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397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轴和端盖,电机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一散热孔和散热卡槽,散热卡槽中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铝板设于电机本体中,第一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直接散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进行散热,同时通过第二散热板和铝板,增加电机内部热量接触面积,对内部热量进行传递,而且内部热量从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进行直接散热,能有效地降低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提升散热性能,提高安全性,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型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或者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机由转子、定子、机壳等部件组成。在电机中,绕有电阻,通电会产生损耗,损耗大小与电阻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电流不是标准的直流或正弦波,还会产生谐波损耗铁心有磁滞涡流效应,称为铜损,在交变磁场中也会产生损耗,其大小与材料,电流,频率,电压有关,也就是铁损。铜损和铁损都会以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电机的效率。由于转子在工作中高速旋转,转子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导致在短时间内电机内部产生大量热量,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而电机普遍存在发热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造成转子低周期疲劳以及蠕变损耗,甚至可能引发安全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型电机,将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直接散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进行散热,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增加电机内部热量接触面积,对内部热量进行传递,而且内部热量从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进行直接散热,能有效地降低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提升散热性能,提高安全性,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轴和端盖,端盖设于电机本体的端部,电机轴连接于电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电机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一散热孔和散热卡槽,散热卡槽设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孔之间,散热卡槽中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连接,第一散热板设于散热卡槽中,第二散热板插入于电机本体的内部,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铝板设于电机本体中,第一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连接。该电机内部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直接散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进行散热,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增加电机内部热量接触面积,对内部热量进行传递,而且内部热量从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进行直接散热,能有效地降低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提升散热性能,提高安全性,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电机本体与端盖之间设有密封板,提高电机本体与端盖之间的连接作用,防止电机工作时端盖从电机本体上掉落。进一步,端盖设有第四散热孔,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能从第四散热孔中散出,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第一散热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槽,第二散热板的端部设于安装槽中,实现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连接。进一步,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铝板设于连接板上,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连接板,将连接板的两侧面的铝板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增加铝板与热量接触的范围。进一步,连接板与铝板焊接固定,提高连接板与铝板的连接作用。进一步,处于连接板的同一端面上的相邻两个铝板之间的设置距离相同,便于在连接板上安装铝板。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电机本体内部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直接散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进行热传递,间接散热;由于散热卡槽中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第二散热板和铝板设于电机本体中,增加电机内部热量接触面积,电机本体内部产生的热量能通过第二散热板和铝板进行热传递,第二散热板和铝板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和第一散热板进行热传递,这样可对电机本体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而且第一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第二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连接,电机本体中的内部热量从第三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进行直接散热。本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提升散热性能,提高安全性,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电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第二散热板与铝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电机轴2和端盖3,端盖3设于电机本体1的端部,电机轴2连接于电机本体1上。电机本体1与端盖3之间设有密封板12,提高电机本体1与端盖3之间的连接作用,防止电机工作时端盖3从电机本体1上掉落。端盖3设有第四散热孔13,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能从第四散热孔13中散出,提高散热效果。电机本体1的侧面设有第一散热孔4和散热卡槽5,散热卡槽5设于相邻两个第一散热孔4之间。散热卡槽5中设有散热装置6,散热装置6包括第一散热板7和第二散热板8,第一散热板7和第二散热板8连接,第一散热板7设于散热卡槽5中,第二散热板8插入于电机本体1的内部。第一散热板7的底部设有安装槽14,第二散热板8的端部设于安装槽14中,实现第一散热板7和第二散热板8连接。第二散热板8的两侧均设有铝板9,铝板9设于电机本体1中。第二散热板8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铝板9设于连接板上,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连接板15,将连接板15的两侧面的铝板9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增加铝板9与热量接触的范围。连接板15与铝板9焊接固定,提高连接板15与铝板9的连接作用。处于连接板15的同一端面上的相邻两个铝板9之间的设置距离相同,便于在连接板15上安装铝板9。第一散热板7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10,第二散热板8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11,第三散热孔11与第二散热孔10连接。本技术中电机本体1内部产生的一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孔4直接散热,另一部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1进行热传递,间接散热;由于散热卡槽5中设有散热装置6,散热装置6包括第一散热板7和第二散热板8,第二散热板8的两侧均设有铝板9,第二散热板8和铝板9设于电机本体1中,增加电机内部热量接触面积,电机本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能通过第二散热板8和铝板9进行热传递,第二散热板8和铝板9将热量通过电机本体1和第一散热板7进行热传递,这样可对电机本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传递;而且第一散热板7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10,第二散热板8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11,第三散热孔11与第二散热孔10连接,电机本体1中的内部热量从第三散热孔11与第二散热孔10进行直接散热。本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提升散热性能,提高安全性,保证电机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散热型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轴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所述电机轴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一散热孔和散热卡槽,所述散热卡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之间,所述散热卡槽中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设于所述散热卡槽中,所述第二散热板插入于所述电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所述铝板设于所述电机本体中,所述第一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电机轴和端盖,所述端盖设于所述电机本体的端部,所述电机轴连接于所述电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的侧面设有第一散热孔和散热卡槽,所述散热卡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之间,所述散热卡槽中设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板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板设于所述散热卡槽中,所述第二散热板插入于所述电机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散热板的两侧均设有铝板,所述铝板设于所述电机本体中,所述第一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板纵向设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与所述第二散热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磊磊钱满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