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5003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6 1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包括平板、平板下方设有两个对称的夹持构件,每个夹持构件两端均设有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上设有电源开关,一个夹持构件与平板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夹持构件沿着其相对称的夹持构件方向与平板底面滑动连接,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电磁铁,另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铁片,电源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夹持构件包括横板、设置在横板底部的若干个等距的锥形板,所述每个锥形板上均设有秧苗槽,夹持构件上端设有蓄电池和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电源开关和每个风力发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丘陵地带手工插秧效率低和比较费力费工的问题,且该插秧装置节能性高。

Energy saving device for saving rice seedl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and transplanting device, including fla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clamping member, each clamping memb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handle, wherein the handle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witch, a clamping member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lat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other clamping member along the the clamping member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lat plate sliding connection, a clamping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lectromagnet, another gripping the inside surface of iron component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upp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omagnet, electric switch, clamp plate holding member includes a tapered cross member,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equidistant transverse bottom, wherein each cone the board is provided with the groove, the clamping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 battery and a plurality of wind turbines, the power switch and each wind generato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hills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manual transplanting is laborious work problems, and the transplanting device of high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
技术介绍
插秧,指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育种的时候水稻比较密集,不利于生长,经过人工移植或机器移植,让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插秧也是有技巧的,有的人插得很均匀,横竖都在一条线上。五月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目前,农民耕种秧苗的时候一般都是手工操作,特别丘林地带,田地呈阶梯状布置,若采用现有的大型插秧机进行插秧,因受到田地大小和位置的限制,需要频繁的移动插秧机的位置来满足插秧的需求,这样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而且效率低下,所以现有的大型插秧机在丘林地带较难普及;但是如果不通过插秧装置插秧,而是通过手工去插的,效率很低,需要的人工也比较多,而且现在插秧装置节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该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解决了丘陵地带手工插秧效率低和比较费力费工的问题,且该插秧装置节能性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包括平板、平板下方设有两个对称的夹持构件,每个夹持构件两端均设有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上设有电源开关,一个夹持构件与平板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夹持构件沿着其相对称的夹持构件方向与平板底面滑动连接,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电磁铁,另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铁片,电源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夹持构件包括横板、设置在横板底部的若干个等距的锥形板,所述每个锥形板上均设有秧苗槽,夹持构件上端设有蓄电池和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电源开关和每个风力发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所述横板与锥形板一体成型。所述每个风力发电机角度可调。所述秧苗槽深度为锥形板厚度的三分之二。采用这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夹持构件包括横板、设置在横板底部的若干个等距的锥形板,每个锥形板上均设有秧苗槽,这样在插秧时将秧苗放置在秧苗槽内,秧苗通过夹持构件插入田里,这样就提高了插秧的效率和减少了插秧的人工,而且秧苗槽的设置可以秧苗在被夹持过程中的损坏。2、由于一个夹持构件与平板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夹持构件沿着其相对称的夹持构件方向与平板底面滑动连接,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电磁铁,另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铁片,电源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这样在夹持过程中可以通过电磁铁和铁片的吸引力来夹持秧苗,在插秧时通过关闭电源开关来断开电磁铁与铁片的吸引力,整个过程非常省力。3、由于夹持构件上端设有蓄电池和若干个风力发电机,每个风力发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这样可以利用风力发电来供电,比较节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个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其中有:1.横板;2.锥形板;3.把手;4.平板;5.电源开关;6.风力发电机;7.蓄电池;8.秧苗槽;9.电磁铁;10.铁片。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涉及一下技术特征:横板1;锥形板2;把手3;平板4;电源开关5;风力发电机6;蓄电池7;秧苗槽8;电磁铁9;铁片10。图1、2、3所示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包括平板、平板下方设有两个对称的夹持构件,每个夹持构件两端均设有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上设有电源开关,一个夹持构件与平板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夹持构件沿着其相对称的夹持构件方向与平板底面滑动连接,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电磁铁,另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铁片,电源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夹持构件包括横板、设置在横板底部的若干个等距的锥形板,所述每个锥形板上均设有秧苗槽,夹持构件上端设有蓄电池和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电源开关和每个风力发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所述横板与锥形板一体成型。所述每个风力发电机角度可调。所述秧苗槽深度为锥形板厚度的三分之二。在插秧时,将秧苗放置在秧苗槽内,移动可滑动的夹持构件,使两个夹持构件贴合,然后打开电源开关,使电磁铁通电,通电后的电磁铁与铁片吸合,接着将夹持秧苗的插秧装置拿到需要插秧的地方,当秧苗插入地里后,关闭电源开关,电磁铁和铁片之间的吸引力消失,然后移动可滑动的夹持构件,使两个夹持构件分离,最后取出插秧装置,整个过程比较方便省力省工。由于夹持构件上端设有蓄电池和若干个风力发电机,每个风力发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这样可以利用风力发电来供电,比较节能。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平板下方设有两个对称的夹持构件,每个夹持构件两端均设有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上设有电源开关,一个夹持构件与平板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夹持构件沿着其相对称的夹持构件方向与平板底面滑动连接,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电磁铁,另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铁片,电源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夹持构件包括横板、设置在横板底部的若干个等距的锥形板,所述每个锥形板上均设有秧苗槽,夹持构件上端设有蓄电池和若干个风力发电机,电源开关和每个风力发电机均与蓄电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省力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平板下方设有两个对称的夹持构件,每个夹持构件两端均设有把手,其中一个把手上设有电源开关,一个夹持构件与平板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个夹持构件沿着其相对称的夹持构件方向与平板底面滑动连接,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电磁铁,另一个夹持构件内侧表面设有铁片,电源开关与电磁铁电连接,夹持构件包括横板、设置在横板底部的若干个等距的锥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楚天生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