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67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包括主空气管路和压力箱;还包括并联于所述主空气管路且与所述主空气管路连通的支空气管路,所述支空气管路的管径小于所述主空气管路的管径;所述支空气管路上设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主空气管路和所述支空气管路通过切换阀门连通于所述压力箱;所述切换阀门耦接有控制所述切换阀门动作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气密性检测和抗风压检测的气压输送管路区分开来,使得压力差较大的抗风压检测通过主空气管路输送,而气密性检测则通过支空气管路输送,从而起到保护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作用,实际作业中还发现,还具有提高气密性检测的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现场检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指的是水密性、气密性和抗风压强度,其中水密性是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漏的能力;气密性是指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抗风压强度是指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如开裂、面板破损、局部屈服、粘结失效等)和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能力。现有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在试验室中的检测步骤包括:首先,模拟一个建筑外墙洞口,并安装上待检测的门窗;在门窗的一侧安装板状的模拟雨水喷淋系统,板上安装有多个喷淋头,喷淋头通过连接管路经水泵连接到自来水嘴,通水后经喷淋头把水模拟成雨水喷洒到门窗上,从而实现对门窗的水密性的检测;第二步在对门窗的气密性和抗风压强度进行检测时,在待检测的门窗的同一侧,安装一个四周密封的压力箱,压力箱通过压力管路与鼓风机连接,压力箱通过鼓风机提供的压力实现对门窗的气密性和抗风压强度的检测。但是由于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中,气密性检测要求的压力差分别为±50Pa、±100Pa和±150Pa,抗风压检测要求的压力差最小为±1000Pa;但是输送风压的空气管路只有一根,在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时,空气管路中的风速很大,容易造成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损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具有把气密性检测和抗风压检测区分开来,减少空气流量传感器损坏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包括主空气管路和压力箱;还包括并联于所述主空气管路且与所述主空气管路连通的支空气管路,所述支空气管路的管径小于所述主空气管路的管径;所述支空气管路上设有空气流量传感器;所述主空气管路和所述支空气管路通过切换阀门连通于所述压力箱;所述切换阀门耦接有控制所述切换阀门动作的控制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抗风压检测时,通过控制端控制切换阀门封闭支空气管路,打开主空气管路,使压力箱内符合要求的风压经由主空气管路输送;如此一来,设在支空气管路上的空气流量传感器不会受到流经流经主空气管路的风压的影响;而在进行气密性检测时,通过控制端控制切换阀门封闭主空气管路,打开支空气管路,从而使压力箱内符合要求的风压经由支空气管路输送,空气流量传感器能够进行空气流量数据的采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把抗风压检测和气密性检测的空气输送路径区分开来,从而具有减少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损坏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换阀门包括连通所述压力箱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主空气管路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支空气管路的第三接口;耦接于所述控制端且受控于所述控制端的气缸;以及接受所述气缸的驱使力以打开所述第二接口并封闭所述第三接口的阀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默认情况下,阀板封闭第二接口,打开第三接口;当进行抗风压检测时,通过控制端控制气缸动作,使阀板在气缸的驱使力作用下封闭第三接口,打开第二接口,使压力箱产生的符合要求的气压经由主空气管路输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端包括串联在所述气缸的工作回路中的开关元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端还包括耦接于所述开关元件并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动作的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耦接有操作按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弱电控制强电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空气管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主空气管路连通,且所述支空气管路与所述三通接头的内壁抵接的外壁上涂有密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起到增加支空气管路和三通接头的连接密封性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层为机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油能够形成密封层,起到加强密封性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流量传感器通过法兰固定在所述支空气管路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为榫槽面法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榫槽面法兰的密封面由一个榫面和一个槽面配合而成,密封面窄,并且由于受槽面的阻挡,垫片不会被挤出压紧面;具有安装时易于对中,垫片受力均匀,密封可靠的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增加管径尺寸小于主空气管路的支空气管路作为气密性检测的风压输送通道,并把空气流量传感器设在支空气管路上,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了保护作用;其二,把气密性检测和抗风压检测的风压输送通道区分开来,具有提高气密性检测的精度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切换阀门的结构示意图;图3a、b是控制端的电路连接关系图。图中:1、主空气管路;2、支空气管路;3、压力箱;4、榫槽面法兰;5、空气流量传感器;6、切换阀门;7、操作按键;8、三通接头;61、第一接口;62、第二接口;63、第三接口;64、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主空气管路1、支空气管路2和压力箱3,其中支空气管路2通过三通接头8连通于主空气管路1,并且支空气管路2的管径尺寸小于主空气管路1的管径尺寸;另外,支空气管路2上通过榫槽面法兰4固定有空气流量传感器5。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主空气管路1和支空气管路2通过切换阀门6与压力箱3连通,其中切换阀门6包括第一接口61、第二接口62、第三接口63、气缸64和阀板(未在图中示出),压力箱3与第一接口61连通,主空气管路1与第二接口62连通,支空气管路2与第三接口63连通,阀板在默认情况下封闭第二接口62,打开第三接口63。如图3a所示的是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切换阀门6的控制端的电路连接关系图,其中操作系统以PLC为核心,PLC的输入端耦接有操作按键7,操作按键7包括与PLC的第一输入端耦接的气密性检测操作按键和与PLC的第二输入端耦接的抗风压检测操作按键,PLC的第一输出端耦接有第一晶闸管Q1,PLC的第二输出端耦接有第二晶闸管Q2,第一晶闸管Q1串联有第一继电器KM1的线圈,第二晶闸管Q2串联有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结合图3b所示另外,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开关KM1-1和常闭开关KM1-2,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开关KM2-1和常闭开关KM2-2串联在气缸64的工作回路中。当进行建筑外门窗的抗风压检测时,按下抗风压检测操作按键,PLC的第二输入端输入第二检测信号,PLC的第二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二晶闸管Q2,第二晶闸管Q2导通,第二继电器KM2得电产生磁性,吸合第二继电器KM2的常开开关KM2-1,断开第二继电器KM2的常闭开关KM2-2,气缸64带动阀板打开第二接口62,封闭第三接口63;使压力箱3内的气压经由主空气管路1输送。当进行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检测时,按下气密性检测操作按键,PLC的第一输入端输入第一检测信号,PLC的第一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一晶闸管Q1,第一晶闸管Q1导通,第一继电器KM1得电产生磁性,吸合第一继电器KM1的常开开关KM1-1,断开第一继电器KM1的常闭开关KM1-2,气缸64带动阀板回到封闭第二接口62,打开第三接口63的位置,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包括主空气管路(1)和压力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于所述主空气管路(1)且与所述主空气管路(1)连通的支空气管路(2),所述支空气管路(2)的管径小于所述主空气管路(1)的管径;所述支空气管路(2)上设有空气流量传感器(5);所述主空气管路(1)和所述支空气管路(2)通过切换阀门(6)连通于所述压力箱(3);所述切换阀门(6)耦接有控制所述切换阀门(6)动作的控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包括主空气管路(1)和压力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并联于所述主空气管路(1)且与所述主空气管路(1)连通的支空气管路(2),所述支空气管路(2)的管径小于所述主空气管路(1)的管径;所述支空气管路(2)上设有空气流量传感器(5);所述主空气管路(1)和所述支空气管路(2)通过切换阀门(6)连通于所述压力箱(3);所述切换阀门(6)耦接有控制所述切换阀门(6)动作的控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门(6)包括连通所述压力箱(3)的第一接口(61);连通所述主空气管路(1)的第二接口(62);连通所述支空气管路(2)的第三接口(63);耦接于所述控制端且受控于所述控制端的气缸(64);以及接受所述气缸(64)的驱使力以打开所述第二接口(62)并封闭所述第三接口(63)的阀板。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威丁祥华张洪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港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