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茂东专利>正文

立体光伏温控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01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种植效果好的立体光伏温控大棚,包括:棚体,设置在棚体一侧下端的蓄电池和与蓄电池电连接的环境监测装置,设置在棚体另一侧下端的棚体入口,在所述棚体的上端两侧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排风机、棚体测温装置和照明灯,在所述棚体的顶端设置有光伏支架,在所述光伏支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光伏组件,在所述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间隙,所述光伏组件的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光伏支架上的支撑底座,在所述支撑底座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支撑底座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出支撑底座与转盘相连接。

Three-dimensional photovoltaic temperature control greenho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hotovoltaic thre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control greenhouse, planting effect including: shed body,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ttery on the side of the awning body a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ccumulator, set the entranc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wning body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d body,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awn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and electric connecting the exhaust fan,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shed lights, a photovoltaic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awning body, a plurality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are uniformly arranged in the photovoltaic bracket,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photovoltaic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ng gap,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photovoltaic component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base: PV support, on the base through a bearing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at the support, one end of the shaft extends out of the supporting base is connected to the motor shaft of the drive motor, the drive motor is fixed. The support base is placed on the support bas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extended with a support base and a turn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光伏温控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光伏温控大棚。
技术介绍
现有温室大棚通过顶棚上安装的光伏组件进行光电转换,但是光伏组件只通过向阳面进行光电转换,转换的效率较低,并且,棚顶的光伏组件无法调整角度,光伏组件的阴影部分会影响种植区支架中植物的采光度;现有的光伏组件多数采用直板铺设的方式,占用面积大而采光效率低,如果光伏组件中部的某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发生损坏,维修起来很不方便;现有的温室大棚由于篷顶多为固定式的,不能实现自然光种植和带电光源种植两种方式相互转换,红、蓝光源在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太阳光源中红、蓝光的比例无法调节,无法满足不同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对红、蓝光源比例的最佳需求,影响植物的生长。现有的温室大棚目前冬季一般使用锅炉增温,夏季只能通过通风换气来降温,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在对温室大棚内温度进行有效调节,而多数温室大棚在对大棚内的室温进行调节时往往忽略了土壤的温度调节,特别是在冬季无法达到作物吸肥的最低温度,根系很难正常吸水。在对植物进行洒水时,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喷洒,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满足人们的种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植效果好的立体光伏温控大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体光伏温控大棚,包括:棚体,设置在棚体一侧下端的蓄电池和与蓄电池电连接的环境监测装置,设置在棚体另一侧下端的棚体入口,在所述棚体的上端两侧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排风机、棚体测温装置和照明灯,在所述棚体的顶端设置有光伏支架,在所述光伏支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光伏组件,在所述相邻两光伏组件之间设置有反射间隙,所述光伏组件的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光伏支架上的支撑底座,在所述支撑底座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支撑底座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出支撑底座与转盘相连接,在所述转盘内设置有剪刀叉伸缩机构,所述剪刀叉伸缩机构的结构包括:若干组X型支撑架,其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一端两侧分别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转盘上,在所述转盘上交错设置有上复位气缸和下复位气缸,所述上复位气缸的活塞杆与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复位气缸的活塞杆与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的上端相连接,相邻两X型支撑架之间分别通过端部销轴相连接,所述X型支撑架的结构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中部通过中部销轴相连接,在所述中部销轴上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上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中部销轴下端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对称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下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光伏支架的下方的棚体内通过传动装置设置有棚顶反射面板,所述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棚体两侧的滑轨,棚顶反射面板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在所述棚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在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相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的传动皮带上设置有连接块,棚顶反射面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与连接块相连接,在所述棚顶反射面板下方的棚体内设置有种植区支架,在所述种植区支架的上端设置上种植区,在所述上种植区内的种植区支架上设置有上种植区测温装置,在所述种植区支架的下端设置下种植区,在所述下种植区内的种植区支架上设置有下种植区测温装置,在所述种植区支架的下端设置有下种植地,在所述下种植地面上种植有下层作物,在所述种植区支架的中部设置有托架,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上种植地面,在所述上种植地面上设置有上层作物,在所述种植区支架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架,在所述安装架和托架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红蓝光源,在所述下种植地面和上种植地面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循环水管,喷淋管的下端伸入下种植地面和上种植地面内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所述喷淋管的上端伸出下种植地面和上种植地面与喷淋头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上述立体太阳能温控大棚,太阳光直接照射光伏组件的向阳面,并且利用棚顶反射面板的反射性能,反射从光伏组件间隙透过的太阳光,使光伏组件背阳面亦能有效的吸收光源,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光伏组件采用折叠铺设方式,与直板铺设相比,同等铺设面积能够铺设面积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获得更高的采光效率,当太阳能电池板发生损坏时,可以统一折叠到棚体边缘进行维修,维修方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随时旋转至最强太阳光方向,能够最大程度吸收太阳的光能转变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功能强大,篷顶可以随时关闭和开启,可以实现自然光种植和带电光源种植两种方式相互转换,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红、蓝光源配比照射,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种植效果好,提高植物的产量;在种植地面内铺设循环水管,可以通过调节循环水管内的水温来达到控制土壤温度的目的,使作物能够最大程度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循环水管中的水还可以用来喷淋作物,代替人工手动喷淋,工作效率高,降低了种植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太阳能温控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棚顶反射面板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棚体,2、蓄电池,3、棚体入口,4、光伏支架,5、光伏组件,51、支撑底座,52、轴承座,53、转轴,54、驱动电机,55、电机轴,56、转盘,57、伸缩机构,571、X型支撑架,572、销轴,573、上复位气缸,574、下复位气缸,575、活塞杆。576、活塞杆,577、端部销轴,578、第一支撑板,579、第二支撑板,580、中部销轴,581、上太阳能电池板,582、下太阳能电池板,61、滑轨,62、滑块,63、第一电机,64、第二电机,65、电机轴,66、第一传动轮,67、电机轴,68、第二传动轮,69、传动皮带,70、连接块,71、连接杆,8、种植区支架,81、上种植区,82、上种植区测温装置,83、下种植区,84、下种植区测温装置,9、下种植地面,10、下层作物,11、托架,12、上种植地面,13、上层作物,14、安装架,15、红蓝光源,16、循环水管,17、喷淋管,18、喷淋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图3所示,立体光伏温控大棚,包括:棚体1,设置在棚体1一侧下端的蓄电池2和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环境监测装置21,设置在棚体1另一侧下端的棚体入口3,在所述棚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排风机22、棚体测温装置23和照明灯24,在所述棚体1的顶端设置有光伏支架4,在所述光伏支架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光伏组件5,在所述相邻两光伏组件5之间设置有反射间隙41,所述光伏组件5的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光伏支架4上的支撑底座51,在所述支撑底座51上通过轴承座52转动设置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的一端伸出支撑底座51与驱动电机54的电机轴55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4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51上,所述转轴53的另一端伸出支撑底座51与转盘56相连接,在所述转盘56内设置有剪刀叉伸缩机构57,所述剪刀叉伸缩机构57的结构包括:若干组X型支撑架571,其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一端两侧分别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体光伏温控大棚

【技术保护点】
立体光伏温控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1),设置在棚体(1)一侧下端的蓄电池(2)和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环境监测装置(21),设置在棚体(1)另一侧下端的棚体入口(3),在所述棚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排风机(22)、棚体测温装置(23)和照明灯(24),在所述棚体(1)的顶端设置有光伏支架(4),在所述光伏支架(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光伏组件(5),在所述相邻两光伏组件(5)之间设置有反射间隙(41),所述光伏组件(5)的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光伏支架(4)上的支撑底座(51),在所述支撑底座(51)上通过轴承座(52)转动设置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的一端伸出支撑底座(51)与驱动电机(54)的电机轴(55)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4)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51)上,所述转轴(53)的另一端伸出支撑底座(51)与转盘(56)相连接,在所述转盘(56)内设置有剪刀叉伸缩机构(57),所述剪刀叉伸缩机构(57)的结构包括:若干组X型支撑架(571),其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一端两侧分别通过销轴(572)转动设置在转盘(56)上,在所述转盘(56)上交错设置有上复位气缸(573)和下复位气缸(574),所述上复位气缸(573)的活塞杆(575)与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复位气缸(574)的活塞杆(576)与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的上端相连接,相邻两X型支撑架(571)之间分别通过端部销轴(577)相连接,所述X型支撑架(571)的结构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所述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的中部通过中部销轴(580)相连接,在所述中部销轴(580)上端的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对称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上太阳能电池板(581),在所述中部销轴(580)下端的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对称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下太阳能电池板(582),在所述光伏支架(4)的下方的棚体(1)内通过传动装置(6)设置有棚顶反射面板(7),所述传动装置(6)的结构包括:设置在棚体(1)两侧的滑轨(61),棚顶反射面板(7)通过滑块(62)滑动设置在滑轨(61)上,在所述棚体(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机(63)和第二电机(64),在所述第一电机(63)的电机轴(65)上设置有第一传动轮(66),在所述第二电机(64)的电机轴(67)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68),所述第一传动轮(66)和第二传动轮(68)之间通过传动皮带(69)相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轮(66)和第二传动轮(68)之间的传动皮带(69)上设置有连接块(70),棚顶反射面板(7)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71)与连接块(70)相连接,在所述棚顶反射面板(7)下方的棚体(1)内设置有种植区支架(8),在所述种植区支架(8)的上端设置上种植区(81),在所述上种植区(81)内的种植区支架(8)上设置有上种植区测温装置(82),在所述种植区支架(8)的下端设置下种植区(83),在所述下种植区(83)内的种植区支架(8)上设置有下种植区测温装置(84),在所述种植区支架(8)的下端设置有下种植地面(9),在所述下种植地面(9)上种植有下层作物(10),在所述种植区支架(8)的中部设置有托架(11),在所述托架(11)上设置有上种植地面(12),在所述上种植地面(12)上设置有上层作物(13),在所述种植区支架(8)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架(14),在所述安装架(14)和托架(1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红蓝光源(15),在所述下种植地面(9)和上种植地面(12)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循环水管(16),喷淋管(17)的下端伸入下种植地面(9)和上种植地面(12)内与循环水管(16)相连通,所述喷淋管(17)的上端伸出下种植地面(9)和上种植地面(12)与喷淋头(18)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光伏温控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棚体(1),设置在棚体(1)一侧下端的蓄电池(2)和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环境监测装置(21),设置在棚体(1)另一侧下端的棚体入口(3),在所述棚体(1)的上端两侧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排风机(22)、棚体测温装置(23)和照明灯(24),在所述棚体(1)的顶端设置有光伏支架(4),在所述光伏支架(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光伏组件(5),在所述相邻两光伏组件(5)之间设置有反射间隙(41),所述光伏组件(5)的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光伏支架(4)上的支撑底座(51),在所述支撑底座(51)上通过轴承座(52)转动设置有转轴(53),所述转轴(53)的一端伸出支撑底座(51)与驱动电机(54)的电机轴(55)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4)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51)上,所述转轴(53)的另一端伸出支撑底座(51)与转盘(56)相连接,在所述转盘(56)内设置有剪刀叉伸缩机构(57),所述剪刀叉伸缩机构(57)的结构包括:若干组X型支撑架(571),其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一端两侧分别通过销轴(572)转动设置在转盘(56)上,在所述转盘(56)上交错设置有上复位气缸(573)和下复位气缸(574),所述上复位气缸(573)的活塞杆(575)与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下复位气缸(574)的活塞杆(576)与边上一组X型支撑架(571)的上端相连接,相邻两X型支撑架(571)之间分别通过端部销轴(577)相连接,所述X型支撑架(571)的结构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所述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的中部通过中部销轴(580)相连接,在所述中部销轴(580)上端的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9)对称设置有与蓄电池(2)电连接的上太阳能电池板(581),在所述中部销轴(580)下端的第一支撑板(578)和第二支撑板(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茂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茂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