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3225 阅读:6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垫层、过滤层及土基层,其中一个路面层内设有排水盲管,排水盲管连接至雨水井或者雨水收集装置。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和透水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组合应用,采用刚性的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承载层,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磨耗层和抗剪切层,透水沥青混凝土术和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组合设计,道路各结构层均未透水性材料铺装,在满足雨水由上而下穿透路面结构层迅速下渗的功能性的同时,提高了道路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满足中等以上荷载机动车道的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2013年底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要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中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要求。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全透型路面结构局限于广场、人行道、园林、非机动车道等轻荷载路面的大面积应用,主路面一般采用排水性透水沥青结构,雨水穿透表面层经下卧层汇流,然而雨水穿透整个路面结构层的全透型路面结构应用较少。海绵城市要求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主路面恰恰是硬质地面“海绵化”改造的重中之重,相当于传统道路来说,全透型道路结构其路面承载能力将大幅度降低,若整个透水性路面各结构层均采用柔性材料作为铺面,路面的承载能力较差且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耐久性亦较差,无法实现有荷载要求的机动车道的使用要求。因此,需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了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能够实现机动车道透水功能性的同时,满足其路用性能。本技术的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垫层、过滤层及土基层,其中一个路面层内设有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连接至雨水井或者雨水收集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采用PAC-10、PAC-13、OGFC-10或者OGFC-13,所选骨料为玄武岩或者辉绿岩,压碎值小于16%。进一步地,所述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厚度为35~45mm,空隙率18~25%,渗透系数大于800ml/15s。进一步地,所述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采用PAC-16或者PAC-20,石料采用玄武岩、辉绿岩或者石灰岩。进一步地,所述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的厚度为60~80mm,空隙率为18~25%,渗透系数大于800ml/15s。进一步地,所述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50~300mm,透水率大于1mm/s,所选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等于31.5mm。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垫层厚度为150mm以上,所选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等于31.5mm,压实度大于0.93。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层为无纺土工布。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土工布的规格为大于300g/m2,铺设于所述土基层上,接缝处压边重叠20cm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盲管布设于碎石垫层的上部,且沿路面边缘纵向布设,所述排水盲管由PVC过塑钢丝构成框架结构制成的软式透水管,规格为50~100mm。本技术由于使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和透水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组合应用,采用刚性的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作为道路承载层,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磨耗层和抗剪切层,透水沥青混凝土术和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组合设计,道路各结构层均未透水性材料铺装,在满足雨水由上而下穿透路面结构层迅速下渗的功能性的同时,提高了道路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满足中等以上荷载机动车道的路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对应说明书附图内的附图标记参考如下: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1、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2、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3、碎石垫层4、排水盲管5、过滤层6、土基层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1、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2、大孔隙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层3、碎石垫层4、过滤层6及土基层7,碎石垫层4内设有排水盲管5,排水盲管5连接至雨水井或者雨水收集装置。具体地说,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1采用PAC-10、PAC-13、OGFC-10或者OGFC-13,PAC为聚铝材料,OGFC为开级配抗滑磨耗层,所选骨料为玄武岩或者辉绿岩,压碎值小于16%。该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1的厚度为35~45mm,空隙率18~25%,渗透系数大于800ml/15s。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2的厚度为60~80mm,空隙率为18~25%,渗透系数大于800ml/15s,采用PAC-16与PAC-20,石料采用玄武岩、辉绿岩或者石灰岩。另外,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3的厚度为150~300mm,透水率大于1mm/s,所选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等于31.5mm。碎石垫层4厚度为150mm以上,所选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小于等于31.5mm,压实度大于0.93。排水盲管5为PVC过塑钢丝构成的框架结构制成的软式透水管,规格为50~100mm。排水盲管5布设于碎石垫层4上部,沿路面边缘纵向布设,并接入雨水井或雨水收集设备,用以收集雨水。而且,过滤层6采用无纺土工布,规格为大于300g/m2,满铺于土基层7上,接缝处压边重叠20cm以上,土路基压实度大于90%。本技术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技术和透水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组合应用,采用刚性的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作为道路承载层,透水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磨耗层和抗剪切层,透水沥青混凝土术和透水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组合设计,道路各结构层均未透水性材料铺装,在满足雨水由上而下穿透路面结构层迅速下渗的功能性的同时,提高了道路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满足中等以上荷载机动车道的路用性。以上对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技术的实质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垫层、过滤层及土基层,其中一个路面层内设有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连接至雨水井或者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大空隙透水水泥混凝土层、碎石垫层、过滤层及土基层,其中一个路面层内设有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连接至雨水井或者雨水收集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采用PAC-10、PAC-13、OGFC-10或者OGFC-13,所选骨料为玄武岩或者辉绿岩,压碎值小于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厚度为35~45mm,空隙率18~25%,渗透系数大于800ml/15s。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层采用PAC-16与PAC-20,石料采用玄武岩、辉绿岩或者石灰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殷明伟周亚军盛佳杰汪玉莲王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砼仁环保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