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多孔体及铜多孔复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3199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3 02:08
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骨架部(13)的铜多孔体(10),其特征在于,在骨架部(13)的表面形成有具有凹凸的多孔层(12),比表面积为0.01m

Copper porous body and copper porous composite component

A copper porous body (10)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net structure skeleton part (13)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concave porous porous layer (12) on the surface of the skeleton portion (13), with a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0.01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铜多孔体及铜多孔复合部件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铜多孔体以及该铜多孔体与部件主体接合而成的铜多孔复合部件。本申请主张基于2015年6月12日于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5-119522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上述铜多孔体及铜多孔复合部件例如用作各种电池中的电极及集流体、热交换器用部件、消音部件、过滤器、冲击吸收部件等。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有一种在铜管表面形成有铜多孔层的热交换部件。并且,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一种将三维网状结构的金属多孔体表面改性为多孔金属膜的技术。在此,专利文献1中,将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粉末作为原料,通过粘合剂将该原料粉末临时接合于铜管的表面,通过进行氧化处理及还原处理,形成铜多孔层。并且,专利文献2中,对三维网状结构的金属多孔体进行氧化处理来形成氧化膜,进而进行还原处理,从而形成将金属多孔体的表面改性为多孔金属膜的金属多孔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17680号公报(A)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166615号公报(B)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将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粉末用作原料来成型铜多孔体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不能使多孔烧结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铜多孔体及铜多孔复合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多孔体,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骨架部,该铜多孔体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骨架部的表面形成有具有凹凸的多孔层,比表面积为0.01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2 JP 2015-1195221.一种铜多孔体,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骨架部,该铜多孔体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骨架部的表面形成有具有凹凸的多孔层,比表面积为0.01m2/g以上,气孔率在5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多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部为多个铜纤维的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喜多晃一加藤纯幸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