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治理对护岸结构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岸结构不仅结构安全,而且景观、生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近年来相关河道整治设计单位均研究出各种结构形式的护岸结构型式,有生态砌块挡墙结构、生态护坡结构以及密排仿木结构等。对于密排仿木结构又有多种型式,如:密排仿木砼桩护岸,桩长一般4~6m,桩后面迎土面贴一层土工布;砼挡土墙或密排砼方桩表面贴半圆形仿木装饰。密排仿木砼桩护岸结构型式中,仿木砼桩之间接触面仅为一点,由于打桩设备、打桩水平等原因很难保证两个桩之间紧密在一起,很难保证没有一点空隙,虽然桩后迎土面贴一层土工布防止土体渗出,但土工布腐烂后,桩后土体会随着水体流入河道,将危及护岸的安全。现有砼挡土墙挂贴半圆形仿木装饰护岸结构型式中,适用范围有局限性,要求河道沿岸地形比较开阔,具备开挖条件,同时首先先把钢筋砼L式挡土墙施工完毕,强度满足要求后再挂贴仿木装饰结构,施工相对复杂,投资比较大。密排砼方桩表面挂贴半圆形仿木装饰护岸结构型式,可以用于河道沿岸有建(构)筑物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的河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桩;垫层,所述垫层设在所述基桩上;导梁,所述导梁设在所述垫层上,所述导梁上具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多个仿木立柱,多个所述仿木立柱依次紧密排列,每个所述仿木立柱的下端均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其中,每个所述仿木立柱的截面上均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凹槽和凸榫,相邻两个所述仿木立柱中,一个所述仿木立柱的所述凸榫间隙地配合在另一个所述仿木立柱的所述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桩;垫层,所述垫层设在所述基桩上;导梁,所述导梁设在所述垫层上,所述导梁上具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多个仿木立柱,多个所述仿木立柱依次紧密排列,每个所述仿木立柱的下端均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其中,每个所述仿木立柱的截面上均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凹槽和凸榫,相邻两个所述仿木立柱中,一个所述仿木立柱的所述凸榫间隙地配合在另一个所述仿木立柱的所述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木立柱的直径为150mm~2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木立柱的高度为70mm~1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河道整治的仿木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念斌,祝青,陈志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定水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