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08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包括阀体、阀杆,所述阀体包括水道管腔以及阀腔,所述阀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阀盖、旋转片和静止片;静止片上对称设置有两个V型流道,旋转片上设置有与所述V型流道相对应的流通空腔;静止片固定安装在阀腔的底部,所述阀杆穿过阀盖贯穿所述阀腔,阀杆的下端与旋转片相连接,通过旋转阀杆带动旋转片旋转进而改变V型流道流通孔径大小,实现水道管腔两个独立腔室的连通开度,进而实现液体流量的线性调节;所述阀腔底部与静止片连接处还设置有U型限位槽,所述U型限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U型限位槽的设置,防止阀体反向承压导致密封圈被挤出,提高密封效果及双向承压能力,有效保护阀门,以免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
本技术涉及流量调节阀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
技术介绍
现有供暖温控流量调节阀主要分为两种方式:1.升降式结构:通过温包的膨胀和收缩驱动阀杆上下运动,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阀门流体通道截面很小,压力损失大,并且阀门只能有开关两个状态,无法实现流量调节;2.旋转式球阀:阀门开启和关闭是通过电机驱动球形阀芯旋转,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当球阀开到一半开度,流量即接近最大值,流量可调节性较低。并且,上述结构中,球阀密封面不耐磨损,容易结垢锈死:比如,金属阀芯和非金属材料之间的存在磨损,易导致密封性降低;金属阀芯在具有腐蚀性的供热热水中时,容易腐蚀和结垢,导致阀门锈死无法开关。另外,现有的流量调节阀反向承压时,密封圈会被挤出,造成阀门永久损坏,无法关闭,难以实现双向承压,且密封性能差;若为两个光滑的陶瓷片紧密结合在一起,水中杂质干结硬化后的微观结垢,会导致陶瓷旋转片和静止片粘结锈死,电机无法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温控流量调节阀压力损失大、难以实现线性流量调节,且密封性能差、无法双向承压等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包括阀体、阀杆,所述阀体包括水道管腔以及阀腔,所述水道管腔包括两个独立腔室,所述阀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阀盖、旋转片和静止片;所述静止片上对称设置有两个V型流道,旋转片上设置有与所述V型流道相对应的流通空腔;所述静止片固定安装在阀腔的底部,所述阀杆穿过阀盖贯穿所述阀腔,阀杆的下端与旋转片相连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阀杆带动旋转片旋转进而改变V型流道流通孔径大小,实现水道管腔两个独立腔室的连通开度,进而实现液体流量的线性调节;所述阀腔底部与静止片连接处还设置有U型限位槽,所述U型限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圈;通过U型限位槽的设置,防止阀体反向承压导致密封圈被挤出,提高密封效果及双向承压能力,有效保护阀门,以免损坏。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片的下表面和静止片的上表面相接触,两者之间相接触的面形成密封面,在保证旋转片和静止片之间密封的前提下减少接触面积,防止密封面细微型结垢,且在所述旋转片的下表面和静止片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防结垢槽。进一步的,所述V型流道的开口角度为30°-90°。进一步的,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两条阀杆O型密封圈,以增加密封效果,所述阀盖与阀杆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阀盖与阀腔内壁之间设置有阀盖O型密封圈,以增加密封效果,保证流量调节阀门的性能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水道管腔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实现温度采集与控制。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底部设置凸柱,旋转片上设有与所述凸柱匹配的卡槽,使两者紧密的卡合在一起,实现同步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片和静止片均采用陶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述流量调节阀在陶瓷静止片上开设对称的双V型流道,通过旋转旋转片改变液体流通孔径大小,通过V型流道实现线性流量调节,又可保证较大的流量通道面积和较小的流量压力损失;2、通过在阀体上设置U型限位槽,防止阀体反向承压导致密封圈被挤出,有效保护阀门,避免损坏;3、陶瓷旋转片和静止片密封面开槽,在保证密封的前提下减少接触面积,防止陶瓷面细微型结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流量调节阀门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流量调节阀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旋转片与静止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旋转片和静止片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在旋转片和静止片之间的密封面上设置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阀杆;11、凸柱;2、阀盖;3、密封环;4、阀杆O型密封圈;5、阀盖O型密封圈;6、旋转片;61、流通空腔;62、卡槽;7、静止片;71、V型流道;72、防结垢槽;8、U型限位槽;9、阀体;91、水道管腔;92、阀腔;10、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包括阀体9、阀杆1,所述阀体9包括水道管腔91以及阀腔92,所述水道管腔91包括两个独立腔室,所述阀腔92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阀盖2、旋转片6和静止片7;如图3所示,所述静止片7上对称设置有两个V型流道71,旋转片6上设置有与所述V型流道71相对应的流通空腔61;所述静止片7固定安装在阀腔92的底部,所述阀杆1穿过阀盖2贯穿所述阀腔92,阀杆1的下端与旋转片6相连接,通过旋转阀杆1带动旋转片6旋转进而改变V型流道71流通孔径大小,实现水道管腔91两个独立腔室的连通开度,进而实现液体流量的线性调节;所述阀腔92底部与静止片7连接处还设置有U型限位槽8,所述U型限位槽8内设置有硅胶密封圈;通过U型限位槽8的设置,防止阀体9反向承压导致硅胶密封圈被挤出,提高密封效果及双向承压能力,有效保护阀门,以免损坏。如图3、图4所示,所述旋转片6的下表面和静止片7的上表面相接触,两者之间相接触的面形成密封面,在保证旋转片6和静止片7之间密封的前提下减少接触面积,防止密封面细微型结垢,参考图5,在所述旋转片6的下表面和静止片7的上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防结垢槽72,本实施例优选在静止片7的上表面上设置防结垢槽72。为了提高线性流量调节效果,本实施例所述V型流道的截面可以为扇形、V形等,所述V型流道的开口角度为30°-90°,本实施例优选90°。为了增加阀门的密封性,结合图1,所述阀杆1与阀盖2之间设置有两条阀杆O型密封圈,所述阀盖2与阀腔92内壁之间设置有阀盖O型密封圈5,以增加密封效果,保证流量调节阀门的性能稳定。所述水道管腔91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具体实施时,所述温度传感器10与控制器相连,实现温度采集与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1的底部设置凸柱11,旋转片6上设有与所述凸柱11匹配的卡槽62,使两者紧密的卡合在一起,实现同步旋转;应用时,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与阀杆上端连接,电机驱动器经阀杆1带动旋转片6旋转来控制V型流道71的开度,横截面呈半圆形与半方形结合的通孔称为V型流道,由于V型流道旋转开度与流量呈对应的线性关系,进而实现了线性流量调节,本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响应速度灵敏,具有广泛的推广及实用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包括阀体、阀杆,所述阀体包括水道管腔以及阀腔,所述水道管腔包括两个独立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阀盖、旋转片和静止片;所述静止片上对称设置有两个V型流道,旋转片上设置有与所述V型流道相对应的流通空腔;所述静止片固定安装在阀腔的底部,所述阀杆穿过阀盖贯穿所述阀腔,阀杆的下端与旋转片相连接,通过阀杆旋转带动旋转片旋转进而改变V型流道流通孔径大小,实现水道管腔两个独立腔室的连通开度;所述阀腔底部与静止片连接处还设置有U型限位槽,所述U型限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流量调节阀门,包括阀体、阀杆,所述阀体包括水道管腔以及阀腔,所述水道管腔包括两个独立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阀盖、旋转片和静止片;所述静止片上对称设置有两个V型流道,旋转片上设置有与所述V型流道相对应的流通空腔;所述静止片固定安装在阀腔的底部,所述阀杆穿过阀盖贯穿所述阀腔,阀杆的下端与旋转片相连接,通过阀杆旋转带动旋转片旋转进而改变V型流道流通孔径大小,实现水道管腔两个独立腔室的连通开度;所述阀腔底部与静止片连接处还设置有U型限位槽,所述U型限位槽内设置有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片的下表面和静止片的上表面相接触,且在所述旋转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薇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知树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