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707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包括: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检验设备管理模块、物证及样本检验检测跟踪管理模块、耗材出入库及使用管理模块、档案文件资料的存放查询管理模块和实验室环境变量监测模块。该系统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互联网+”、物联网管理技术与检验鉴定实务、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完美结合,实现了质量控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建立了可追溯的动态信息链,控制与反馈的即时性,确保检验鉴定的质量,有效减少不符合项的发生,同时将管理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司法鉴定
,具体涉及一种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案件检验鉴定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一直都是公安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司法鉴定机构、法庭科学机构的首要工作。目前国内外的公安系统在检验鉴定和质量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共性问题:由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在实际的工作中都是由人来完成,存在主观影响客观的因素,质量管理体系中很多的程序,执行不利和不规范。已有一些公安系统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日常工作,但是这些管理系统的问题是检验鉴定、质量管理以及物证保全与流转分属于三个互不相连的子系统,并行存在,或者人员管理、质量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属于互不联系的几个子系统。但是上述系统虽然相对于纯手工工作,有较大的进步,但是人为的割裂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内在联系,人为地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这样不仅不能真正实现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使质量管理与鉴定工作形成合力,反而一分为二,增加了应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因此,如何真正按照国际标准来实现标准化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问题。寻找一款能够真正地将管理与业务有机统一起来管理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其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将“互联网+”、物联网管理技术与检验鉴定实务、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完美结合,实现了质量控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建立了可追溯的动态信息链,控制与反馈的即时性,确保检验鉴定的质量,有效减少不符合项的发生,同时将管理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具体包括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检验设备管理模块、物证及样本检验检测跟踪管理模块、耗材出入库及使用管理模块、档案文件资料的存放查询管理模块和实验室环境变量监测模块。其中,所述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在案件受理时,为每一件检材配备RFID标签,并通过FRID发卡器将涉案证物、人员信息等录入标签及系统内,将RFID标签与证物资料固定在一起后填入物品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形成完整的入库登记记录,便于后期对全库进行快速盘点和迅速定位。其中,所述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在检验机构受理委托后,根据检验要求选择检验员,并对其所持有的RFID身份卡进行授权,允许其使用检验设备进行指定项目检验,检验员出入实验室和使用实验设备均会由RFID读卡器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如无相关授权将即刻发出警告。其中,所述检验设备管理模块对检验设备进行RFID标签绑定,设备的检验和使用建立设备动态档案,包括记录设备的检定、期间核查、维护保养、报废情况等,这些信息会通过协议端口存入系统中备查,如发现有违反规则限制的情况则立即发出警告提醒相关人员。检验仪器设备通过RFID编码进行绑定,对其所处环境参数进行记录,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有效。其中,所述物证及样本检验检测跟踪管理模块中检验员通过授权对物证及样本进行检验,过程中每次出入实验室和使用实验设备均会由RFID读卡器记录并存档,这样可保证检验全过程可以溯源。其中,所述耗材出入库及使用管理模块对消耗品物料等进行全程RFID标签跟踪管理,从消耗品计划、采购、验收储存入库、消耗流程进行记录管理,当库存量达到设定的阈值,系统将自动发出告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对绑定RFID标签的物证检材、消耗品和标准品存放的环境进行数据监测,保证其在标准环境条件下存放和使用,这样也保证了检验鉴定结果的可靠有效。其中,所述档案文件资料的存放查询管理模块对文档资料封装后绑定RFID标签,在日常工作中可随时扫描查询档案库里所需档案,采用大功率读卡器可在一定范围内快速读取大量标签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保证了档案的存放安全。其中,所述实验室环境变量监测模块中,在实验室内安装温湿度仪和气压计等物理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设定标准值,当环境变量超出标准值时发出警告,保证物证、样本的安全性和检验鉴定结果的有效性。有益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司法鉴定机构的人、机、料、法、环,管理各环节工作的严格控制,建立符合鉴定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过程方法,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计划、实施、监督、总结等按顺序循环动态完成,实现持续性改进的永恒目标。管理系统按照物证保管链规则,运用物联网技术,从案发现场提取检材开始,即对物证进行唯一性编号,并提供物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清理等功能,实现完备的移交手续,加快物证的移交,减少手工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增加处理的准确性和方便性。管理平台自动为每个物证建立台帐,并可进行一键盘库功能,可以清楚的显示物证信息、所处位置、物证状态、交接记录、检验记录、鉴定进度和鉴定文书等,确保物证保管链的完整与可溯源性。管理系统利用个性化、模块化等特点,设计了公安内网综合应用、互联网应用两个版本,公安内网综合应用版适用于多层级鉴定机构联合使用,如省厅、市局、分局、派出所等综合应用,其刑事技术部门可根据本单位所设专业不同选用不同模块。互联网应用版适用于社会鉴定机构使用。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其包括:人员管理模块、培训管理模块、设备模块、环境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分包管理模块、外部专家管理模块、消耗品标准品管理模块、检验鉴定过程管理模块、技术规范管理模块、受控文件管理模块、质量活动管理模块、检材样本管理模块、投诉管理模块和出庭管理模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理系统紧紧围绕检验鉴定业务,采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实现所有信息联网,内容涵盖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全部专业的业务范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联网之外,管理平台还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用移动式智能终端、手写板等多种方式实时采集数据,以及人脸识别,短信提醒等,为每个工作环节提供全面、细致的解决方案,实现检验鉴定业务规范化、自动化管理。整个管理系统,从委托、受理、任务分配到检验、鉴定、文书制作、复核、授权人技术性审核、实验室负责人审批、部门负责人审批、以及文书发放、归档等检验鉴定业务流程,应用管理平台移动式智能终端、短信等多种方式可以及时、准确、快速地完成指令下达、数据采集、分析和鉴定,提高检验鉴定效率和鉴定文书质量。管理系统按照物证保管链规则,运用物联网技术,从案发现场提取检材开始,即对物证进行唯一性编号,并提供物证的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清理等功能,实现完备的移交手续,加快物证的移交,减少手工数据输入的工作量,增加处理的准确性和方便性。管理平台自动为每个物证建立台帐,并可进行一键盘库功能,可以清楚的显示物证信息、所处位置、物证状态、交接记录、检验记录、鉴定进度和鉴定文书等,确保物证保管链的完整与可溯源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硬件使用RFID读卡器、RFID标签、温湿度仪和气压计,具体包括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检验设备管理模块、物证及样本检验检测跟踪管理模块、耗材出入库及使用管理模块、档案文件资料的存放查询管理模块和实验室环境变量监测模块;所述物证流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检验设备管理模块、物证及样本检验检测跟踪管理模块、耗材出入库及使用管理模块、档案文件资料的存放查询管理模块和实验室环境变量监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检验设备管理模块、物证及样本检验检测跟踪管理模块、耗材出入库及使用管理模块、档案文件资料的存放查询管理模块和实验室环境变量监测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证流转及存放管理模块在案件受理时,为每一件检材配备RFID标签,并通过FRID发卡器将涉案证物、人员信息等录入标签及系统内,将RFID标签与证物资料固定在一起后填入物品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形成完整的入库登记记录,便于后期对全库进行快速盘点和迅速定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及权限管理模块在检验机构受理委托后,根据检验要求选择检验员,并对其所持有的RFID身份卡进行授权,允许其使用检验设备进行指定项目检验,检验员出入实验室和使用实验设备均会由RFID读卡器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如无相关授权将即刻发出警告。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验设备管理模块对检验设备进行RFID标签绑定,设备的检验和使用建立设备动态档案,包括记录设备的检定、期间核查、维护保养、报废情况等,这些信息会通过协议端口存入系统中备查,如发现有违反规则限制的情况则立即发出警告提醒相关人员。检验仪器设备通过RFID编码进行绑定,对其所处环境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卫孙钟玖种法运牛牛韩继召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