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6605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筒形密封体、第一固定筒、滑条、连接板和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设置在筒形密封体的表面,所述滑条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的外壁,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筒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筒与第二固定筒的夹缝中活动连接有取放装置,所述取放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底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该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太小铜管不方便取放,且铜管之间挤在一起,不能很好旋转均匀散热的问题。

A heat treatment cooling device for copp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heat treatment of the cooling pipe, comprising a cylinder body, a first fixed sealing cylinder, a slide bar, a connecting plate and second fixed cylinder, the first cylinder is fixed on the cylinder surface of the seal body, wherein the sli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fixed cylinder, the connect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the second fixed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between the first activity, second cylinder and the fixed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etching device, the fetch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ffle plate, the baffle wall near the botto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rc plate, on the surface of the arc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The heat treatment and cooling device of the copper tube has solved the problem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fixing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fixing cylinder is too small, the copper tube is not convenient to take and place, and the copper tube is squeezed together, so that it can not rotate well and heat even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是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热处理过程中,铜管加热后需要以不同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及性能,因此机构合理、性能优良的冷却装置是保证热处理效果和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却装置一般是在筒型密封体的上方进行冷却水的喷淋,由于冷却水是由上而下的,所以冷却水需要经过上方工件的冷却,再流向下方,而冷却水已经与上方的工件进行了热交换,则与下方的工件进行热交换的效率较低,容易导致上方的铜管冷却,而下方的铜管得不到很好的冷却,冷却不够均匀,导致最后生产得到的铜管的性能也各不相同。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920431.4)公开了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通过设置筒形密封体、弧形板和冷却水收集槽,通过水重给弧形槽压力实现自动旋转,解决了铜管受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还能将废弃水重新利用,节约资源。但是该技术铜管放在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由于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为铜管直径,距离较小,所以铜管的取放比较困难,且许多铜管挤在一起,铜管不能很好的旋转实现均匀散热,所以需要在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筒形密封体、第一固定筒、滑条、连接板和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设置在筒形密封体的表面,所述滑条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的外壁,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筒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筒与第二固定筒的夹缝中活动连接有取放装置。所述取放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底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一端与分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圈,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分隔板以挡板为中线对称分布在弧形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两个转动装置为一组均匀排列在分隔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筒与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大于弧形板的厚度加上分隔板的宽度,多出的距离为十至十五毫米。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为二十个,且每两个缓冲弹簧为一组以第二滚轮为中线对称分布在缓冲腔内。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条纹,滑动条纹的方向平行于分隔板,且长度与分隔板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挡板、弧形板和分隔板,挡板靠近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的上边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使用,形成了一个个凹槽,便于放置铜管,挡板正面设置有拉环,便于将取放装置拉出,对冷却的铜管进行更换,且弧形板下表面设置有滑动条纹,在拉出放入的过程中可以减小与第二固定筒外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便于抽动,第一固定筒与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大于弧形板的宽度加分隔板,便于取放装置的放入,不用在放入过程进行精密瞄准。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为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较小,从而造成铜管不方便取放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一滚轮、固定杆、缓冲弹簧、第二转轴、挡圈和第二滚轮,第一转轴和第一滚轮设置在通槽内,第一滚轮的一部分在弧形板的上表面与铜管接触,减少铜管与弧形板之间的摩擦力,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设置在缓冲腔内,筒形密封体自旋过程中,铜管会发生倾斜,缓冲弹簧的设置会给与铜管一定的缓冲空间,使铜管有一定的旋转空间,且缓冲弹簧在初始长度下不会给与铜管推力,所以铜管无论在何种方向,都会有旋转空间,挡圈的设置,是为了防止第二滚轮在第二转轴来回移动。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因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之间的距离太小铜管不方便取放,且铜管之间挤在一起,不能很好旋转均匀散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取放装置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取放装置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转动装置示意图。图中:1-筒形密封体、2-第一固定筒、3-滑条、4-连接板、5-第二固定筒、6-取放装置、61-挡板、62-弧形板、63-第一转轴、64-第一滚轮、65-分隔板、66-转动装置、661-固定杆、662-缓冲弹簧、663-第二转轴、664-挡圈、665-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筒形密封体1、第一固定筒2、滑条3、连接板4和第二固定筒5,筒形密封体1通过内部结构的配合,可以放置铜管,使其自转均匀散热,第一固定筒2设置在筒形密封体1的表面,第一固定筒2是筒形密封体1的外部结构,滑条3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2的外壁,滑条3是设置,是为了与外部的自转装置结合,使其带动内部结构旋转,连接板4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2的内壁,连接板4一端连接有第一固定筒2,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筒5,具有使整体稳固功能,也有分隔铜管室的作用,第一固定筒2与第二固定筒5之间的距离大于弧形板62的厚度加上分隔板65的宽度,多出的距离为十至十五毫米,这样的设置使取放装置6不需要精密的瞄准就可以轻松的放入第一固定筒2与第二固定筒5之间,不需要精密的瞄准第二固定筒5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的一端,第一固定筒2与第二固定筒5的夹缝中活动连接有取放装置6。请参考图2和图3,取放装置6包括挡板61,所述挡板6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拉环,拉环的设置方便将取放装置6推拉,使铜管更换更加方便,挡板61靠近底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2,弧形板62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条纹,滑动条纹的方向平行于分隔板65,且长度与分隔板65相等,弧形板62下表面滑动条纹的设置,使弧形板62下表面减少与第二固定筒5外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便于取放装置6的推拉,弧形板62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通槽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3,第一转轴6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64,第一滚轮64一部分在通槽内,一部分在通槽外部,通槽外部的第一滚轮64与铜管相接触,减少铜管与弧形板62的摩擦力,便于铜管旋转实现均匀散热,弧形板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65,分隔板65的数量为五个,且五个分隔板65以挡板61为中线对称分布在弧形板62的上表面,分隔板65与挡板61和弧形板62之间配合,形成一个个凹槽,便于将铜管隔开使其方便自转,分隔板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66,转动装置66的数量为十个,且每两个转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筒形密封体(1)、第一固定筒(2)、滑条(3)、连接板(4)和第二固定筒(5),所述第一固定筒(2)设置在筒形密封体(1)的表面,所述滑条(3)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2)的外壁,所述连接板(4)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筒(5)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筒(2)与第二固定筒(5)的夹缝中活动连接有取放装置(6);所述取放装置(6)包括挡板(61),所述挡板(61)靠近底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2),所述弧形板(62)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64),所述弧形板(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65),所述分隔板(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66);所述转动装置(66)包括固定杆(661),所述固定杆(6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62),所述缓冲弹簧(66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一端与分隔板(6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6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63),所述第二转轴(66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圈(664),所述第二转轴(66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6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的热处理冷却装置,包括筒形密封体(1)、第一固定筒(2)、滑条(3)、连接板(4)和第二固定筒(5),所述第一固定筒(2)设置在筒形密封体(1)的表面,所述滑条(3)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2)的外壁,所述连接板(4)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筒(2)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筒(5)固定连接在连接板(4)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筒(2)与第二固定筒(5)的夹缝中活动连接有取放装置(6);所述取放装置(6)包括挡板(61),所述挡板(61)靠近底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62),所述弧形板(62)的上表面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3),所述第一转轴(6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64),所述弧形板(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分隔板(65),所述分隔板(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66);所述转动装置(66)包括固定杆(661),所述固定杆(6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62),所述缓冲弹簧(66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一端与分隔板(6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6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63),所述第二转轴(66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圈(6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铭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铭力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