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组件以及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086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阀组件,包括活动杆、压力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开关水路、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压力单元用于向所述活动杆施加一预设压力,所述活动杆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水路;当水压低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活动杆封堵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出水;当水压超过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开关水路的出水带动所述活动杆打开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同时出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花洒,包括花洒盘,所述花洒盘上开设有多个喷嘴,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高低水压下都能带来良好淋浴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阀组件以及花洒
本技术涉及卫浴水暖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阀组件以及花洒。
技术介绍
在卫浴行业,由于客户对淋浴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花洒也越做越大,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在低水压的情况下,花洒出水没有冲击力,淋浴体验效果不佳。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高低水压下都能带来良好淋浴体验的调节阀组件以及花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高低水压下都能带来良好淋浴体验的调节阀组件以及花洒。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节阀组件,包括活动杆、压力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开关水路、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压力单元用于向所述活动杆施加一预设压力,所述活动杆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水路;当水压低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活动杆封堵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出水;当水压超过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开关水路的出水带动所述活动杆打开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同时出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包括中心杆和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中心杆的中部,所述开关水路通向所述托盘的底面,所述中心杆的下部插入到所述导向单元中。进一步地,所述压力单元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中心杆的上部,并位于所述托盘内。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块和支撑座,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第一中心孔和出水孔,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中心孔和U形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中心杆的下部插入到所述第一中心孔和所述第二中心孔中,所述U形孔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U形孔的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孔对接后形成所述开关水路。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中形成所述第一水路,当所述活动杆上提时,所述缺口部中形成所述第二水路。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至少套设在所述托盘外,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内侧壁与所述托盘的外侧壁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与所述套筒的外壁面形成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与所述U形孔和所述缺口部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花洒,包括花洒盘,所述花洒盘上开设有多个喷嘴,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调节阀组件,所述调节阀组件安装在所述花洒盘上,所述花洒盘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所述第一水路与所述第一分区连通,所述第二水路与所述第二分区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花洒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喷嘴开设在所述下盖上,所述上盖包括边孔和第三中心孔,所述上盖的底面向下延伸形成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中分出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所述第一水路通过所述边孔与所述第一分区连通,所述第二水路通过所述第三中心孔与所述第二分区连通,所述活动杆的底端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三中心孔中或从所述第三中心孔中拔出。进一步地,所述上盖的底面设有分水道,所述第三中心孔通过所述分水道与所述第二分区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当水压低于预设压力时,开关水路的出水不足以克服压力单元施加给活动杆的预设压力,出水不能推动活动杆,活动杆此时封堵第二水路,只有第一水路向外出水;当水压超过所述预设压力时,开关水路的出水推动活动杆,活动杆打开第二水路,此时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同时向外出水。本技术中的调节阀组件和花洒在低压时,只有一条出水路向外出水,流量较小;高压时,打开另一条出水路,流量增大。因此,本技术能够在高低压水压下均保持适宜的出水压力,带来良好的淋浴体验。附图说明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活动杆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导向块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支撑座的顶面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支撑座的底面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的上盖的顶面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的上盖的底面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的上盖的俯视图;图11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的上盖的仰视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的下盖的立体图;图1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在低压水状态下的U形孔处剖切的局部剖视图;图1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在低压水状态下的缺口部处剖切的局部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在高压水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在低压水状态下的出水范围的示意图;图17是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花洒在高压水状态下的出水范围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活动杆2-弹簧3-导向块4-支撑座5-套筒6-外壳7-上盖8-下盖11-中心杆12-托盘13-第一密封圈14-第二密封圈111-轴向气孔112-径向气孔31-第一中心孔32-出水孔33-第一凸台41-第二中心孔42-U形孔43-缺口部44-第二凸台45-沉坑46-座体47-凸环48-第三密封圈421-进水端422-出水端423-工艺孔71-边孔72-第三中心孔73-凸缘74-分水道75-安装孔76-沉台77-定位块81-喷嘴82-螺栓a-开关水路b-第一水路c-第二水路d-进水通道A-第一分区B-第二分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视为对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参见图1-6,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调节阀组件,包括活动杆1、压力单元和导向单元,导向单元包括开关水路a、第一水路b和第二水路c,压力单元用于向活动杆1施加一预设压力,活动杆1用于封堵或打开第二水路c;当水压低于预设压力时,活动杆1封堵第二水路c,第一水路b出水;当水压超过预设压力时,开关水路a的出水带动活动杆1打开第二水路c,第一水路b和第二水路c同时出水。本实施例中当水压低于预设压力时,开关水路a的出水不足以克服压力单元施加给活动杆1的预设压力,出水不能推动活动杆1,活动杆1此时封堵第二水路c,只有第一水路b向外出水;当水压超过所述预设压力时,开关水路a的出水推动活动杆1,活动杆1打开第二水路c,此时第一水路b和第二水路c同时向外出水。本实施例中的调节阀组件在低压时,只有一条出水路向外出水,流量较小;高压时,打开另一条出水路,流量增大。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在高低压水压下均保持适宜的出水压力,带来良好的淋浴体验。具体为,如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节阀组件以及花洒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杆、压力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开关水路、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压力单元用于向所述活动杆施加一预设压力,所述活动杆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水路;当水压低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活动杆封堵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出水;当水压超过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开关水路的出水带动所述活动杆打开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同时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杆、压力单元和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开关水路、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所述压力单元用于向所述活动杆施加一预设压力,所述活动杆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水路;当水压低于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活动杆封堵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出水;当水压超过所述预设压力时,所述开关水路的出水带动所述活动杆打开所述第二水路,所述第一水路和所述第二水路同时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包括中心杆和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中心杆的中部,所述开关水路通向所述托盘的底面,所述中心杆的下部插入到所述导向单元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单元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中心杆的上部,并位于所述托盘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包括导向块和支撑座,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第一中心孔和出水孔,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中心孔和U形孔,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第二中心孔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中心杆的下部插入到所述第一中心孔和所述第二中心孔中,所述U形孔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U形孔的所述出水端与所述出水孔对接后形成所述开关水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包括缺口部,所述缺口部中形成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银魏绍佩陈玲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