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用把手、以及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410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窗用把手和具有门窗用把手的门窗。门窗用把手包括台座、可转动的操作部、以及安置于台座中并随操作部转动的止挡部件,所述台座在止挡部件的外周侧设有板弹簧,所述板弹簧面向止挡部件的表面上设有突起部,所述止挡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和所述突起部相卡合的止挡凹部,所述止挡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止挡凹部之间的切去部,以大大减少板弹簧受到止挡部件上切去部所在部分外周面的压力后发生变形的变形量,减少板弹簧的蠕变,增加板弹簧的耐用性和使用强度、以及板弹簧上突起部与止挡凹部之间的卡合力,保证操作部能够准确地回归到正规角度、以及操作部的操作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用把手、以及门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窗用把手。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安装有上述门窗用把手的门窗。
技术介绍
目前,门窗上一般都配置有把手,便于执行打开或关闭门窗的操作,把手是门窗上最主要的功能性部件,也是门窗上使用最为频繁的部件,故把手被要求轻便、且经久耐用。为了使把手的操作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挡位感减弱、晃动的现象,将把手中随操作部同步转动的止挡部件和固定不动的台座都选用塑料材料,以减少止挡部件与台座接触部位的磨损量。现有技术1申请号为201220472141.X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塑钢门窗用标准执手,包括饰盖、塑簧、执手座(即台座)和执手手柄(即操作部),执手座中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两侧分别设置有带凸台的筋(即板弹簧);圆形通孔内穿过有挡位套(即止挡部件),挡位套边缘均匀设置有四个挡位凹槽,凸台卡于两挡位凹槽中;挡位套中间设置有八边形通孔,执手手柄前端有八边形柱体,八边形柱体穿过塑簧、饰盖铆合到八边形通孔中;八边形柱体尾部端面设置有方孔,方孔中铆入有连接传动机构的方销;其中,执手座的材质为增韧增强尼龙66,挡位套的材质为聚甲醛。因此,在执手手柄带动挡位套转动的过程中,挡位套与执手座之间的摩擦为塑料与塑料之间的摩擦,从而很大程度地减少挡位套与执手座间的相互摩擦,延长塑钢门窗用标准执手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执手座上的板弹簧为塑料弹簧,而塑料的回弹性能和记忆性能较差、远不如金属的回弹性能和记忆性能。因此,当将执手手柄处于正规角度以外的状态时,比如:执手手柄处于30°、45°、60°等角度,则执手座中板弹簧上的凸台并没有卡在挡位凹槽中,板弹簧受挡位套上位于相邻两个挡位凹槽之间的圆周面的挤压后变形,若板弹簧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导致由塑料制成的板弹簧蠕变,板弹簧不能回归复位至其初始状态,以致板弹簧上的凸台不能准确地卡入挡位凹槽中,最终导致执手手柄回归不到正规角度(0°或90°)、板弹簧卡合挡位套的操作力呈下降趋势、把手操作感下降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门窗用把手,减少板弹簧在受到压力后的变形量,以增加板弹簧的使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门窗用把手,包括台座、可转动的操作部、以及安置于台座中并随操作部转动的止挡部件,所述台座在止挡部件的外周侧设有板弹簧,所述板弹簧面向止挡部件的表面上设有突起部,所述止挡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和所述突起部相卡合的止挡凹部,所述止挡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止挡凹部之间的切去部。当操作部被转动后处于正规角度以外的状态时,则台座中板弹簧上的突起部未卡合在止挡部件的止挡凹部中,突起部而是与止挡部件上除止挡凹部外的其余外周面相接处,也即与止挡部件上切去部所在的部分外周面相接处,从而可大大减少板弹簧受到止挡部件上切去部所在部分外周面的压力后发生变形的变形量,进而减少板弹簧的蠕变,增加板弹簧的耐用性和使用强度、以及板弹簧上突起部与止挡凹部之间的卡合力,从而保证操作部能够准确地回归到正规角度、以及操作部的操作感。优选地,沿止挡部件的径向,所述切去部的最大深度H1为所述止挡凹部的最大深度H2的30%~60%,其在通过切去部减少板弹簧受压后变形量的同时,又不会影响转动操作部时的操作手感。优选地,所述切去部的最大深度H1位于切去部的中间位置处,切去部的深度从切去部的中间位置向切去部的两端逐渐减小、且减少至零,从而使得切去部的两端与止挡部件上未切除部分的外周面为平稳过渡,保证转动操作部时的操作手感,不至于有较大的、明显的操作手感的变化。进一步地,沿止挡部件的径向,所述切去部的最大深度H1为所述止挡凹部的最大深度H2的50%~55%。优选地,所述止挡部件在切去部处的外周面为一段向板弹簧突出的圆弧面,该圆弧面的直径D1大于止挡部件的外径D2,在转动操作部的过程中,止挡部件随操作部同步转动,故当止挡部件上与板弹簧的突起部相接触的部分由止挡部件上未切除的外周面过渡到切去部所在的外周面时,转动操作部的操作手感也能平稳过渡,而不会实现较大差异,进而提供一个转动操作部时平稳的操作手感。优选地,所述台座和止挡部件的材料均为塑料,故台座上突起部与止挡部件的摩擦为塑料与塑料之间的摩擦,大大减少突起部与止挡部件的磨损量,延长门窗用把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板弹簧为双层结构,具有位于内侧的内弹簧片、位于外侧的外弹簧片、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内弹簧片和外弹簧片的簧片连接部,所述突起部设在外弹簧片的外表面上,通过板弹簧的双层结构增加板弹簧的使用强度,以保证板弹簧和止挡凹部能够长时间的准确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板弹簧有两个、沿止挡部件的外周呈180°间隔分布,所述止挡凹部有四个、沿止挡部件的外周呈90°间隔分布,每相邻的两个止挡凹部之间都具有所述切去部,使得操作部在转动过程中有四个挡位,操作部可分别位于0°、90°、180°和270°四个挡位。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门窗,所述门窗上安装有如上所述的门窗用把手。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门窗用把手及门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切去部可大大减少操作部处于正规角度以外的状态时、板弹簧受到压力后发生变形的变形量,进而减少板弹簧的蠕变,增加板弹簧的耐用性和使用强度、以及板弹簧上突起部与止挡凹部之间的卡合力,从而保证操作部能够准确地回归到正规角度、以及操作部的操作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门窗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中台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前视图。图4和图5为本申请中止挡部件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前视图。图7为图4的后视图。图8a-图8c为本申请中切去部形成的过程图。图9为本申请中操作部处于正规角度以外的状态时、止挡部件和台座的配合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中止挡部件的一优选实施例。图11a-图11c为本申请中切去部的形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2a-图12c为本申请中切去部的形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3a-图13c为本申请中切去部的形成方法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弹簧20台座21板弹簧211内弹簧片212外弹簧片213簧片连接部22突起部23定位筋231定位面30操作部31正多边形连接柱部40止挡部件41止挡凹部42切去部43正多边形孔44圆柱体段441待切外圆周面442突起部接触面45定位部50基准直线60基准圆70基准圆弧80盖板90方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以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门窗用把手、以及门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窗用把手,包括台座(20)、可转动的操作部(30)、以及安置于台座(20)中并随操作部(30)转动的止挡部件(40),所述台座(20)在止挡部件(40)的外周侧设有板弹簧(21),所述板弹簧(21)面向止挡部件(40)的表面上设有突起部(22),所述止挡部件(4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和所述突起部(22)相卡合的止挡凹部(41),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4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止挡凹部(41)之间的切去部(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用把手,包括台座(20)、可转动的操作部(30)、以及安置于台座(20)中并随操作部(30)转动的止挡部件(40),所述台座(20)在止挡部件(40)的外周侧设有板弹簧(21),所述板弹簧(21)面向止挡部件(40)的表面上设有突起部(22),所述止挡部件(4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和所述突起部(22)相卡合的止挡凹部(41),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40)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位于相邻两个止挡凹部(41)之间的切去部(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沿止挡部件(40)的径向,所述切去部(42)的最大深度H1为所述止挡凹部(41)的最大深度H2的30%~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去部(42)的最大深度H1位于切去部(42)的中间位置处,切去部(42)的深度从切去部(42)的中间位置向切去部(42)的两端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门窗用把手,其特征在于:沿止挡部件(40)的径向,所述切去部(42)的最大深度H1为所述止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银陆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