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伍水韵专利>正文

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017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8:41
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包括左、右侧墙及其顶部之间设置的顶盖,该顶盖包括的左、右顶盖之间设置有左、右活动盖,左、右活动盖的底部各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分别与左、右侧墙上设置的单个电动机相连接,该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绝缘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本设计不仅环保性较好,防火性较强,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A greenhouse for plants

A culture of plants in greenhouse, including setting the cover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and the top cover comprises a left and right cov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movable cover, left and right at the bottom of the movable cover through a drive rod type L respectively with single motor left and right wall is set up connect the motor by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controller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casing, power line input and output power line, power, temperature, left right, left a temperature sensing piece conductive sheet and a right conductive film. The design is not only good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re fireproof, but also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low i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培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具体适用于增强温室的环保性与防火性,同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介绍
目前,植物培育所用的温室大棚一般采用竹竿、砖头、木材、水泥或塑料制作,其采光、通风的效果较差,导致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只能依赖空调或喷头调控,而不能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环保性较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682811Y,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3月9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由门、上墙体、下墙体和屋顶组成,上墙体和屋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屋顶内侧悬挂有喷水装置,下墙体内设有远红外覆膜,左右两侧下墙体的底部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的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虽然该温室通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喷水装置、远红外覆膜增强了温室的温度、湿度的调节功能。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首先,该专利技术需要在在现有的温室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以及新的喷水装置,与原始温室相比,不仅改动太大,结构复杂,而且操作难度较高;其次,该专利技术虽然采用了多个利用自然能的设备,但其所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成本均较高,增加了该设计的应用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高、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培养植物的温室。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包括顶盖、左侧墙与右侧墙,所述顶盖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右侧墙的顶部相连接,左侧墙、右侧墙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所述培养植物的温室还包括左活动盖与右活动盖,左活动盖、右活动盖、顶盖、左侧墙、右侧墙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所述顶盖包括左右相对的左顶盖、右顶盖,左顶盖、右顶盖之间设置有左活动盖、右活动盖,左活动盖、右活动盖的面积之和大于左顶盖、右顶盖的间距,且左活动盖、右活动盖、左顶盖、右顶盖的中轴线的高度一致;所述左顶盖、右顶盖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左活动盖、右活动盖滑动配合的左滑槽、右滑槽,左顶盖、右顶盖的底部各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分别与左侧墙、右侧墙上设置的单个电动机相连接,该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绝缘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所述绝缘外壳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该进温口与左感温片、右感温片、通电片共构成一个进温腔,所述左感温片的顶端与绝缘外壳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的顶端与绝缘外壳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的内部,左感温片顶端、右感温片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底端、右感温片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上,通电片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电动机相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的底壁后与位于绝缘外壳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左导电片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的底壁后与位于绝缘外壳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右导电片相连接,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相平齐设置,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的正上方悬空有同一个通电片,该通电片在重力方向的投影与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的上表面存在重合之处。所述左导电片、右导电片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窄于通电片的宽度。所述左导电片的下表面通过左绝缘柱与绝缘外壳的底壁相连接,所述右导电片的下表面通过右绝缘柱与绝缘外壳的底壁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包括顶盖、左侧墙与右侧墙,所述顶盖位于左侧墙、右侧墙的顶部之间,该顶盖包括左右相对的左顶盖、右顶盖,左顶盖、右顶盖之间设置有左活动盖、右活动盖,且左活动盖、右活动盖、顶盖、左侧墙、右侧墙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该设计的优点在于:首先,透明玻璃的制造材料使得本设计既可以使用自然的太阳能,又具备较强的保温作用,环保性较强;其次,左顶盖、右顶盖之间设置左活动盖、右活动盖的设计使得本设计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需要,即当温室内温度过高时,抽动左活动盖、右活动盖以对温室内进行通风,杜绝高温引起的火灾发生。此外,本设计只需对温室的顶盖作出改变即可,不仅结构简单、改动较小,而且操作难度较低。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环保性较好、防火性较强,而且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2、本专利技术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中的控制器包括绝缘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片、左感温片、右感温片、左导电片、右导电片,使用时,温室产生的高温会引起左感温片、右感温片的形变,弯曲的左感温片、右感温片会扩大两者底端之间距离,导致原本被水平搁置的通电片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下坠,直至通电片同时压住左导电片、右导电片,输出电源线、输入电源线被联通,从而导通电路,进而自动开启活动盖进行通风,实现温控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顶盖1、左顶盖11、右顶盖12、左侧墙2、右侧墙3、左活动盖4、左滑槽41、电动机5、控制器6、绝缘外壳61、进温口611、进温腔612、输入电源线62、左导电片621、左绝缘柱622、输出电源线63、右导电片631、右绝缘柱632、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电源7、右活动盖8、右滑槽81、驱动杆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包括顶盖1、左侧墙2与右侧墙3,所述顶盖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的顶部相连接,左侧墙2、右侧墙3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所述培养植物的温室还包括左活动盖4与右活动盖8,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顶盖1、左侧墙2、右侧墙3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所述顶盖1包括左右相对的左顶盖11、右顶盖12,左顶盖11、右顶盖12之间设置有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的面积之和大于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间距,且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中轴线的高度一致;所述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滑动配合的左滑槽41、右滑槽81,左顶盖1、右顶盖1的底部各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9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上设置的单个电动机5相连接,该电动机5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包括绝缘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绝缘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绝缘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绝缘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包括顶盖(1)、左侧墙(2)与右侧墙(3),所述顶盖(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的顶部相连接,左侧墙(2)、右侧墙(3)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植物的温室还包括左活动盖(4)与右活动盖(8),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顶盖(1)、左侧墙(2)、右侧墙(3)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所述顶盖(1)包括左右相对的左顶盖(11)、右顶盖(12),左顶盖(11)、右顶盖(12)之间设置有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的面积之和大于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间距,且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中轴线的高度一致;所述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滑动配合的左滑槽(41)、右滑槽(81),左顶盖(1)、右顶盖(1)的底部各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9)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上设置的单个电动机(5)相连接,该电动机(5)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包括绝缘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绝缘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绝缘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61)的内部,所述右感温片(66)的顶端与绝缘外壳(61)顶壁的右部分相连接,右感温片(66)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61)的内部,左感温片(65)顶端、右感温片(66)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左感温片(65)底端、右感温片(66)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4)水平的搁置在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上,通电片(64)的左端搁置在左感温片(65)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电片(64)的右端搁置在右感温片(66)上近其底端的部位;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电动机(5)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绝缘外壳(61)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左导电片(621)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61)的底壁后与位于绝缘外壳(61)内部的水平设置的右导电片(631)相连接,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相平齐设置,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正上方悬空有同一个通电片(64),该通电片(64)在重力方向的投影与左导电片(621)、右导电片(631)的上表面存在重合之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植物的温室,包括顶盖(1)、左侧墙(2)与右侧墙(3),所述顶盖(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的顶部相连接,左侧墙(2)、右侧墙(3)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植物的温室还包括左活动盖(4)与右活动盖(8),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顶盖(1)、左侧墙(2)、右侧墙(3)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所述顶盖(1)包括左右相对的左顶盖(11)、右顶盖(12),左顶盖(11)、右顶盖(12)之间设置有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的面积之和大于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间距,且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中轴线的高度一致;所述左顶盖(11)、右顶盖(1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与左活动盖(4)、右活动盖(8)滑动配合的左滑槽(41)、右滑槽(81),左顶盖(1)、右顶盖(1)的底部各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9)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上设置的单个电动机(5)相连接,该电动机(5)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包括绝缘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片(64)、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所述绝缘外壳(61)的顶部开设有进温口(611),该进温口(611)与左感温片(65)、右感温片(66)、通电片(64)共构成一个进温腔(612),所述左感温片(65)的顶端与绝缘外壳(61)顶壁的左部分相连接,左感温片(65)的底端则下延伸于绝缘外壳(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水韵
申请(专利权)人:伍水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