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和防腐蚀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3398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4:18
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具备嵌套式的双筒体(2),双筒体收纳在包围自来水管(K)的外周面安装的外箱(1)中,从上方配置在由自来水管(K)的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10)之间。双筒体(2)具有与一对管切割面(10)对置的防腐蚀体(3)、和从上方插入防腐蚀体(3)的芯体(4),在防腐蚀体(3)中插入芯体(4),从而使防腐蚀体(3)的直径扩大,使防腐蚀体(3)推压在一对管切割面(10)上。在防腐蚀体(3)上形成有与自来水管(K)连通的贯穿孔(31)、和位于贯穿孔(31)的上方并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35)。凸缘部(35)具有与自来水管(K)的外周面抵接的抵接面,该抵接面沿自来水管(K)的外周面弯曲。

Anticorrosion device and anticorrosion method for cutting surface

The anticorrosion device of the pipe cutting surface has a nested double cylinder (2). The doubl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box (1) installed on the peripheral surface surrounded by the water pipe (K), and is arranged above the pair of pipe cutting faces (10) formed from the complete cutting of the tap water pipe (K). Double cylinder (2) with a pair of pipe cutting surface (10) opposite anticorrosive body (3), and insert the anticorrosive body from above (3) the core body (4), (3) in the anti-corrosion body inserted in the core body (4), so that the anticorrosive body (3) diameter enlargement, make anticorrosive body (3) is pushed in a tube on the cutting surface (10). An anticorrosion body (3) is formed with a perforation hole (31)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pipe (K), and a flange part (35) which is located above the perforation hole (31) and outdoors to the peripheral side. The flange part (35) has a offset face to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water pipe (K), which is bent alo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ap water pipe (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和防腐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防止一对管切割面腐蚀的防腐蚀装置和防腐蚀方法,所述一对管切割面是由流体管的全切割而形成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在不断水的状态下对已经设置的自来水管(流体管的一个例子)进行切削,在该切削部位进行流道的变更或阀装置的设置等的工程。该切削的方式有在自来水管的外周面设置开口的穿孔、和沿管轴方向割断自来水管的切割、即全切割,关于后者,例如在专利文献1~5中均进行了公开。在这种工程中,优选将部件贴在因切削而露出的端面上而防腐蚀,在全切割的情况下,优选对由此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分别实施防腐蚀处理。这是因为,若管切割面露出,则会生锈且锈混入到管内,或者水进入到用于覆盖自来水管内表面的内衬层的界面这样的不良情况。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将环状的密封件贴在由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上,从而进行防腐蚀。然而,由于该方法需要相当复杂的装置和工序,因此从经济或施工等观点看,可以说有很多不适合实用的情况。在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具备嵌套式的双筒体的防腐蚀装置。根据该装置,将芯体插入到由C字状的筒体构成的防腐蚀体中,从而使直径扩大后的防腐蚀体推压在一对管切割面上。但是,当在一对管切割面之间配置了双筒体时,有倾斜地设置防腐蚀体的情况;或者有因芯体的插入而随之产生的负荷、引起了防腐蚀体相对于管切割面的位置偏移的情况;或者有插入了芯体后的防腐蚀体的直径扩大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在恰当地实施防腐蚀处理的方面,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254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1254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6068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4895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94344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1856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和防腐蚀方法,其对于由全切割所形成的管切割面,能够实施恰当的防腐蚀处理。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本专利技术而达到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具备嵌套式的双筒体,所述双筒体收纳在外箱中,所述外箱包围流体管的外周面而安装,所述双筒体从上方配置在由所述流体管的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之间,所述双筒体具有:与所述一对管切割面对置的防腐蚀体;以及从上方插入到所述防腐蚀体中的芯体,通过在所述防腐蚀体中插入所述芯体,从而使所述防腐蚀体的直径扩大,并使所述防腐蚀体推压在所述一对管切割面上,在所述防腐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流体管连通的贯穿孔、以及位于所述贯穿孔的上方并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沿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弯曲。在该防腐蚀装置中,当将双筒体从上方配置在由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之间时,防腐蚀体的凸缘部的抵接面与流体管的外周面抵接。而且,抵接面沿该流体管的外周面弯曲,从而能够防止倾斜地设置防腐蚀体。另外,由于在管切割面的上方放置的凸缘部很稳定,因此,能够防止随着芯体的插入而产生的防腐蚀体的位置偏移。其结果是,能够对管切割面实施恰当的防腐蚀处理。优选为,所述防腐蚀体由沿周向不具有分割部的环状的圆筒体构成。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通过芯体的插入而易于使防腐蚀体的直径均匀扩大,因此,适合将防腐蚀体准确地推压在管切割面上。另外,由于防腐蚀体难以从芯体脱离,因此在回收双筒体时等的处理很容易。优选为,在所述防腐蚀体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贯穿孔的上方并向内周侧突出的上卡合部,在所述芯体的下部外周,形成有向内周侧凹陷的下卡合部,通过使所述防腐蚀体的上卡合部与所述芯体的下卡合部进行卡合,在将所述芯体的下部插入到所述防腐蚀体的状态下能够临时保持所述双筒体,所述防腐蚀体的上卡合部沿周向延伸,并且在所述周向的多个部位形成有缺口。根据这种能够临时保持的结构,使双筒体的处理变得简单,因此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施工性。而且,通过在防腐蚀体的上卡合部形成缺口,使得在防腐蚀体中插入芯体时的阻力变小,并能够顺利地进行芯体的插入。其结果是,能够顺利地使防腐蚀体的直径扩大,并能够将防腐蚀体准确地推压在管切割面上。在上述结构中,优选为,在与所述流体管对置的位置上的所述缺口的长度、小于其他位置上的所述缺口的长度,或者,仅在不与所述流体管对置的位置上形成有所述缺口。根据这种结构,在形成了凸缘部的抵接面的位置中,防腐蚀体的厚度下降受到抑制。因此,能够使得在管切割面的上方放置的凸缘部的稳定性提高,并能够实施更恰当的防腐蚀处理。优选为,在所述防腐蚀体的侧方所形成的贯穿孔的数量、多于在所述芯体的侧方所形成的贯穿孔的数量。在该情况下的防腐蚀体上,形成与在芯体所形成的贯穿孔不连通的多余的贯穿孔。这种多余的贯穿孔虽然没有用于流体的流通,但通过形成多余的贯穿孔而易于使防腐蚀体的直径扩大,适合将防腐蚀体准确地推压在管切割面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管切割面的防腐蚀方法如下:使用上述的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将所述双筒体从上方配置在由所述流体管的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之间,使所述凸缘部的抵接面从上方抵接在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上,在与所述一对管切割面对置的所述防腐蚀体中插入所述芯体,使通过插入所述芯体而直径扩大的所述防腐蚀体推压在所述一对管切割面上。根据该方法,如上所述,能够防止倾斜地设置防腐蚀体,同时还能够防止随着芯体的插入而产生的防腐蚀体的位置偏移,因此能够对管切割面实施恰当的防腐蚀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安装防腐蚀装置的样子的主视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安装防腐蚀装置的样子的侧视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的A-A截面的概略图。图4中(a)是防腐蚀体的俯视图,(b)是B-O-B的半剖视图,(c)是C-C剖视图,以及(d)是侧视图。图5中(a)是芯体的俯视图,(b)是后视图,(c)是E-E剖视图,以及(d)是F-F剖视图。图6是表示在一对管切割面之间配置了双筒体的状态的主视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在一对管切割面之间配置了双筒体的状态的侧视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图6的G-G截面的概略图。图9是表示在将防腐蚀体推压在一对管切割面的状态的主视纵剖视图。图10是表示在将防腐蚀体推压在一对管切割面的状态的侧视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图9的H-H截面的概略图。图12是表示作业结束状态的侧视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如下工程的例子:对球墨铸铁制造的已设的自来水管(流体管的一个例子),在进行全切割而产生的切削部位改变流道,并且在不断水的状态下实施防腐蚀处理。图1所示的自来水管K已经被实施了全切割,沿管轴方向割断该自来水管K。全切割是使用与操作用闸门阀5(以下称为操作阀5)的上方连接的穿孔机进行施工,在撤掉了该穿孔机后,将密封壳体6与操作阀5连接。箭头W表示自来水管K内的水流的方向。图2是从图1的右侧观察的纵剖视图,并表示使双筒体2下降之前的状态。即,在图2中,若打开了操作阀5后使双筒体2下降,则成为图1的状态。该防腐蚀装置具备收纳在外箱1中的嵌套式的双筒体2,该外箱1安装成包围自来水管K的外周面。外箱1具有能够外嵌到已设的自来水管K的分割结构,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和防腐蚀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具备嵌套式的双筒体,所述双筒体收纳在外箱中,所述外箱包围流体管的外周面而安装,所述双筒体从上方配置在由所述流体管的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之间,所述双筒体具有:与所述一对管切割面对置的防腐蚀体;以及从上方插入到所述防腐蚀体中的芯体,通过在所述防腐蚀体中插入所述芯体,从而使所述防腐蚀体的直径扩大,并使所述防腐蚀体推压在所述一对管切割面上,在所述防腐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流体管连通的贯穿孔、以及位于所述贯穿孔的上方并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沿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09 JP 2015-0800091.一种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具备嵌套式的双筒体,所述双筒体收纳在外箱中,所述外箱包围流体管的外周面而安装,所述双筒体从上方配置在由所述流体管的全切割所形成的一对管切割面之间,所述双筒体具有:与所述一对管切割面对置的防腐蚀体;以及从上方插入到所述防腐蚀体中的芯体,通过在所述防腐蚀体中插入所述芯体,从而使所述防腐蚀体的直径扩大,并使所述防腐蚀体推压在所述一对管切割面上,在所述防腐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流体管连通的贯穿孔、以及位于所述贯穿孔的上方并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与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沿所述流体管的外周面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体由沿周向不具有分割部的环状的圆筒体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切割面的防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腐蚀体上,形成有位于所述贯穿孔的上方并向内周侧突出的上卡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垣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水道技术开发机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