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414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圆筒容器的展开原型板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缺口外侧边缘线位于侧边及其延长线和叠加边界线及其延长线之间,所述缺口的缺口底侧边缘线位于内凹弧线及其延长线和内翻折叠线及其延长线之间,具有重心不会偏高、底座较大、放置较稳、节约纸张用料、容易放入汽车茶杯座并容易夹住的优点。

An outer rim cylinder vesse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uter edge of cylinder vessels, expansion prototype board cylindrical containers is provided with a gap, the gap between the outer edge line of the notch located on the side and its extension and superposition boundary line and its extension, the gap between the bottom side edge line of the gap is located in the concave arc and its extension and inverted folding the line and its extension l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gravity, not a larger base, placing more stable, saving paper materials, easily into the car seat and caught the tea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食品圆筒容器如“薯片”筒大多是用细纸带卷绕加工而成的硬纸筒,很耗原纸材料并且硬纸筒外表面还需要另花人工贴上表层有图案的面纸,又费原材料又费人工;而另一种圆锥状的食品圆筒容器,如“方便面杯”或“方便面筒”,是用一张印刷好的纸一次性卷成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粘接缝的圆筒容器,但该圆筒侧面收缩角度普遍较大,造成外形不美观并且由于圆筒容器侧面收缩角度大底面积较小在桌面上放置不稳,圆筒容器侧面收缩角度大还导致圆筒容器放置在汽车的茶杯座孔内不易夹住容易滑出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在现有圆筒容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具有重心不会偏高、底座较大、放置较稳、节约纸张用料、容易放入汽车茶杯座并容易夹住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包括圆筒状的本体和底片,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出物口,所述底片安装在本体的底部上形成本体内部的储物区,所述出物口与储物区相贯通,圆筒状的本体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叠加粘接缝,本体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收缩,所述底片包括横片和向下弯折的竖折片,所述本体包括外侧片和位于本体底部向上弯折的内翻片,所述外侧片与内翻片之间形成本体内钩,所述竖折片位于外侧片与内翻片之间并进入本体内钩中,使得底片安装在本体的底部上,圆筒状本体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弯曲的顶部加强筋,以本体的外侧圆锥面的几何规律自然延伸为分界面,外侧圆锥面以内的部分属于容器本体部分,外侧圆锥面以外的部分属于顶部加强筋部分,在任意一个通过外卷边圆筒容器中心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即为通过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而引出的一条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线段,该高度线上端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下端为圆筒容器底端面与该高度线的交点,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外侧,本体底部外侧点则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内侧,上下端外侧连线即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与本体底部外侧点的连线,该上下端外侧连线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相交,其相交点低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中点,本体的叠加粘接缝处的外叠加边压住内叠加边,内叠加边的底段局部设有缺口,其中,外叠加边包括外层外侧片和外层内翻片,内叠加边包括内层外侧片和内层内翻片,所述的本体的展开原型板为扇形的一段,展开原型板两侧的侧边也从上至下略向内斜,顶侧是外凸弧线,底侧是内凹弧线,内叠加边上设有的缺口位于展开原型板的内凹弧线与一条侧边的连接角处,所述缺口的缺口外侧边缘线位于侧边及其延长线和叠加边界线及其延长线之间,所述缺口的缺口底侧边缘线位于内凹弧线及其延长线和内翻折叠线及其延长线之间。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很好地克服了现有的明显大小头的圆锥状的食品容器如“方便面杯”或“方便面筒”的缺陷:重心偏高、底座偏小、放置不稳、也不美观,而且由于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明显大小头的圆锥状结构会使得该容器的展开原形板的顶上侧外凸弧形、底下侧内凹弧形的圆弧弯曲度较大,也会使得展开原型板的左右侧边的斜度较大,这还会导致现有技术的圆筒容器的展开原型板裁切时必然会造成较多边角料的材料浪费,显然这种材料浪费的问题在本技术专利中可以得到很合理有效的解决;同时,本技术专利也克服了现有市场上常见的用细纸带卷绕加工而成的硬直筒圆筒容器,如“薯片筒”和“葡萄酒硬圆筒外盒”的缺陷:生产效率极慢、极费原纸,外表的面纸还要人工贴上,既费材料又费人工,效率还低,人工贴还不平整不美观,圆筒上下一样大小没有锥度不易放入汽车茶杯座。正是由于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创造性地设置了这种特定的微锥直筒圆筒容器,外形很接近直筒而又带有上大下小的小锥度,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吸引使用者的优点,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替代创新,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微创新,在市场上必然会普遍受欢迎。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安排可以有效地使容器重心尽量降低,尽量接近容器的中间水平面,同时也使容器底平面圆尽量大,尽量接近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位置。在达到产品好看好用的同时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两类容器的不足。这种微锥直筒圆筒容器在产生一系列优点的同时,但由于其外径的收缩幅度特别小,如图1、图2、图3所示圆筒状的本体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叠加粘接缝,导致在容器的叠加粘接缝的底部局部容易增厚外凸且局部变硬,原因是该处具有重叠的两层竖外片、一层底片的竖折片、两层竖内片,明显比纵向上其他位置的双层结构、比圆周方向其他位置的三层结构更厚也更容易外凸也更硬,这在制筒设备高速生产运转时,当微锥直筒圆筒容器在完成卷筒成形进入定位模腔内进行筒口的加强筋卷边后,圆筒需要快速地从定位模腔脱模,这时由于圆筒外径收缩幅度小本身摩擦阻力大,再由于叠加粘接缝的底部局部更厚更容易外凸也更硬,再加上高速运转脱模速度快的原因,圆筒容易在脱模时被卡住造成停机并产生次品,这个问题由于内叠加边上设有的缺口位于展开原型板的内凹弧线与一条侧边的连接角处,所述缺口的缺口外侧边缘线位于侧边及其延长线和叠加边界线及其延长线之间,所述缺口的缺口底侧边缘线位于内凹弧线及其延长线和内翻折叠线及其延长线之间,使得容器底部叠加粘接缝处的缺口所在位置形成由外至内的外层外侧片、内层外侧片、竖折片、外层内翻片的四层结构,虽然缺口边缘的有些位置还是五层结构,但五层结构的范围大大减少,由于五层结构的面积明显变小,可以使该五层结构部位相对容易被滚花高速轮挤扁,也会大幅度减轻对滚花高速轮的瞬间冲击破坏,从而理想地解决了圆筒容器底部局部增厚外凸问题,也自然就有效解决了圆筒容器在脱模时被卡住造成停机的问题,同时也达到了减轻滚花高速轮受冲击程度、延长该滚花高速轮使用寿命的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还体现在:本专利在提出微锥直筒圆筒容器明显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小头圆锥状食品容器以及硬直筒圆筒容器,又完全可以并恰到好处地替代了它们,并且涉及的技术方案也并不十分繁杂,体现了微创新的巧妙和价值,此外针对微锥直筒圆筒容器所关联产生的新的技术问题即圆筒容器因为以前所没有的小角度锥体形状导致脱模时卡住及停机的技术问题也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被一并解决了,解决的同时还合理有效地延长了加工设备中滚花高速轮的使用寿命。由于本体的展开原型板为扇形的一段,展开原型板两侧的侧边也从上至下略向内斜,顶侧是外凸弧线,底侧是内凹弧线,所述的本体内叠加边的底段局部设有的缺口位于内凹弧线与一条侧边的连接角处,由于平时在用自动化设备生产圆筒容器时,用来放在设备入口的展开原型板通常是空白面朝上不容易识别朝向并且由于本专利提供特定的微锥直筒圆筒容器的展开原型板会基本上接近长方形或正方形,明显不同于图3中所示的形状,其中的外凸弧线和内凹弧线也不大明显,这时设置缺口并限定缺口位于内凹弧线这一头有助于避免原型板摆放错误,避免生产次品及造成浪费。进一步的,当展开原型板以内侧空白面为正面,以外侧图案面为背面且外凸弧线朝上放置时,所述的本体内叠加边的底段局部设有的缺口设置在展开原型板的左下角,也同理可以帮助避免原型板摆放错误,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包括圆筒状的本体(1)和底片(2),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出物口(3),所述底片(2)安装在本体(1)的底部上形成本体(1)内部的储物区(4),所述出物口(3)与储物区(4)相贯通,圆筒状的本体(1)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叠加粘接缝(10),本体(1)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收缩,所述底片(2)包括横片(5)和向下弯折的竖折片(6),所述本体(1)包括外侧片(7)和位于本体底部向上弯折的内翻片(8),所述外侧片(7)与内翻片(8)之间形成本体内钩(9),所述竖折片(6)位于外侧片(7)与内翻片(8)之间并进入本体内钩(9)中,使得底片(2)安装在本体(1)的底部上,其特征在于:圆筒状本体(1)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弯曲的顶部加强筋(30),以本体(1)的外侧圆锥面(31)的几何规律自然延伸为分界面,外侧圆锥面(31)以内的部分属于容器本体部分,外侧圆锥面(31)以外的部分属于顶部加强筋(30)部分,在任意一个通过外卷边圆筒容器中心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即为通过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33)而引出的一条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线段,该高度线上端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33)、下端为圆筒容器底端面与该高度线的交点,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32)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的外侧,本体底部外侧点(35)则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的内侧,上下端外侧连线(36)即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32)与本体底部外侧点(35)的连线,该上下端外侧连线(36)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相交,其相交点(38)低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的中点(39),本体(1)的叠加粘接缝(10)处的外叠加边(10A)压住内叠加边(10B),内叠加边(10B)的底段局部设有缺口(11),其中,外叠加边(10A)包括外层外侧片(7)和外层内翻片(8),内叠加边(10B)包括内层外侧片(7)和内层内翻片(8),所述的本体(1)的展开原型板为扇形的一段,展开原型板两侧的侧边(14)也从上至下略向内斜,顶侧是外凸弧线(12),底侧是内凹弧线(13),内叠加边(10B)上设有的缺口(11)位于展开原型板的内凹弧线(13)与一条侧边(14)的连接角处,所述缺口(11)的缺口外侧边缘线(15)位于侧边(14)及其延长线和叠加边界线(17)及其延长线之间,所述缺口(11)的缺口底侧边缘线(16)位于内凹弧线(13)及其延长线和内翻折叠线(18)及其延长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卷边圆筒容器,包括圆筒状的本体(1)和底片(2),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出物口(3),所述底片(2)安装在本体(1)的底部上形成本体(1)内部的储物区(4),所述出物口(3)与储物区(4)相贯通,圆筒状的本体(1)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叠加粘接缝(10),本体(1)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收缩,所述底片(2)包括横片(5)和向下弯折的竖折片(6),所述本体(1)包括外侧片(7)和位于本体底部向上弯折的内翻片(8),所述外侧片(7)与内翻片(8)之间形成本体内钩(9),所述竖折片(6)位于外侧片(7)与内翻片(8)之间并进入本体内钩(9)中,使得底片(2)安装在本体(1)的底部上,其特征在于:圆筒状本体(1)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弯曲的顶部加强筋(30),以本体(1)的外侧圆锥面(31)的几何规律自然延伸为分界面,外侧圆锥面(31)以内的部分属于容器本体部分,外侧圆锥面(31)以外的部分属于顶部加强筋(30)部分,在任意一个通过外卷边圆筒容器中心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即为通过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33)而引出的一条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线段,该高度线上端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33)、下端为圆筒容器底端面与该高度线的交点,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32)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的外侧,本体底部外侧点(35)则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的内侧,上下端外侧连线(36)即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32)与本体底部外侧点(35)的连线,该上下端外侧连线(36)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34)相交,其相交点(38)低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苍南县棋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