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2244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包含有:一本体,由一顶部以及一筒状身部所组成,该筒状身部顶缘设有多个出气口,该筒状身部的外表面在中段位置向外且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肩部,再由该肩部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外壁,该外壁与该筒状身部之间相隔预定距离,且该外壁的底缘低于该筒状身部的底缘,该外壁的表面设有多个进气口;其中,该盖体设置于该排水装置的安装板,并罩盖于一马达,该筒状身部的底缘与该安装板不接触而相隔预定距离,该些出气口对应于该排风扇,且该外壁的底缘抵于该安装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
本专利技术是与排水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
技术介绍
本案专利技术人曾经提出的中国台湾第M308567号专利,揭露了一种排水装置的马达外罩,其主要在于对马达的散热叶片运转时所产生的气流提供导引的效果。然而,此案的马达外罩,除了盖体于马达之外,还盖体于其他元件,这使得该马达外罩的整体体积较大,对于该排水装置的各个元件而言,整体的空间使用及安排上较为受到限制。因此,该马达外罩的体积应有可缩小的空间。此外,前述的习知马达外罩还揭露了多个进气口位于其一侧的斜面上,这个斜面主要是盖体于排水装置的其他元件上。由于排水装置可能会使用在较为骯脏的环境,灰尘及毛絮可能很多,因此,前述的习知马达外罩在马达运转时所导引的气流,会吹动灰尘及毛絮漂浮于空气中,再由该些进气口进入,而覆盖于该些元件上,进而可能造成元件的故障或损坏。本案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如果该马达外罩仅包覆该马达,就可以缩小该马达外罩的体积,然而,进气口若如同前述专利设置于外罩的侧边,就可能将灰尘及毛絮再吸回至其散热叶片,进而吸附于该散热叶片,最后造成排气不良的问题,进一步可能还会造成马达过热的故障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其仅盖体于马达,且不易使其排风扇吸附灰尘或毛絮。缘是,依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用以设于一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具有一安装板,该安装板上方设有一马达,该马达顶部具有一排风扇连接于该马达的驱动轴,该盖体包含有:一本体,由一顶部以及一筒状身部所组成,该本体底部具有一开口,该筒状身部顶缘设有多个出气口,该筒状身部的外表面在中段位置向外且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肩部,再由该肩部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外壁,该外壁与该筒状身部之间相隔预定距离,且该外壁的底缘低于该筒状身部的底缘,该外壁的表面设有多个进气口,且该外壁的底缘向外延伸多个设置部;其中,该盖体藉由该些设置部设置于该排水装置的该安装板,并罩盖于该马达,该筒状身部的底缘与该安装板不接触而相隔预定距离,该些出气口对应于该排风扇,且该外壁的底缘抵于该安装板。藉此,本专利技术的盖体可仅供盖于马达,整体体积得以较习知技术更为缩小,此外,本案还可以使吸入的空气由该些进气口经由该筒状身部底缘进入詃盖体。藉此达到使排风扇不易吸附灰尘或毛絮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盖体纵剖图。图4是沿图3中4-4剖线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显示盖体安装并部分剖开的状态。其中,附图标记10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11本体111开口12顶部14筒状身部141出气口15肩部16外壁161进气口162,162’设置部163凹窝17肋条90排水装置91安装板92镂空部93螺栓95马达96排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10,用以设于一排水装置90,该排水装置90具有一安装板91,该安装板91上方设有一马达95,该马达95顶部具有一排风扇96连接于该马达95的驱动轴,该盖体10主要具有:一本体11,由一顶部12以及一筒状身部14所组成,该本体11底部具有一开口111,该筒状身部14顶缘设有多个出气口141,该筒状身部14的外表面在中段位置向外且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14的一肩部15,再由该肩部15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14的一外壁16,该外壁16与该筒状身部14之间相隔预定距离,且该外壁16的底缘低于该筒状身部14的底缘,该外壁16的表面设有多个进气口161,且该外壁16的底缘向外延伸多个设置部162,162’。其中,该盖体10藉由该些设置部162,162’设置于该排水装置90的该安装板91,并盖体于该马达95,该筒状身部14的底缘与该安装板91不接触而相隔预定距离,该些出气口141对应于该排风扇96,且该外壁16的底缘抵于该安装板91。于本实施例中,该些设置部162,162’中的数个设置部162呈勾状,该安装板91则对应设有多个的镂空部92,该些呈勾状的设置部162勾住该些镂空部92。此外,该些设置部162,162’中的另外的设置部162’则在末端以一螺栓93穿过而锁固于该安装板91,藉此,可以用锁固的方式来把该盖体10固定于该安装板91上。此外,于本实施例中,该外壁16与该筒状身部14之间以多个肋条17连接,该些肋条17由该肩部15向下延伸至该筒状身部14底缘。藉此,可以使该外壁16与该人筒状身部14之间的结构强度更佳。而在实际实施时,该些肋条17与该筒状身部14及该外壁16一体成形,藉此可以提供较佳的结合效果。然而,若不设置该些肋条17亦可,只是不设置该些肋条17时的整体结构强度较差些。又,于本实施例中,该外壁16的底缘向上凹设至少一凹窝163,实施时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凹窝163,于本实施例中以多个为例,该些凹窝163可用来在维修时供观视检测之用,使用者可以由外向内透过该筒状身部的底缘下方的空间来检视内部的状况。然而,不设置该些凹窝163亦可,只不过这样就必须将该盖体10拆开才能看到内部状况了。该些凹窝163亦会形成让空气通过的通道。以上说明了本实施例的架构,接下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状态。请参阅图5,在该马达95运转时,该排风扇96会被带动而旋转,进而将该盖体10内部的空气经由该些出气口141向外排出,该盖体10内部的空气压力即下降,进而产生吸引外部空气进入的吸力。大部分的外部空气即因为这个吸力而经由该些进气口161进入,并且被该筒状身部14所阻挡而只能由该筒状身部14底部与该安装板91之间的间隔进入,再经由该开口111进入该盖体10内。也就是说,外部空气会由该筒状身部14的底部进入该盖体10内。藉此,若外部空气中含有灰尘或毛絮,也会因为由该筒状身部14底部进入的关系而不易移动到该排风扇96的高度,由此可以理解这样的设计可以将大部分的灰尘或毛絮留在该马达95的下方,而可以减少该马达95被灰尘覆盖的程度,使得整体对于环境脏污的耐受力更为提高。此外,在实际操作时,仍会有少许的外部空气也经由该些凹窝163进入该盖体10内,然而由于该些凹窝163是设置在该外壁16的底缘,因此等同于使外部空气由该筒状身部14的底部进入该盖体10,因此并不影响该些进气口161的功能。值得补充说明的一点是,本案中,该些进气口161在实施上乃是设计成长条状,且呈规则状排列。藉此,可形成类似滤网的效果,可以在外部即滤除掉较大的毛絮或杂物,进一步的维持该盖体10内部的清洁。由上可知,本案所提供的盖体10,可供只盖体于马达95,且具有不易使排风扇96吸附灰尘或毛絮的效果,而较习知技术更具有抵抗环境脏污的能力。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专利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其特征在于,用以设于一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具有一安装板,该安装板上方设有一马达,该马达顶部具有一排风扇连接于该马达的驱动轴,该盖体包含有:一本体,由一顶部以及一筒状身部所组成,该本体底部具有一开口,该筒状身部顶缘设有多个出气口,该筒状身部的外表面在中段位置向外且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肩部,再由该肩部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外壁,该外壁与该筒状身部之间相隔预定距离,且该外壁的底缘低于该筒状身部的底缘,该外壁的表面设有多个进气口,且该外壁的底缘向外延伸多个设置部;其中,该盖体藉由该些设置部设置于该排水装置的该安装板,并罩盖于该马达,该筒状身部的底缘与该安装板不接触而相隔预定距离,该些出气口对应于该排风扇,且该外壁的底缘抵于该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供气体进出的排水装置盖体,其特征在于,用以设于一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具有一安装板,该安装板上方设有一马达,该马达顶部具有一排风扇连接于该马达的驱动轴,该盖体包含有:一本体,由一顶部以及一筒状身部所组成,该本体底部具有一开口,该筒状身部顶缘设有多个出气口,该筒状身部的外表面在中段位置向外且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肩部,再由该肩部向下延伸围绕于该筒状身部的一外壁,该外壁与该筒状身部之间相隔预定距离,且该外壁的底缘低于该筒状身部的底缘,该外壁的表面设有多个进气口,且该外壁的底缘向外延伸多个设置部;其中,该盖体藉由该些设置部设置于该排水装置的该安装板,并罩盖于该马达,该筒状身部的底缘与该安装板不接触而相隔预定距离,该些出气口对应于该排风扇,且该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裕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坑合利美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