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3219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熔接方法,使树脂制的第一部件(110)与树脂制的第二部件(120)抵接,并利用熔接用冲头(210)对抵接部的侧面部进行加热及加压,而对第一部件(110)和第二部件(120)进行熔接。在侧面部中,预先在第一部件(110)设置突出部(112),而在第一部件(110)与第二部件(120)之间形成台阶(132),预先在熔接用冲头(210)的末端部形成供熔融部填充的冲头凹部(211),通过熔接用冲头(210)的加压,而在冲头凹部(211)内将第一部件(110)的突出部(112)向第二部件(120)侧压扁,一边使冲头凹部(211)的外周侧端部(212)陷入第一部件(110)以及第二部件(120),一边使第一部件(110)的熔融部和第二部件(120)的熔融部填充于冲头凹部(211)内。

Wel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usion method, so that the first part (110) of the res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mponent (120) of the resin, and the side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art is heated and pressurized by welding punch (210), and the first part (110) and the second part (120) are fused. In the side of the face in advance in the first part (110) arranged protrusions (112), and in the first part (110) and second parts (120) formed between the step (132), connected by a punch in the pre melting (210) end of the form for melt filled the punch recess (211). The punch through fusion (210) pressure, and the punch recess (211) in the first part (110) protruding part (112) to second parts (120) side flat, side punch recess (211) of the outer peripheral end (212) in the first part (110) and the second part (120), while the first part (110) of the fusion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120) of the melting part is filled in the recess (211) in pu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熔接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基于通过参照并入本申请的2015年6月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113417号以及2016年3月3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70305号。
本公开例如涉及用于对液面检测装置所使用的树脂制的主体和罩进行熔接的熔接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对积存在容器内的液体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的液面检测装置。专利文献1的液面检测装置具备平板状的主体和有底筒状的罩,在由主体和罩形成的收纳室内收纳有浮子、磁铁、以及舌簧开关等。其中,浮子以及磁铁根据液面的变化上下移动,利用舌簧开关检测液面是否变为规定的液面高度。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在主体形成卡定孔、并且在罩形成朝向卡定孔延伸的卡定爪,通过使卡定爪卡止于卡定孔,将罩保持于主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35158号公报根据本公开的专利技术人的研究,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由于主体与罩被卡定孔与卡定爪保持,因此若在搭载有液面检测装置的搭载对象例如像车辆那样振荡行为大的情况下,则有时不能够获得充分的强度。为此,想到通过对主体与罩进行熔接而接合,从而强化保持强度的方案。在此,将现有的一般的熔接方法作为比较例示于图16A以及图16B。在该比较例中,如图16A所示,对主体110与罩120的抵接面的侧面部通过末端形成为平坦状的熔接冲头210A进行加热并加压。因此,在该情况下,如图16B所示,存在如下担忧:主体110与罩120的熔融树脂以相对于抵接面相互分离的方式向逃逸方向流动,导致熔接面积变小而得不到充分的熔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确保熔接面积,来充分获得熔接强度的熔接方法。在本公开的熔接方法中,使树脂制的第一部件与树脂制的第二部件抵接,并利用熔接用冲头对抵接部的侧面部进行加热及加压,而对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进行熔接。本开示的熔接方法为,(i)在侧面部中,预先在第一部件设置突出部,而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形成台阶,(ii)预先在熔接用冲头的前端部形成供熔融部填充的冲头凹部,(iii)通过熔接用冲头的加压,而在冲头凹部内将第一部件的突出部向第二部件侧压扁,(iv)一边使冲头凹部的外周侧端部陷入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一边使第一部件的熔融部和第二部件的熔融部填充于冲头凹部内。根据本公开,通过熔接用冲头的加压,而在冲头凹部内将第一部件的突出部向第二部件侧压扁,从而能够在最初的步骤,使第一部件熔接于第二部件,来增加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熔接面积。进一步加压下去,一边使冲头凹部的外周侧端部陷入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中,一边使第一部件的熔融部和第二部件的熔融部填充于冲头凹部内。由此,犹如注射成形那样,能够使熔融的树脂流入冲头凹部内,对作为熔接对象的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整体适当地进行熔接,从而能够获得充分的熔接强度。附图说明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附图并通过下述的详细记述会变得更加明确。图1是示出安装于油底壳内的液面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液面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在从图2的III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向视图。图4是在从图3的IV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向视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熔接的前步骤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主体的突出部被压扁的步骤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熔接完成的步骤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熔接的前步骤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主体的突出部被压扁的步骤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熔接完成的步骤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主体和罩的立体图。图12是示出图11中的凹部以及凸部的立体图。图13是示出图11中的熔接突起部的位置错开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4A是示出错位的熔接突起部与熔接冲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4B是示出错位的熔接突起部与熔接冲头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凹部和凸部的立体图。图16A是示出比较例的剖视图。图16B是示出比较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存在与先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事项对应的部分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结构的其他部分可以适用先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部分彼此的组合,除了已明确具体说明能够组合的之外,只要不存在特别的组合障碍,即便没有明确说明,也能够进行部分性地组合。(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图7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熔接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熔接装置200是对熔接的对象即液面检测装置100中的主体110与罩120进行熔接的装置。首先,对液面检测装置100简单地进行说明。液面检测装置100是对存积在规定的容器内的液体的液面高度进行检测的装置,例如对设置于车辆发动机的下部的油底壳10内的发动机油的液面进行检测。如图1所示,在油底壳10的内部设置有沿水平方向伸出的托架11,液面检测装置100利用螺栓12固定于托架11。液面检测装置100在油底壳10内的发动机油变为规定液面高度以下时生成检测信号,并向例如控制车辆的组合仪表的动作的控制部输出。如图2~图4所示,液面检测装置100具备主体110、罩120、浮子140、磁铁150、以及舌簧开关160等。在本实施方式的液面检测装置100中,在主体110的下侧配置罩120来使用。主体110例如是形成菱形的树脂制的板部件,其形成针对托架11的固定部,并且封堵后述的罩120的开口部。在树脂材料内含有用于使材料强度、耐热性等特性提高的例如玻璃纤维。主体110的板面以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主体110的中心部是组装罩120的部位。在该中心部形成有互为反向地以三角形状延伸的两个臂部,主体110的整体形状如上述那样形成为菱形。在两个臂部分别形成有供螺栓12插通的安装孔111。主体110与本公开的第一部件对应。罩120是形成有底筒状的树脂制的部件,其配置在主体110的下侧。罩120的开口侧的端部以与主体110的中心部抵接的方式通过后述的熔接而接合。在树脂材料内与上述主体110同样地也含有用于使材料强度、耐热性等特性提高的例如玻璃纤维。罩120的底的部分形成底部121,并且筒状的周面形成侧壁部122。罩120的内部成为收纳室131,后述的浮子140、磁铁150、以及舌簧开关160等被收纳在该收纳室131内。并且,在侧壁部122形成有使收纳室13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孔122a。罩120与本公开的第二部件对应。在此,如图3所示,与主体110的臂部所延伸的方向错开90度的部位(图3中的上部以及下部)以比罩120的外形稍大的方式形成,该部位成为突出部112。由此,如图4所示,主体110的侧面部相对于罩120的侧壁部122突出,在主体110与罩120之间形成有台阶132。换言之,在主体110(第一部件)的侧面部设置突出部112,在主体110的侧面部与罩120(第二部件)的侧面部之间形成台阶132。在形成有这样的台阶132的区域形成有多个熔接部133。在本实施方式中,熔接部133的数量为四个。浮子140呈扁平的圆筒状,由比重比发动机油小的树脂材料形成。浮子140被收纳在收纳室131内,能够根据从连通孔122a流入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熔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接方法,使树脂制的第一部件(110)与树脂制的第二部件(120)抵接,并利用熔接用冲头(210)对抵接部的侧面部进行加热及加压,而对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120)进行熔接,其中,在所述侧面部中,预先在所述第一部件(110)设置突出部(112),而在所述第一部件(110)与所述第二部件(120)之间形成台阶(132),预先在所述熔接用冲头(210)的末端部形成供熔融部填充的冲头凹部(211),通过所述熔接用冲头(210)的加压,而在所述冲头凹部(211)内将所述第一部件(110)的所述突出部(112)向所述第二部件(120)侧压扁,一边使所述冲头凹部(211)的外周侧端部(212)陷入所述第一部件(110)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20)中,一边使所述第一部件(110)的熔融部和所述第二部件(120)的熔融部填充于所述冲头凹部(2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03 JP 2015-113417;2016.03.31 JP 2016-070301.一种熔接方法,使树脂制的第一部件(110)与树脂制的第二部件(120)抵接,并利用熔接用冲头(210)对抵接部的侧面部进行加热及加压,而对所述第一部件(110)和所述第二部件(120)进行熔接,其中,在所述侧面部中,预先在所述第一部件(110)设置突出部(112),而在所述第一部件(110)与所述第二部件(120)之间形成台阶(132),预先在所述熔接用冲头(210)的末端部形成供熔融部填充的冲头凹部(211),通过所述熔接用冲头(210)的加压,而在所述冲头凹部(211)内将所述第一部件(110)的所述突出部(112)向所述第二部件(120)侧压扁,一边使所述冲头凹部(211)的外周侧端部(212)陷入所述第一部件(110)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20)中,一边使所述第一部件(110)的熔融部和所述第二部件(120)的熔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田笃河本保典铃木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