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地连接;当所述按键未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第一控制端不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正极向所述用电负载供电;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处于导通状态,使所述第一控制端接地,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用电负载断开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元件为继电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为一组常闭触点;所述通断控制元件还包括: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端构成一组与所述常闭触点对应的辅助触点;当所述按键接收外部按压操作时,所述电池正极、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按键及地共同组成辅助回路,使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电磁力,断开所述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组成的常闭触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辅助回路的电流大小。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还包括: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永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展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