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77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的面状照明装置。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光源,其配置于上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上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上述光源的与上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上述导光板、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基板;以及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底面之间以及上述光源与上述底面之间,并使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光源连结。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urface - shaped lighting device that respond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ight thinning and has excellent luminance characteristics. Planar lighting device embodiment relates to has a light guide plate, the light guide plate from the exit surface emitted from the side into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light source, the light; disposed on the side, and has a light emitting surface to produce the light incident side; substrate having two main surfaces, in one side of a main surface of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light-emitting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surface; the frame with side and bottom surface, and hold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substrate; and a first connecting member which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The light guid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状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存在将顶视型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配置为与导光板的入光面对置的面状照明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56632号公报近年来,随着面状照明装置的轻薄化的要求,导光板的厚度相对于LED的厚度相对减小。因此,导光板与LED之间的光轴的对位精度的提高在使亮度、亮度分布等亮度特性以高水准稳定化的方面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的面状照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光源,其配置于上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上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上述光源的与上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上述导光板、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基板;以及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底面之间以及上述光源与上述底面之间,并使上述导光板与上述光源连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能够响应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优异的亮度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组装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图4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6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7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10a、10b、10c、10d…面状照明装置;12…FPC(基板);13…固定部件;14…LED(光源);15、32…第一连结部件;15a、32a、32b…粘合层;15b、32c…基材;16…导光板;17…第二连结部件;18…扩散片材;19…棱镜片;20…框架;20a…侧壁部;20b…底部;20c…凹部;20d…底面;20e…侧面;30…遮光片材;31…遮光片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中的各要素的尺寸的关系、各要素的比率等存在与现实不同的情况。即使在附图的相互之间也存在包括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的情况。(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如图1的例子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从未被遮光片材30覆盖的射出区域(也称为有效区域)90射出光。即,借助遮光片材30来规定有效区域9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灯。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被应用于智能手机中。此外,在图1中,左侧的遮光片材30比右侧的遮光片材30的宽度更广。这是由于右侧的遮光片材30覆盖不包括后述的LED14、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12等的相对狭窄的区域,左侧的遮光片材30覆盖包括后述的LED14、FPC12等的相对广阔的区域。左侧的遮光片材30的宽度例如为1.5mm。另外,在图1中省略后述的遮光片材31的图示。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面状照明装置10具有FPC12、固定部件13、LED14、第一连结部件15、导光板16、第二连结部件17、扩散片材18、棱镜片19、框架20、反射片材21、遮光片材30以及遮光片材31。框架20收纳FPC12、固定部件13、LED14、第一连结部件15、导光板16、第二连结部件17、扩散片材18以及棱镜片19。框架20的刚性较大例如为由不锈钢制成的板金框架。框架20具有侧壁部20a和底部20b。底部20b是沿着导光板16的后述的主面16b扩展的部分。底部20b具有底面20d。底面20d具有平面20d_1以及后述的凹部20c所具有的凹状的面20d_2。在平面20d_1载置导光板16、LED14。侧壁部20a是在沿着导光板16的后述的入光侧面16c的长边从底部20b射出光的方向上(底面20d的平面20d_1的法线方向)一体立起的部分。侧壁部20a具有侧面20e。另外,底部20b具有凹部20c。凹部20c是向与从底面20d的靠侧面20e侧的部分沿着侧面20e射出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形成且避开FPC12的下端部的部件。为了使更大的第一连结部件15配置于底面20d的平面20d_1,凹部20c的宽度较窄地形成。凹部20c具有凹状的面20d_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0c不是必要的构成要素。因此,例如底部20b也可以是平坦的而不具有凹部20c。导光板16使用透明材料(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形成为俯视观察呈矩形状。导光板16在其外表面具有两个主面16a、16b、以及配置LED14的一侧的侧面即入光侧面(入光面)16c。LED14所发出的光射入至入光侧面16c。两个主面16a、16b中的一个主面16a是供从入光侧面16c射入的光(LED14所发出的光)射出的射出面。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主面16a”标记为“射出面16a”的情况。此外,由于射出面也是光进行发光的面,所以也被称为发光面。在与导光板16的射出面16a相反的一侧的面即主面(两个主面中的除了主面16a之外的主面)16b侧的部分,形成有例如由多个点构成的光路变更图案。通过形成光路变更图案,从而在导光板16内行进的光的行进方向被改变,光从射出面16a射出。即,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面状照明装置10为所谓的侧光型的照明装置。反射片材21对从与射出面16a相反的一侧的主面16b泄漏的光进行反射,使之再次返回至导光板16。反射片材21在借助双面胶带22固定在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上的状态下,配置于导光板16的主面16b与底面20d之间。双面胶带22例如是白色的双面胶带,一个面粘贴于反射片材21的一部分,另一个面粘贴于底面20d(具体而言为底面20d的平面20d_1)。由此,双面胶带22将反射片材21固定在底面20d上。LED14是点状的光源(点状光源)。LED14例如是由蓝色LED和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疑似白色LED。LED14全体形成为大致长方体状,是在与安装有FPC12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发光面14a的所谓的顶视型的LED。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LED14,多个LED14在使其发光面14a与导光板16的入光侧面16c对置的状态下,沿着入光侧面16c的长边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或者紧贴)地配置。而且,多个LED14朝向入光侧面16c发出光。这样,多个LED14发出向入光侧面16c射入的光。FPC12是具有两个主面12a、12b且在靠LED14侧的一个主面12a安装有LED14的与发光面14a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基板。经由FPC12将来自未图示的电源的电力供给至LED14,从而LED14点亮。固定部件13使FPC12固定于框架20所具有的侧面20e。固定部件13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光源,其配置于所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所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所述光源的与所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基板;以及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面之间以及所述光源与所述底面之间,并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24 JP 2016-125888;2017.03.16 JP 2017-05137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导光板,从该导光板的射出面射出从该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光;光源,其配置于所述侧面侧,并具有产生向所述侧面射入的光的发光面;基板,其具有两个主面,在一个主面安装所述光源的与所述发光面相反的一侧的面;框架,其具有侧面以及底面,并收纳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以及所述基板;以及第一连结部件,其配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底面之间以及所述光源与所述底面之间,并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源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安装有所述导光板的与所述射出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光源的靠所述底面侧的面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还具备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使所述基板相对于所述框架所具有的所述侧面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结部件是单面胶带,所述固定部件是双面胶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以及所述固定部件都是双面胶带,所述第一连结部件使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框架。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状照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结部件具有吸收光的部件或者反射光的部件。7.根据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永英之古田诚枝光贵志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