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620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分:葡萄多酚8~20%,耐氨酸4~8%,渗透剂0.1~0.5%,保湿剂0.1~0.5%,腐植酸提取物15~20%,蚯蚓粪15~20%,复合肥15~20%,碳提取物15~20%,沸石粉5%~10%,活性污泥10~15%,pH调节剂0.5~1%,其余量为去离子水,添加腐植酸通过植酸分子结构中所含的活性基团能与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络合或螯合反应,可以使得土壤元素较为活跃,可以加速土壤的腐植物化,提高生长的效率,通过通过复合肥和碳提取物来完成碳氮比,为植物的生长提高有效的环境。

Soil improvement ag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Gerber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il improvement agent and method for flameray gerbera preparation method, composi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weight percentage: grapepolyphenols 8 ~ 20%, 4 ~ 8% amino acid resistance, osmotic agent 0.1 ~ 0.5%, 0.1 ~ 0.5% moisturizing agent, humic acid extract of 15 ~ 20%, 15 ~ 20% of earthworm manure, compound fertilizer 15 ~ 20%, 15 ~ 20% carbon extract, zeolite powder of 5% ~ 10%, 10 ~ 15% of activated sludge, pH regulator 0.5 ~ 1%, the rest amount of deionized water, ion exchange and chelating can react with metal ions to add active groups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humic acid by phytic acid containing, can make the soil more active elements the soil humus, can accelerate the growth, improve efficiency, through compound fertilizer and carbon extract to complete carbon nitrogen rati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具体涉及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非洲菊: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太阳花、猩猩菊、日头花等。繁殖用播种或分株法。株高30~45cm,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多数叶为基生,羽状浅裂。具较粗的须根,顶生花序,花朵硕大,花色分别有红色、白色、黄色、橙色、紫色等,花色丰富,管理省工,在温暖地区能常年供应,是现代切花中的重要材料,供插花以及制作花篮,也可作盆栽观赏。主要类型可分现代切花型和矮生栽培型。原产地为南非,后引入英国,现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状茎短,为残存的叶柄所围裹,具较粗的须根。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4cm,宽5-6cm,顶端短尖或略钝,基部渐狭,边缘不规则羽状浅裂或深裂,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老时脱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下面粗而尤著,侧脉5-7对,离缘弯拱连接,网脉略明显;叶柄长7-15厘米,具粗纵棱,多少被毛。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忌炎热。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忌粘重土壤,宜微酸性土壤,生长最适pH为6.0~9.0。非洲菊原产南非,适应温和气候,耐热、稍耐寒,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16C左右。开花适温不低于15℃,白天不超过26℃的生长环境可周年开花。冬季休眠期适温为12℃-15℃,低于7℃时停止生长。属半耐寒性花卉,可忍受短期的0℃低温。但现有的非洲菊在种植时受到土壤和环境的影响,导致种植存活率较低,生长周期较长,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分:葡萄多酚8~20%,耐氨酸4~8%,渗透剂0.1~0.5%,保湿剂0.1~0.5%,腐植酸提取物15~20%,蚯蚓粪15~20%,复合肥15~20%,碳提取物15~20%,沸石粉5%~10%,活性污泥10~15%,pH调节剂0.5~1%,其余量为去离子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葡萄多酚和耐氨酸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加入双氧水,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3~5分钟,并静置1~2分钟;步骤二:将pH调节剂加入到步骤一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9,并静置3~5分钟;步骤三:将腐植酸提取物放入研磨盘中,研磨10~15分钟,使得腐植酸提取物成粉末颗粒状,并且粉末颗粒的粒径小于0.5mm,放入第一盛物皿中;步骤四:将蚯蚓粪放入搅拌盘中,轻轻搅拌3~5分钟,并通过压板进行挤压,重复挤压10~20次,使得蚯蚓粪质地细致,并放入第二盛物皿中;步骤五:将碳提取物、沸石粉、复合肥按照15:8:18的比例混合,并放入搅拌盘中,搅拌20~30分钟,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充分搅拌混合后,放入第三盛物皿中;步骤六:将步骤三所述的第一盛物皿内腐植酸提取物、步骤四所述的第二盛物皿内蚯蚓粪和步骤五所述的第三盛物皿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混合物加入步骤二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轻轻摇晃玻璃容器,使得混合物和溶液完全溶解;步骤七:将活性污泥加入步骤六所述玻璃容器种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得活性污泥完全溶解;步骤八:将渗透剂加入到步骤七所述的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并静置1~2分钟;步骤九:将保湿剂加入步骤五所述的溶液中,并加入剩下的双氧水,搅拌1~3小时,其实均匀后即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或仲烷基硫酸钠酯的任意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湿剂丙三醇、丁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已二醇、聚丙二醇或山梨糖醇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腐植酸提取物制备方法:煤经人工氧化可形成再生腐植酸,先用酸处理,脱去部分矿物质,再用稀碱溶液萃取,萃取液加酸酸化,即可得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碳提取物将原材木进行高温焚烧,对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并冷却后,研磨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腐植酸是提取物由C、H、O、N、S等元素组成。工业上所用腐植酸多数是用碱溶酸析的方法从风化煤、褐煤和泥煤中提取出来的。一般认为,腐植酸是一组芳香结构的、性质相似的酸性物质的复杂混合物,它的大小约由10个分子大小的微结构单元组成,每个结构单元又是由核、桥、键、活性基团组成,各种类型的腐植酸普遍存在苯的衍生物,脂肪酸、苯羧酸、酚羧以及它们的衍生物。腐植酸是一种亲水性可逆胶体,比重在1.330~1.448之间,通常腐殖酸多呈黑色或棕色胶体状态,其颜色和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加。腐植酸具有疏松的“海绵状”结构,使其产生巨大的表面积(330~340m2/g)和表面能,构成了物理吸附的应力基础。由于腐植酸分子结构中所含的活性基团能与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络合或螯合反应,复合肥因为氮肥不论何种形态,不论是施于旱地还是水田,也不论作追肥还是作基肥,都应深施以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对墒性较差的土壤上追施到8~10厘米,在墒性较好的土壤或水田中追施深度一般为5厘米左右。在作物苗期追施,由于其根系较浅施用度可掌握在5厘米左右,作物中后期追肥时,可适当深施到8~10厘米,以供作物充分吸收利用。氮肥作基肥时,一般都要施到耕层的深度15~20厘米。另外需根据作物及土壤供氮能力确定氮肥的合理用量,合理掌握底,追比例及施用时期。这样既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又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沸石是火山熔岩形成的一种架状结构的铝硅酸盐矿物,具有独特的吸附性、催化性、离子交换性,离子的选择性、耐酸性、热稳定性、多成份性及很高的生物活性和抗毒性等,沸石孔穴和通道中的阳离子还有较强的选择性离子交换性能,可将对植物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除掉,使有益的金属离子被释放出来。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添加腐植酸通过植酸分子结构中所含的活性基团能与金属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络合或螯合反应,可以使得土壤元素较为活跃,可以加速土壤的腐植物化,提高生长的效率,通过通过复合肥和碳提取物来完成碳氮比,为植物的生长提高有效的环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分:葡萄多酚20%,耐氨酸8%,渗透剂0.5%,保湿剂0.5%,腐植酸提取物20%,蚯蚓粪20%,复合肥20%,碳提取物16%,沸石粉6%,活性污泥15%,pH调节剂1%,其余量为去离子水。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葡萄多酚和耐氨酸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加入双氧水,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3~5分钟,并静置1~2分钟;步骤二:将pH调节剂加入到步骤一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9,并静置3~5分钟;步骤三:将腐植酸提取物放入研磨盘中,研磨10~15分钟,使得腐植酸提取物成粉末颗粒状,并且粉末颗粒的粒径小于0.5mm,放入第一盛物皿中;步骤四:将蚯蚓粪放入搅拌盘中,轻轻搅拌3~5分钟,并通过压板进行挤压,重复挤压10~20次,使得蚯蚓粪质地细致,并放入第二盛物皿中;步骤五:将碳提取物、沸石粉、复合肥按照16:6:20的比例混合,并放入搅拌盘中,搅拌20~30分钟,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充分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葡萄多酚和耐氨酸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加入双氧水,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3~5分钟,并静置1~2分钟;步骤二:将 pH 调节剂加入到步骤一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9,并静置3~5分钟;步骤三:将腐植酸提取物放入研磨盘中,研磨10~15分钟,使得腐植酸提取物成粉末颗粒状,并且粉末颗粒的粒径小于0.5mm,放入第一盛物皿中;步骤四:将蚯蚓粪放入搅拌盘中,轻轻搅拌3~5分钟,并通过压板进行挤压,重复挤压10~20次,使得蚯蚓粪质地细致,并放入第二盛物皿中;步骤五:将碳提取物、沸石粉、复合肥按照15:8:18的比例混合,并放入搅拌盘中,搅拌20~30分钟,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充分搅拌混合后,放入第三盛物皿中;步骤六:将步骤三所述的第一盛物皿内腐植酸提取物、步骤四所述的第二盛物皿内蚯蚓粪和步骤五所述的第三盛物皿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混合物加入步骤二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轻轻摇晃玻璃容器,使得混合物和溶液完全溶解;步骤七:将活性污泥加入步骤六所述玻璃容器种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得活性污泥完全溶解;步骤八:将渗透剂加入到步骤七所述的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并静置1~2分钟;步骤九:将保湿剂加入步骤五所述的溶液中,并加入剩下的双氧水,搅拌1~3小时,其实均匀后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洲菊用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将葡萄多酚和耐氨酸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加入双氧水,通过搅拌棒进行搅拌3~5分钟,并静置1~2分钟;步骤二:将pH调节剂加入到步骤一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9,并静置3~5分钟;步骤三:将腐植酸提取物放入研磨盘中,研磨10~15分钟,使得腐植酸提取物成粉末颗粒状,并且粉末颗粒的粒径小于0.5mm,放入第一盛物皿中;步骤四:将蚯蚓粪放入搅拌盘中,轻轻搅拌3~5分钟,并通过压板进行挤压,重复挤压10~20次,使得蚯蚓粪质地细致,并放入第二盛物皿中;步骤五:将碳提取物、沸石粉、复合肥按照15:8:18的比例混合,并放入搅拌盘中,搅拌20~30分钟,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充分搅拌混合后,放入第三盛物皿中;步骤六:将步骤三所述的第一盛物皿内腐植酸提取物、步骤四所述的第二盛物皿内蚯蚓粪和步骤五所述的第三盛物皿内碳提取物和复合肥混合物加入步骤二所述的玻璃容器中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轻轻摇晃玻璃容器,使得混合物和溶液完全溶解;步骤七:将活性污泥加入步骤六所述玻璃容器种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得活性污泥完全溶解;步骤八:将渗透剂加入到步骤七所述的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并静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军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玖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