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0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储能单元、开关单元和触发单元,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后为控制电路供电,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连接,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触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开关单元用于在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时改变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连通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控制电路的显示设备。控制电路应用于显示设备中时,能够很好的降低显示设备的电源模块的待机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包括该控制电路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显示设备已经被广泛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显示设备在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消耗大量的电能,特别是显示设备待机时的电能消耗是一种能源浪费。而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设备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电源硬开关200、电源模块300、处理器400和周边电路500,显示设备所用的电源模块300待机原理为,当遥控关机时,主要通过处理器400切断其它多组直流电源电压的输出,只保留一组遥控电路和处理器400有电压输出,但电源模块还是在工作,所以还是存在较大的功率损耗。因此,如何降低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待机功耗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包括该控制电路的显示设备,所述控制电路能够降低显示设备待机时的功耗。为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储能单元、开关单元和触发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后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时改变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连通状态。优选地,所述触发单元包括信号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当所述控制模块带电工作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发出的信号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号传递至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当所述解码后的信号为关断信号时,使得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在接收到所述关断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断开,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进行储能充电;当所述控制模块不带电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能够将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传递至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当传递至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的所述触发信号为连通信号时,使得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在接收到所述连通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通。优选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储能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所述储能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子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储能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收子模块的接地端与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接收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五电容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均与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均为所述储能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放大子模块、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和控制子模块,所述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电源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放大子模块包括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控制子模块包括控制芯片和第五三极管,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连接。优选地,所述触发单元还包括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子模块和第三信号放大子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放大子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放大子模块包括第三三极管、第三电容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整流单元,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能够将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优选地,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第一交流输入端和第二交流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一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整流单元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储能单元、开关单元和触发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后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时改变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连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储能单元、开关单元和触发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储能单元用于存储电能后为所述控制电路供电,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触发单元的触发信号时改变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包括信号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当所述控制模块带电工作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传递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发出的信号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号传递至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当所述解码后的信号为关断信号时,使得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在接收到所述关断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断开,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与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进行储能充电;当所述控制模块不带电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能够将接收到的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传递至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当传递至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的所述触发信号为连通信号时,使得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在接收到所述连通信号后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开关单元的输出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储能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所述储能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子模块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储能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收子模块的接地端与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接收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五电容和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负极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并均与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均为所述储能子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放大子模块、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和控制子模块,所述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接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电源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子模块包括第四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连接,所述控制子模块包括控制芯片和第五三极管,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单元还包括信号放大模块,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触发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第二信号放大子模块和第三信号放大子模块,所述第一信号放大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开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