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44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其包括:外筒;上端盖,密封套接在外筒内,上端盖上沿轴向贯穿有沉砂通道;下端盖,密封套接在外筒内,且位于上端盖下方;筛管,穿设在外筒内,且连接在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筛管与外筒之间形成与沉砂通道连通的储砂空间,下端盖内侧、筛管内侧和上端盖内侧形成由下至上贯通的产液通道;上阀座,固定在产液通道内,上阀座上坐有上阀球;下阀座,固定在产液通道内,下阀座上坐有下阀球,下阀座位于上阀座下方,且位于筛管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沉砂式单流阀,兼具储砂、自清洁沉砂和单流阀功能,能安装在出砂井的电潜泵上方,确保电潜泵系统安全启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砂式单流阀
本技术涉及油井举升
,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潜泵管柱的沉砂式单流阀。
技术介绍
电潜泵是一种常用的油井举升工艺设备,主要应用于深井大排量举升,在电潜泵停机时,油管内液体倒流进入电潜泵,导致电潜泵反转脱扣而发生电潜泵落井事故,因此,一般在电潜泵上端都安装有单流阀,防止油管内液体倒流进入电潜泵。但对于出砂油井,电潜泵停泵后,油管内井液中的砂沉积在单流阀处及单流阀上端油管内,导致单流阀砂埋、电潜泵无法再次启动。现有用于电潜泵管柱的泵上沉砂装置主要有两类,一类只具有储集空间,因此只具有沉砂功能,电潜泵多次停泵后储集空间被砂沉满后,沉砂装置失效;另一类具有储集空间和冲砂孔道,具备储砂和冲砂功能,可避免储集空间沉满砂而失效,但是在沉砂的过程中,储集空间中的砂有可能沿着冲砂孔道进入单流阀上端,仍然有可能导致单流阀卡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其兼具储砂、自清洁沉砂和单流阀功能,能安装在出砂井的电潜泵上方,确保电潜泵系统安全启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其包括:外筒;上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筒内,所述上端盖上沿轴向贯穿有沉砂通道;下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筒内,且位于所述上端盖下方;筛管,穿设在所述外筒内,且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之间,所述筛管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与所述沉砂通道连通的储砂空间,所述下端盖内侧、所述筛管内侧和所述上端盖内侧形成由下至上贯通的产液通道;上阀座,固定在所述产液通道内,所述上阀座上坐有上阀球;下阀座,固定在所述产液通道内,所述下阀座上坐有下阀球,所述下阀座位于所述上阀座下方,并位于所述筛管下方。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筛管之间通过上中心管连接,所述上阀座固定在所述上中心管内,所述上中心管的内壁上具有位于所述上阀球上方并对所述上阀球限位的限位凸台。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上端盖上还沿轴向贯穿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上中心管的上端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沉砂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外侧。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下端盖与所述筛管之间通过下中心管连接,所述下阀座固定在所述下中心管内,所述筛管的下端伸入所述下中心管内侧,并对所述下阀球限位。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下端盖上沿轴向贯穿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下中心管的下端套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沉砂通道对应所述储砂空间设置,所述沉砂通道的形状与所述储砂空间的形状匹配。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储砂空间为环形空间,所述沉砂通道包括两个弧形的沉砂孔,两个所述沉砂孔呈环形间隔排列。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外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上接头、外管和下接头,所述上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上接头内侧,所述下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下接头内,所述筛管穿设在所述外管内侧。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上接头的内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环形凸台,所述上端盖的顶端抵靠所述第一环形凸台;所述下接头的内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环形凸台,所述下端盖的底端抵靠所述第二环形凸台。如上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中,所述筛管为割缝筛管或打孔筛管。本技术的沉砂式单流阀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的沉砂式单流阀,通过安装在电潜泵上方,在电潜泵停抽瞬间,井内液体(例如上部油管内液体)携带砂粒下行至沉砂式单流阀时,被上阀球阻挡,无法倒流进入下方的电潜泵,转而通过上端盖的沉砂通道进入储砂空间,砂粒被筛管过滤储存在储砂空间内,而液体会经由筛管进入产液通道内,这部分液体在筛管下方的下阀球的阻挡下无法下行进入电潜泵,起到储砂作用;当电潜泵再次启抽时,油液顶开下阀球进入产液通道,一部分油液再顶开上阀球进入上部油管被采出,另一部分油液经由筛管进入储砂空间,携带着储砂空间内的砂粒经由沉砂通道进入上部油管被采出,起到自清洁冲砂作用;通过设置上阀座、上阀球、下阀座和下阀球,能防止液体倒流进入电潜泵,起到单流阀的作用;通过设置下阀座和下阀球,即使上阀球被砂埋,油液仍能经由产液通道、储砂空间和沉砂通道进入上部油管被采出,对电潜泵安全启停和采油生产起到双重保障作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沉砂式单流阀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端盖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上接头2上端盖3外管4上中心管5上阀球6上阀座7筛管8下中心管9下阀球10下阀座11下端盖12下接头13沉砂通道14储砂空间15产液通道16沉砂孔17第一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其安装在电潜泵上方,并安装在上部油管下方,该沉砂式单流阀包括中空筒状的外筒、柱状的上端盖2、柱状的下端盖11、筛管7和上阀座6,上端盖2密封套接在外筒内,上端盖2上沿轴向贯穿有沉砂通道13;下端盖11密封套接在外筒内,且位于上端盖2下方,并与上端盖2相间隔;筛管7穿设在外筒内,且连接在上端盖2与下端盖11之间,筛管7与外筒之间形成与沉砂通道13连通的储砂空间14,储砂空间14位于上端盖2与下端盖11之间,砂液能经由沉砂通道13进入储砂空间14,砂粒在筛管7的过滤下储存在储砂空间14内,而液体会经由筛管7进入筛管7内部,下端盖11内侧、筛管7内侧和上端盖2内侧形成由下至上贯通的产液通道15(或称为主产液通道),或者说产液通道15由下端盖11下方的空间贯通至上端盖2上方的空间,以供电潜泵举升的油液经由产液通道15进入上部油管被采出,由于产液通道15与储砂空间14通过筛管管壁上的过滤孔连通,会有一部分油液进入储砂空间14,携带着储砂空间14内的沉积砂粒经由沉砂通道13上行至上部油管,从而完成储砂空间14的自清洁过程,避免储砂空间14内沉满砂后导致沉砂功能失效;上阀座6固定在产液通道15内,上阀座6上坐有控制油液单向向上流动的上阀球5,以防止电潜泵停机时单流阀上方的液体倒流进入电潜泵,导致电潜泵反转脱扣发生电潜泵落井事故;下阀座10固定在产液通道15内,下阀座10上坐有下阀球9,下阀座10位于上阀座6下方,并位于筛管7下方,以防止储砂空间14内的液体经筛管7进入产液通道15后倒流进入电潜泵,同时,通过设置上阀球5和筛管7,能保证下阀球9不被砂埋,通过设置下阀座10和下阀球9,即使上阀球5卡砂或砂埋,下阀球9仍能继续发挥控制油液单向向上流动的作用,使油液仍能经由产液通道15、储砂空间14和沉砂通道13进入上部油管被采出,防止因上阀球5砂埋导致电潜泵无法再次启动,对电潜泵安全启停起到双重保障作用。具体是,外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并连通的上接头1、外管3和下接头12,上端盖2密封套接在上接头1内侧,下端盖11密封套接在下接头12内侧,筛管7穿设在外管3内侧。进一步,上接头1的内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环形凸台,上端盖2的顶端抵靠第一环形凸台,以对上端盖2起到限位作用,下接头12的内壁上设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环形凸台,下端盖11的底端抵靠第二环形凸台,以对下端盖11起到定位作用。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沉砂式单流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式单流阀包括:外筒;上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筒内,所述上端盖上沿轴向贯穿有沉砂通道;下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筒内,且位于所述上端盖下方;筛管,穿设在所述外筒内,且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之间,所述筛管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与所述沉砂通道连通的储砂空间,所述下端盖内侧、所述筛管内侧和所述上端盖内侧形成由下至上贯通的产液通道;上阀座,固定在所述产液通道内,所述上阀座上坐有上阀球;下阀座,固定在所述产液通道内,所述下阀座上坐有下阀球,所述下阀座位于所述上阀座下方,并位于所述筛管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砂式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式单流阀包括:外筒;上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筒内,所述上端盖上沿轴向贯穿有沉砂通道;下端盖,密封套接在所述外筒内,且位于所述上端盖下方;筛管,穿设在所述外筒内,且连接在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之间,所述筛管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与所述沉砂通道连通的储砂空间,所述下端盖内侧、所述筛管内侧和所述上端盖内侧形成由下至上贯通的产液通道;上阀座,固定在所述产液通道内,所述上阀座上坐有上阀球;下阀座,固定在所述产液通道内,所述下阀座上坐有下阀球,所述下阀座位于所述上阀座下方,并位于所述筛管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筛管之间通过上中心管连接,所述上阀座固定在所述上中心管内,所述上中心管的内壁上具有位于所述上阀球上方并对所述上阀球限位的限位凸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上还沿轴向贯穿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上中心管的上端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沉砂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沉砂式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与所述筛管之间通过下中心管连接,所述下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猛曾文波黄立新张挺胡玲玲柴伟栋王晓倩王影罗进刚李鼎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