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双向单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34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材的单杆,一种高低双向单杆,主要由两根立杆、两根上斜杆、两根下斜杆、三根横杆构成,所述三根横杆包括从上往下的上横杆、中横杆和下横杆且均平行于地面,所述立杆下端垂直固定于地面、上端连接所述中横杆并形成一个立面,所述上横杆与所述下横杆分别位于所述立面的两侧,所述上斜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并与所述立杆形成的锐角为30度,所述上斜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横杆,所述上横杆与所述中横杆之间距离为40厘米;所述下斜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并与所述立杆形成的锐角为30度、上端连接所述下横杆,所述下横杆与所述中横杆之间距离为40厘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容易实现,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相当于多了两副单杆。

A high and low bi-directional single p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sports equipment, single pole, a level of bi-directional single rod,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vertical rods, two oblique rod, two inclined rod and three bar, the three bar including down from the upper transverse rod, transverse rod and the lower transverse rod and are parallel to the ground, the vertical the lower end of the rod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ground,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oss bar and form a facade, the upper bar and the lower bar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the opposite side, which are connected on the inclined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rod and the vertical rod forming an acute angle with the upper is 30 degree. The diagonal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transverse ro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ar and the bar is 40 cm; the lower end of an inclined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rod and the vertical rod formation is 30 degrees,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ar, the bar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rossbars is 40 centimeters,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easy to be realized and is equivalent to two pairs of single pole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area of the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双向单杆
本技术涉及体育运动器材领域的单杆,特别是能适应个子高矮不同人群的、具有两根横杆的一种高低双向单杆。
技术介绍
单杆是体育运动器材中简单的,仅有一根横杆两根立杆构成,除了单调之外还存在一个缺陷:现有社区运动器材中的单杆的横杆都较高,又社区中多数不是专业运动员,但是单杆的横杆是按照专业高度设置的,可以说多数人都够不着,因此该器材成摆设,浪费有限的资源,所述一种高低双向单杆能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一种高低双向单杆在现有单杆一根横杆两根立杆的基础上增加一根横杆,即具有两根横杆,能使个子高矮不同的社区人员各取所需进行锻炼,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相当于多了两副单杆,还能父子同练同乐。本技术所采用的方案是:所述一种高低双向单杆主要由两根立杆、两根上斜杆、两根下斜杆、三根横杆构成,所述三根横杆包括从上往下的上横杆、中横杆和下横杆且均平行于地面,所述立杆下端垂直固定于地面、上端连接所述中横杆并形成一个立面,所述上横杆与所述下横杆分别位于所述立面的两侧,所述上斜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并与所述立杆形成的锐角为30度,所述上斜杆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横杆,所述上横杆与所述中横杆之间距离为40厘米;所述下斜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并与所述立杆形成的锐角为30度、上端连接所述下横杆,所述下横杆与所述中横杆之间距离为40厘米,需要做做引体向上时,单独使用所述上横杆、所述中横杆和所述下横杆且相互不干涉;另外,当小孩使用所述下横杆时,大人能够面对面地使用所述上横杆,一方面关照住孩子,另一方面给孩子做示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高低双向单杆构造简单容易实现,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相当于多了两副单杆,能适应个子高矮不同人群的锻炼需要,能父子同练同乐,当小孩使用所述下横杆时,大人能够面对面地使用所述上横杆,一方面关照住孩子,另一方面给孩子做示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技术的图形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立杆,2.上斜杆,3.上横杆,4.中横杆,5.下横杆,6.下斜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是本技术示意图,主要由两根立杆1、两根上斜杆2、两根下斜杆6、三根横杆构成,所述三根横杆包括从上往下的上横杆3、中横杆4和下横杆5且均平行于地面;如图2是图1的左视图,所述立杆1下端垂直固定于地面、上端连接所述中横杆4并形成一个立面,所述上横杆3与所述下横杆5分别位于所述立面的两侧,所述上斜杆2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1的上端并与所述立杆1形成的锐角为30度,所述上斜杆2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横杆3,所述上横杆3与所述中横杆4之间距离为40厘米;所述下斜杆6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1并与所述立杆1形成的锐角为30度、上端连接所述下横杆5,所述下横杆5与所述中横杆4之间距离为40厘米。需要做做引体向上时,单独使用所述上横杆3、所述中横杆4和所述下横杆5且相互不干涉;另外,当小孩使用所述下横杆5时,大人能够面对面地使用所述上横杆3,一方面关照住孩子,另一方面给孩子做示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低双向单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低双向单杆,主要由两根立杆(1)、两根上斜杆(2)、两根下斜杆(6)、三根横杆构成,所述三根横杆包括从上往下的上横杆(3)、中横杆(4)和下横杆(5)且均平行于地面,所述立杆(1)下端垂直固定于地面,所述上斜杆(2)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1)的上端并与所述立杆(1)形成的锐角为30度,所述上斜杆(2)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横杆(3),所述上横杆(3)与所述中横杆(4)之间距离为40厘米,所述下横杆(5)与所述中横杆(4)之间距离为40厘米,其特征是:所述下斜杆(6)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1)并与所述立杆(1)形成的锐角为30度、上端连接所述下横杆(5),所述立杆(1)上端连接所述中横杆(4)并形成一个立面,所述上横杆(3)与所述下横杆(5)分别位于所述立面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双向单杆,主要由两根立杆(1)、两根上斜杆(2)、两根下斜杆(6)、三根横杆构成,所述三根横杆包括从上往下的上横杆(3)、中横杆(4)和下横杆(5)且均平行于地面,所述立杆(1)下端垂直固定于地面,所述上斜杆(2)的下端连接所述立杆(1)的上端并与所述立杆(1)形成的锐角为30度,所述上斜杆(2)的上端连接所述上横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超楠张向平俞冰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