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把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把结构,尤指一种用于结合在第一物体及第二物体上,进行展开、收合及锁定的操作使用的拉把结构。
技术介绍
许多物体上都设有把手,使用者通过握持把手施力的方式,使该物体更易于与其他物体进行组合与分离,例如现今的服务器机箱的机箱盖上会结合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把手,以便机箱盖与机箱组扣与分离。然而,各物体上的把手直接外露在物体上,且该把手欠缺安全锁定机制,因此把手容易被误用,例如:被不当开启机箱盖。另外,也有一些其他把手可通过按压的方式收合在物体上,当需要使用时再将把手拉出,反之不需要使用时将把手收合起来。但,现有技术可以收合与取出的把手设计,还是不具有锁扣的功能,仍然会被任意拉出来使用;再者,现今的把手需要使用者用力施力,才能使其结合的物体产生组扣或分离的动作,并没有利用该把手产生特别省力的效果。因此,如何使把手能够收合并安全扣合,而又能够快速地解扣以将把手取出来展开使用,而且把手在翻转时更能利用杠杆原理,省力地带动该物体进行组扣与分离,即为本技术所要积极公开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专利技术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载体,用以设置于第一物体;拉把,活动组合于所述载体;以及限位部,设于所述拉把,用以与第二物体组合或干涉或扣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29 TW 1052182741.一种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载体,用以设置于第一物体;拉把,活动组合于所述载体;以及限位部,设于所述拉把,用以与第二物体组合或干涉或扣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具有孔部,且所述第二物体具有对应部,而所述孔部用以使所述第二物体的对应部穿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部可为长条状、长宽不等的结构、圆形结构、长宽相等的结构、长形结构、凹部、凹槽、穿孔或长条状穿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部为柱状、块状、阶级状、凸部、凹部、孔部、槽部、平面、弧面、斜面部、扣体、勾扣体或外扣体。5.一种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载体,用以设置于第一物体,且所述载体具有孔部;拉把,活动组合于所述载体;以及限位部,设于所述拉把,用以与第二物体组合或干涉或扣接,所述第二物体具有穿设于所述孔部的对应部用以与限位部限位,或限位部用以穿过孔部与对应部限位。6.一种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载体,用以设置于第一物体,且所述载体具有孔部;拉把,活动组合于所述载体;以及限位部,设于所述拉把,用以与第二物体组合或干涉或扣接,所述第二物体具有对应部,所述对应部穿设于所述孔部进行移动,或所述限位部穿设孔部进行移动,用以界定第一物体与第二物体的开关位置,或使所述对应部与限位部进行限位。7.一种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载体与拉把,所述拉把活动组合于载体,所述载体用以设于第一物体。8.如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用以与第二物体组合或干涉或扣接的方式为扣接、穿接、锁接、杠杆活动、套接、止挡、栓接、线性移动、滚动、推动或滑动。9.如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部可为长条状、长宽不等的结构、圆形结构、长宽相等的结构、长形结构、凹部、凹槽、穿孔或长条状穿孔。10.如权利要求1、5、6或7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体具有第一组装部,或第二物体具有第二组装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部与第二组装部相互干涉或扣接或组合。12.如权利要求1、5、6或7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具有扣部,或载体具有对扣部。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部与对扣部相互扣接或干涉或组合。14.如权利要求1、5或6所述的拉把结构,其中所述限位部可为凹孔、凹槽、穿孔、凹部、凸部、柱体、杆体、弧面体、推拉体、勾体、平面体、凸体、轴体、轮状体、螺纹体、内扣体、外扣体、内螺纹体、块体、阶级部或扣体。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可具有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用以与第二物体分离或干涉或带动第一物体运动或回归,或带动第二物体运动或回归。16.如权利要求1、5、6或7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具有组合部或载体具有组接部。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部与组接部相互活动组接。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拉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部或组接部为柱体、扣体、勾体、凸体、凹体、槽体或穿孔。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鼎瑞,林志维,
申请(专利权)人: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