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46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包括圆形壳体、圆形窗体、密封环、底板、伺服电机、齿轮、链条、滑槽、导轮、固定轮、触摸屏、手柄、弧形门、端板;所述圆形壳体内配置双向滑移的圆形窗体,所述圆形壳体和圆形窗体之间设有多道密封环,所述圆形窗体顶部设有弧形门、下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设有伺服电机、滑槽和链条,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上的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链条两端通过导轮与固定轮固接;本新型采用圆筒形结构,并设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自驱动传递窗体双向移动,确保传递窗始终处于隔离状态,有效避免了疏忽或者忘记关闭相应的门窗,而造成洁净室和外界空气流通,从而确保洁净室不会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
本技术涉及传递窗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
技术介绍
传递窗是一种应用于医院、洁净室等场所便于小型货物传递的一种通道结构,其在传递货物时能隔绝两个空间的空气互通,如隔绝洁净室和洁净室的外界,避免外界的空气污染洁净室。常见的传递窗为一种矩形的箱体,其箱体的两端相连通并安装在洁净室的墙壁上,连通洁净室和外界,而箱体的两端出口分别安装有门窗,门窗密封箱体以实现隔离。现有技术中,传递窗的门窗一般手动开关的,工作人员往往疏忽或者忘记关闭相应的门窗,容易造成洁净室和外界的空气流通,从而污染洁净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圆筒形的壳体和传递窗结构,并在窗体内设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自驱动传递窗体的双向移动,其能起到确保传递窗始终均处于隔离状态,方便货物的传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包括圆形壳体、圆形窗体、密封环、底板、伺服电机、齿轮、链条、滑槽、导轮、固定轮、触摸屏、手柄、弧形门、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窗采用圆形壳体内部配置双向滑动式移动的圆形窗体,所述圆形壳体和圆形窗体之间设置有多道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装配于圆形壳体上的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壳体固定装配在两个空间的墙体内,所述圆形窗体顶部设置有弧形门、下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窗体的底部沿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两端延伸出去,并通过导轮与圆形壳体底部的固定轮固接。所述圆形窗体的两端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置有触摸屏和手柄。所述触摸屏与伺服电机电气信号连接,所述触摸屏上设置有触控按钮和传递提示信号,两个所述触摸屏可以分别控制伺服电机的起停与旋转方向。所述密封环至少设置二条。所述触摸屏之间电气信号连接,并相互协调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转。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为了方便将货物从洁净室外界传递到洁净室内,其使用时,从一侧通过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驱动链条,打开圆形窗体,从弧形门放入物品,然后通过触摸屏关闭圆形窗体;另一侧取出货物,同样通过触摸屏控制伺服电机,反向驱动链条,打开圆形窗体上的弧形门;圆形窗体与圆形壳体之间的多道密封环,确保传递过程中不会泄漏;通过移动式传递物品,无论移动或者停止均时刻对洁净室与洁净室外界相隔离,从而不会出现不同传递窗因为人为疏忽造成洁净室与外界空气互通的现象;同时放入物品后,触摸屏上会显示提显信息,提醒对应空间的人员及时取出传递的物品,因此,不会像普通传递窗因为没有看到传递过程或传递窗内的货物,从而将货物滞留在传递窗内,同时也就不会影响下次传递窗的使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圆筒形的壳体和传递窗结构,并在窗体内设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自驱动传递窗体的双向移动,其能起到确保传递窗始终均处于隔离状态,有效避免了疏忽或者忘记关闭相应的门窗,而造成洁净室和外界空气流通,从而确保洁净室不会受到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圆形壳体2.圆形窗体3.密封环4.底板5.伺服电机6.齿轮7.链条8.滑槽9.导轮10.固定轮11.触摸屏12.手柄13.弧形门14.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包括圆形壳体1、圆形窗体2、密封环3、底板4、伺服电机5、齿轮6、链条7、滑槽8、导轮9、固定轮10、触摸屏11、手柄12、弧形门13、端板14。所述传递窗采用圆形壳体1内部配置双向滑动式移动的圆形窗体2,所述圆形壳体1和圆形窗体2之间设置有多道密封环3,所述密封环3装配于圆形壳体1上的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壳体1固定装配在两个空间的墙体内,所述圆形窗体2顶部设置有弧形门13、下部固定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底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圆形窗体2的底部沿轴向设置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设置有链条7,所述链条7与伺服电机5上的齿轮6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链条7两端延伸出去,并通过导轮9与圆形壳体1底部的固定轮10固接。所述圆形窗体2的两端设置有端板14,所述端板14上设置有触摸屏11和手柄12。所述触摸屏11与伺服电机5电气信号连接,所述触摸屏11上设置有触控按钮和传递提示信号,两个所述触摸屏11可以分别控制伺服电机5的起停与旋转方向。所述密封环3设置有三条。所述触摸屏11之间电气信号连接,并相互协调控制伺服电机5的运转。本技术具体操作步骤为:为了方便将货物从洁净室外界传递到洁净室内,其使用时,从一侧通过触摸屏11控制伺服电机5,驱动链条7,打开圆形窗体2,从弧形门13放入物品,然后通过触摸屏11关闭圆形窗体2;另一侧取出货物,同样通过触摸屏11控制伺服电机5,反向驱动链条7,打开圆形窗体2上的弧形门13;圆形窗体2与圆形壳体1之间的多道密封环3,确保传递过程中不会泄漏;通过移动式传递物品,无论移动或者停止均时刻对洁净室与洁净室外界相隔离,从而不会出现不同传递窗因为人为疏忽造成洁净室与外界空气互通的现象;同时放入物品后,触摸屏11上会显示提显信息,提醒对应空间的人员及时取出传递的物品,因此,不会像普通传递窗因为没有看到传递过程或传递窗内的货物,从而将货物滞留在传递窗内,同时也就不会影响下次传递窗的使用。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圆筒形的壳体和传递窗结构,并在窗体内设置伺服电机通过链条自驱动传递窗体的双向移动,其能起到确保传递窗始终均处于隔离状态,有效避免了疏忽或者忘记关闭相应的门窗,而造成洁净室和外界空气流通,从而确保洁净室不会受到污染。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壳体、圆形窗体、密封环、底板、伺服电机、齿轮、链条、滑槽、导轮、固定轮、触摸屏、手柄、弧形门、端板;所述传递窗采用圆形壳体内部配置双向滑动式移动的圆形窗体,所述圆形壳体和圆形窗体之间设置有多道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装配于圆形壳体上的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壳体固定装配在两个空间的墙体内,所述圆形窗体顶部设置有弧形门、下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窗体的底部沿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两端延伸出去,并通过导轮与圆形壳体底部的固定轮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洁净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壳体、圆形窗体、密封环、底板、伺服电机、齿轮、链条、滑槽、导轮、固定轮、触摸屏、手柄、弧形门、端板;所述传递窗采用圆形壳体内部配置双向滑动式移动的圆形窗体,所述圆形壳体和圆形窗体之间设置有多道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装配于圆形壳体上的环形凹槽内;所述圆形壳体固定装配在两个空间的墙体内,所述圆形窗体顶部设置有弧形门、下部固定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圆形窗体的底部沿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链条,所述链条与伺服电机上的齿轮相互啮合传动连接,所述链条两端延伸出去,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信山朱雨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兴亚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