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坯压下设备
本技术涉及连铸设备
,具体的是一种连铸坯压下设备。
技术介绍
特大规格圆锭主要供无缝钢管厂制作无缝钢管和锻件厂制作各种设备毛坯。特大规格圆锭的生产工艺是用模铸工艺生产。由于模铸工艺生产率低,能耗高,成材率比连铸工艺低10%以上,导致生产成本高,质量不稳定,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连铸圆坯克服了模铸圆锭的缺点,正在取代模铸圆锭,直径800mm断面连铸圆坯可用于生产核电桶类件、风电环类件以及汽车、轮船、机械用关键轴类零件。与传统模铸方式生产的大钢锭相比,采用连续铸造工艺生产的铸坯,其高径比大,难以实现铸坯的轴线补缩,容易造成连铸坯中心缩孔与疏松,导致后续锻造或轧制过程中缺陷无法愈合,在加上产品所应用的领域均较为复杂,不但有对强度、耐冲击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的要求,而且要满足UT、磁粉等探伤要求;大断面连铸圆坯往往由于钢水纯净度差、冷却强度及均匀性不合理、工艺参数不合适等,容易导致夹杂物含量高、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随着圆坯直径的增大,圆坯横截面的浓度偏差加重,内部出现缩孔和疏松缺陷加剧,产品质量较差。目前圆坯直径基本在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坯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压下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对双向压下装置和至少一台三向压下装置,所述一对双向压下装置含有依次设置的一台竖直压下装置(1)和一台水平压下装置(2),竖直压下装置(1)含有一对上下设置的工作辊(11),水平压下装置(2)含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工作辊(11),三向压下装置含有沿待压铸坯(5)的周向分布的三个工作辊(11),该三向压下装置的三个工作辊(11)能够给待压铸坯(5)提供三个压力,在该三个压力中,相邻的两个压力之间的夹角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坯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坯压下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至少一对双向压下装置和至少一台三向压下装置,所述一对双向压下装置含有依次设置的一台竖直压下装置(1)和一台水平压下装置(2),竖直压下装置(1)含有一对上下设置的工作辊(11),水平压下装置(2)含有一对左右设置的工作辊(11),三向压下装置含有沿待压铸坯(5)的周向分布的三个工作辊(11),该三向压下装置的三个工作辊(11)能够给待压铸坯(5)提供三个压力,在该三个压力中,相邻的两个压力之间的夹角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坯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作辊(11)含有压下工作段,该压下工作段为一条弧线以工作辊(11)的轴线为轴旋转形成的回转面,该一条弧线朝向工作辊(11)的轴线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坯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三向压下装置为水平辊下置三向压下装置(3),该水平辊下置三向压下装置(3)的三个工作辊(11)分别位于下部、左上部和右上部,位于该水平辊下置三向压下装置(3)下部的工作辊(1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位于该水平辊下置三向压下装置(3)左上部和右上部的工作辊(11)的轴线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铸坯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水平辊下置三向压下装置(3)含有机架(12),位于下部的工作辊(11)的一端依次通过轴承(13)和固定轴承座(14)与机架(12)连接固定,位于下部的工作辊(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轴承(13)和游动端轴承座(15)与机架(12)连接固定,位于左上部的工作辊(11)的一端依次通过轴承(13)、固定轴承座(14)和U型连接件(16)与左上部的液压缸(18)的活塞杆(17)连接,位于左上部的工作辊(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轴承(13)、游动端轴承座(15)和U型连接件(16)与左上部的液压缸(18)的活塞杆(17)连接,位于右上部的工作辊(11)的一端依次通过轴承(13)、固定轴承座(14)和U型连接件(16)与右上部的液压缸(18)的活塞杆(17)连接,位于右上部的工作辊(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轴承(13)、游动端轴承座(15)和U型连接件(16)与右上部的液压缸(18)的活塞杆(17)连接,液压缸(18)的缸筒与机架(12)连接固定,位于该水平辊下置三向压下装置(3)的左上部和右上部的工作辊(11)均能够沿靠近或远离待压铸坯(5)的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铸坯压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游动端轴承座(15)和U型连接件(16)外设有隔热防护板(19),固定轴承座(14)外也设有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明山,韩庆礼,王永涛,李耀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