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28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包括抽风装置和配电箱内柜,所述配电箱内柜外壳设有第二空腔层,第二空腔层外侧设有内层箱,内层箱外侧设有第一空腔层,第一空腔层外侧设有外壳,所述抽风装置上设有变速箱,变速箱左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叶轮,第一转轴右侧通过连接转轴固定有大转轮,大转轮下端通过皮带连接有小转轮,小转轮右侧设有第一锥形齿,第一锥形齿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第二锥形下端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穿插在通管内部,通管下端连通网罩,网罩内部的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便于防潮,利用风能提供动力,实现绿色环保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配电柜,具体是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
技术介绍
高压配电柜是指用于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电压等级在3.6kV-550kV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高压负荷开关、高压自动重合与分段器,高压操作机构、高压防爆配电装置和高压开关柜等几大类。高压开关制造业是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力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压配电柜在工作时,由于配电柜内安装了大量了接插件和各种电子元器件,导致配电柜的总电阻值很高,因为在导电的情况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得配电柜的温度骤然提高,而配电柜往往都都是结构比较紧凑,空间比较小且为封闭式,特别是在用点高峰期,配电柜不能及时散热很容易导致配电柜内元器件的损坏,甚至发生火灾等事故,但如果采用抽风机搭配散热口散热,又会额外消耗能源,且外界空气进入,特别是阴雨天,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内部元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包括抽风装置和配电箱内柜,所述配电箱内柜底部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散热孔,配电箱内柜外壳设有第二空腔层,第二空腔层外侧设有内层箱,内层箱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通风道,内层箱外侧设有第一空腔层,第一空腔层外侧设有外壳,外壳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通风道,外壳上端顶板,顶板内部设有通风管,外壳左侧下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外壳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端四个拐角上各设有一个支撑脚,所述抽风装置上设有变速箱,变速箱下端固定在外壳上,变速箱左侧设有三个呈直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叶轮,第一转轴右侧通过连接转轴固定有大转轮,大转轮设置在变速箱内部,大转轮下端通过皮带连接有小转轮,小转轮右侧设有第一锥形齿,第一锥形齿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第二锥形下端固定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轴穿插在通管内部,通管内部上侧通过固定套管固定第二转轴,固定套管套设在第二转轴上,固定套管下侧通管上设有导风口,导风口连通通风管,通管下端连通网罩,网罩上端固定在配电箱内柜的顶部内侧,网罩内部的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叶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通风道设有外通风管和内通风管,外通风管设置成外开口的漏斗状,内通风管内部设有除湿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通风道设置成外低内高的倾斜状,且逆时针水平夹角设置为30度。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小转轮的外直径设置是大转轮外直径的三分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锥形齿和小转轮之间连接转轴上设有固定支撑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网罩的材质设置为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外界风吹动第一叶轮,第一叶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大转轮,大转轮通过皮带带动小转轮,小转轮的外直径设置是大转轮外直径的三分之一,小转轮得到变速后通过第一锥形齿和第二锥形齿带动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叶轮转动负压抽出配电箱内柜中的热量,再通过通风管排出,配电箱内柜被抽出热量后负压通过散热孔、第二通风道和第一通风道从外界抽风,外界风通过第二通风道上设有外通风管和内通风管时,外通风管设置成外开口的漏斗状,空气体积被压缩向外界做功温度降低,便于冷却配电箱内柜,内通风管内部设有的除湿材料可干燥空气,便于防潮,第一通风道设置成外低内高的倾斜状,且逆时针水平夹角设置为30度,阴雨天可避免雨水落入,利用风能提供动力,实现绿色环保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中的B处放大图。其中:抽风装置1、顶板2、通风管3、第一通风道4、外壳5、第一空腔层6、内层箱7、第二通风道8、第二空腔层9、散热孔10、排水管11、底座12、支撑脚13、配电箱内柜14、第一转轴101、第一叶轮102、小转轮103、大转轮104、第一锥形齿105、第二锥形齿106、变速箱107、第二转轴108、固定套管109、导风口110、通管111、第二叶轮112、网罩1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4,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包括抽风装置1和配电箱内柜14,所述配电箱内柜14底部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散热孔10,配电箱内柜14外壳设有第二空腔层9,第二空腔层9外侧设有内层箱7,内层箱7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通风道8,第二通风道18设有外通风管和内通风管,外通风管设置成外开口的漏斗状,内通风管内部设有除湿材料,内层箱7外侧设有第一空腔层6,第一空腔层6外侧设有外壳5,外壳5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通风道4,第一通风道4设置成外低内高的倾斜状,且逆时针水平夹角设置为30度,外壳5上端顶板2,顶板2内部设有通风管3,外壳5左侧下端设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设有控制阀,外壳5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底座12下端四个拐角上各设有一个支撑脚13,所述抽风装置1上设有变速箱107,变速箱107下端固定在外壳5上,变速箱107左侧设有三个呈直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叶轮102,第一转轴101右侧通过连接转轴固定有大转轮104,大转轮104设置在变速箱107内部,大转轮104下端通过皮带连接有小转轮103,小转轮103的外直径设置是大转轮104外直径的三分之一,小转轮103右侧设有第一锥形齿105,第一锥形齿105和小转轮103之间连接转轴上设有固定支撑架,第一锥形齿105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106,第二锥形106下端固定在第二转轴108上,第二转轴108穿插在通管111内部,通管111内部上侧通过固定套管109固定第二转轴108,固定套管108套设在第二转轴108上,固定套管108下侧通管111上设有导风口110,导风口110连通通风管3,通管11下端连通网罩113,网罩113的材质设置为钢,网罩113上端固定在配电箱内柜14的顶部内侧,网罩113内部的第二转轴108上设有第二叶轮112,外界风吹动第一叶轮102,第一叶轮102通过第一转轴101带动大转轮104,大转轮104通过皮带带动小转轮103,小转轮103的外直径设置是大转轮104外直径的三分之一,小转轮103得到变速后通过第一锥形齿105和第二锥形齿106带动第二转轴108,第二转轴108带动第二叶轮112转动负压抽出配电箱内柜14中的热量,再通过通风管13排出,配电箱内柜14被抽出热量后负压通过散热孔10、第二通风道8和第一通风道4从外界抽风,外界风通过第二通风道18上设有外通风管和内通风管时,外通风管设置成外开口的漏斗状,空气体积被压缩向外界做功温度降低,便于冷却配电箱内柜14,内通风管内部设有的除湿材料可干燥空气,便于防潮,第一通风道4设置成外低内高的倾斜状,且逆时针水平夹角设置为30度,阴雨天可避免雨水落入,利用风能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包括抽风装置(1)和配电箱内柜(1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内柜(14)底部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散热孔(10),配电箱内柜(14)外壳设有第二空腔层(9),第二空腔层(9)外侧设有内层箱(7),内层箱(7)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通风道(8),内层箱(7)外侧设有第一空腔层(6),第一空腔层(6)外侧设有外壳(5),外壳(5)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通风道(4),外壳(5)上端顶板(2),顶板(2)内部设有通风管(3),外壳(5)左侧下端设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设有控制阀,外壳(5)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底座(12)下端四个拐角上各设有一个支撑脚(13),所述抽风装置(1)上设有变速箱(107),变速箱(107)下端固定在外壳(5)上,变速箱(107)左侧设有三个呈直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叶轮(102),第一转轴(101)右侧通过连接转轴固定有大转轮(104),大转轮(104)设置在变速箱(107)内部,大转轮(104)下端通过皮带连接有小转轮(103),小转轮(103)右侧设有第一锥形齿(105),第一锥形齿(105)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106),第二锥形(106)下端固定在第二转轴(108)上,第二转轴(108)穿插在通管(111)内部,通管(111)内部上侧通过固定套管(109)固定第二转轴(108),固定套管(108)套设在第二转轴(108)上,固定套管(108)下侧通管(111)上设有导风口(110),导风口(110)连通通风管(3),通管(11)下端连通网罩(113),网罩(113)上端固定在配电箱内柜(14)的顶部内侧,网罩(113)内部的第二转轴(108)上设有第二叶轮(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防潮的高压配电柜,包括抽风装置(1)和配电箱内柜(1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内柜(14)底部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散热孔(10),配电箱内柜(14)外壳设有第二空腔层(9),第二空腔层(9)外侧设有内层箱(7),内层箱(7)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通风道(8),内层箱(7)外侧设有第一空腔层(6),第一空腔层(6)外侧设有外壳(5),外壳(5)四周壁上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通风道(4),外壳(5)上端顶板(2),顶板(2)内部设有通风管(3),外壳(5)左侧下端设有排水管(11),排水管(11)上设有控制阀,外壳(5)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底座(12)下端四个拐角上各设有一个支撑脚(13),所述抽风装置(1)上设有变速箱(107),变速箱(107)下端固定在外壳(5)上,变速箱(107)左侧设有三个呈直形阵列分布的第一转轴(101),第一转轴(101)上设有环形阵列分布的第一叶轮(102),第一转轴(101)右侧通过连接转轴固定有大转轮(104),大转轮(104)设置在变速箱(107)内部,大转轮(104)下端通过皮带连接有小转轮(103),小转轮(103)右侧设有第一锥形齿(105),第一锥形齿(105)右侧啮合有第二锥形齿(106),第二锥形(106)下端固定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小涛朱华张兴淮王学斌游鹏薛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泓凯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