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功河专利>正文

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394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包括管槽、与管槽配合连接的接头管件;管槽与接头管件卡嵌式连接,管槽由凹槽和盖板组成,凹槽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卡接的钩状结构,盖板上设有与凹槽的钩状结构匹配的弹性钩状结构;盖板的边缘处设有弯折的挡板,挡板与凹槽槽口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接头管件套在管槽的外部,接头管件由槽状的主体和与主体配合的主体盖组成,主体盖连接到主体的槽口且封闭主体的槽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式简单,施工周期短,安装和检修时对室内不造成破坏,实用性好;能适应安装环境复杂的给水管道,灵活方便,兼容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
本技术涉及给水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
技术介绍
当今生活用水均通过给水管道进入千家万户,通过室内外管道的连通布设,可以很方便的在每个房间内轻松用水。现在使用的管道多为简单的金属管件或者PVC管件,这些管件一般布置在墙体内和铺设在地面以下;这种置管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质量不达标,出现漏水问题无法快速查找源头。出现这种情况的是前期直接在墙体、地面开槽,将给水管直接置于槽内,然后将槽填补修平。众所周知,现在的建筑物均采用空心砖墙结构,这种置管方式没有对给水管进行管体保护,也没有做预防给水管漏水的措施,在出现漏水情况后水一直沿空心墙体和楼体往下层渗漏,对建筑物造成极大的损害且检修需要破坏埋设给水管的墙体,工程浩大,效率低下。二是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出现这种情况的是前期在墙体和地面开槽,在置管之前进行防水预处理,对槽体进行二次施工完成防水材料的涂覆。这样达到了防水的效果,避免渗水对建筑既造成损坏;然而这种置管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工期长,十分不便。无论上述哪一种置管方式,均涉及到大量的基建工程,例如在墙体、地面开槽,按照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包括管槽(1)、与管槽(1)配合连接的接头管件(2);其特征在于,管槽(1)与接头管件(2)卡嵌式连接,管槽(1)由凹槽(101)和盖板(102)组成,凹槽(101)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卡接的钩状结构,盖板(102)上设有与凹槽(101)的钩状结构匹配的弹性钩状结构;盖板(102)的边缘处设有弯折的挡板,挡板与凹槽(101)槽口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包括管槽(1)、与管槽(1)配合连接的接头管件(2);其特征在于,管槽(1)与接头管件(2)卡嵌式连接,管槽(1)由凹槽(101)和盖板(102)组成,凹槽(101)的槽口处设有用于卡接的钩状结构,盖板(102)上设有与凹槽(101)的钩状结构匹配的弹性钩状结构;盖板(102)的边缘处设有弯折的挡板,挡板与凹槽(101)槽口的外表面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管件(2)套在管槽(1)的外部,接头管件(2)由槽状的主体(201)和与主体(201)配合的主体盖(202)组成,主体盖(202)连接到主体(201)的槽口且封闭主体(201)的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给水管墙地面防漏管槽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功河
申请(专利权)人:程功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