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及汽车。
技术介绍
节能型汽车对减轻能源与环境压力意义非常重大。可变升程的液压挺柱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动机在部分负荷下的泵气损失,以便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发动机运行时,为保证气门关闭严密,在气门杆端与气门驱动件(摇臂、挺杆或凸轮)之间留有气门间隙。若气门间隙调整不当,会使发动机运行不正常,在发动机上安装可自行调整气门间隙的液压挺柱,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液压挺柱的一端与凸轮接触,另一端与气门接触,液压挺柱的作用是将凸轮提供的推力传给气门,使得气门开启或关闭,以便进气或停止进气。进入气缸的空气量由气门升程控制。液压挺柱的升程越大,进气量越大,泵气损耗及摩擦损耗也会相应增大,油耗越大;反之,升程越小,油耗越小。因此,使用可变升程的液压挺柱能够提升发动机的性能和竞争力。现有发动机采用的连续可变升程的液压挺柱存在装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昂,售后维修困难等问题,不易于发动机向小型化、轻量化、节能化发展。因此,需要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及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形成调节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孔;平衡阀,所述平衡阀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所述平衡阀将所述调节腔分隔为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上调节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下调节腔;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固定在所述平衡阀上,且贯穿所述开孔并进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柱塞体,所述柱塞体由单向阀总成推动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移动,所述柱塞体上设置有第一腔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形成调节腔;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开孔;平衡阀,所述平衡阀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壳体移动;所述平衡阀将所述调节腔分隔为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上调节腔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下调节腔;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固定在所述平衡阀上,且贯穿所述开孔并进到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柱塞体,所述柱塞体由单向阀总成推动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移动,所述柱塞体上设置有第一腔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液孔和出液孔;泄液槽,所述泄液槽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控制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柱塞体使得所述泄液槽切断或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一上壳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一下壳体的顶端固定,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壳体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一下壳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用于提供液压流体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下调节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用于提供所述液压流体的第二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的液压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楚,杜伟,张锐,李明杰,施金彪,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