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177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器、激光扩束准直系统、三维流场测速箱、相机阵列、计算机、平面标定板、精密电控平移台。方法为:将平面标定板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内,对相机阵列进行标定;将示踪粒子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内,采用相机阵列从不同角度对示踪粒子成像;将相机阵列的相机图像重投影到世界坐标系中Z已知的平面上,产生重聚焦图像;通过等间隔改变Z值,得出重聚焦图像序列并进行离散化,把灰度值存储到离散化网格中;运用基于移动窗口梯度变换的方法,提取不同深度区域的示踪粒子点,并确定示踪粒子点位置,从而重建出示踪粒子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精度高,运算速度快,能够高度还原流场的细节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场光学测试系统
,特别是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三维三分量(3D-3C)粒子图像测速是一种先进的流场光学测试技术,它依据流动性方程,通过观测流场中均匀布撒的示踪粒子的运动情况,进而推算出瞬态三维流场结构以及流场流动趋势,可以用来测量湍流、大尺度、多涡系干扰等三维复杂流场,如直升飞机上升时螺旋桨周围的流场扰动、蜂群飞行时产生的空气扰动等。目前有多种3D-3C流场测量方式,如层析粒子图像测速技术(TomographicParticleImageVelocimetry),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HolographicParticleImageVelocimetry),散焦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efocusingParticleImageVelocimetry)。上述流场测量技术对小范围局部流场结构测量有较好的结果,但它们的整体可视深度较小,目前技术中最大可视深度约为3厘米,但这在深度方向尺寸较大的涡流、多涡系干扰等流场测量中是远远不够多。此外,目前所存在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在高浓度示踪粒子环境中,从不同角度观测示踪粒子时,粒子会前后遮挡,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较多幽灵粒子,从而影响粒子场重建精度,而当示踪粒子浓度较小时,重建出的粒子场很难显示流场细节部分,也就意味着其相应的空间分辨率非常有限,此外,如果相机相互之间拍摄角度较小,有可能会导致重建出的示踪粒子呈细长型,这些都严重限制了三维粒子图像测速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粒子重建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大的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包括激光器1、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三维流场测速箱5、相机阵列6、计算机7、平面标定板8、精密电控平移台9;其中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设置于激光器1和三维流场测速箱5之间;三维流场测速箱5为长方体结构,垂直于激光器光轴的两个面上设置光窗口,与光窗口所在侧面相邻的一个侧面采用高透玻璃,其余五个面采用经过发黑处理的铝合金;所述激光器1、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与三维流场测速箱5上的两个光窗口共轴;相机阵列6设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的高透玻璃面一侧,且相机阵列6的光轴垂直于该高透玻璃面;相机阵列6、精密电控平移台9均与计算机7相连,且平面标定板8设置于精密电控平移台9上。进一步地,所述平面标定板8表面均匀设置13×13个白色圆点阵列,白色圆点直径为1mm,间距为1cm;通过计算机7控制精密电控平移台9移动平面标定板8,根据标定函数进行标定,得出多个相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对应关系,从而用于示踪粒子场重建。进一步地,所述相机阵列6包括纵向设置的4组,每组包括3个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相机,每组的3个相机呈弧形排列,调节所有相机角度,使待测试场中心均在相机视场中心;所有的相机靠计算机7内的触发板触发同时拍照,并将图像存储到计算机7中。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包括顺次共光轴设置的鲍威尔棱镜31、柱透镜33、刀口35,激光器1发射的线光2入射至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中鲍威尔棱镜31,鲍威尔棱镜31将线光扩成片光32后入射至柱透镜33,柱透镜33将二维的片光32扩成三维的柱状激光34,柱状激光34经刀口35整形成三维立体激光4。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平面标定板8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内,对相机阵列6进行标定;步骤2,将示踪粒子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内,采用相机阵列6的相机从不同角度对示踪粒子成像;步骤3,根据标定关系,将相机阵列6的相机图像重投影到世界坐标系中Z已知的平面上,将各重投影图像中对应位置的灰度值相加,产生重聚焦图像;通过逐步等间隔改变Z值,得出重聚焦图像序列,所述Z值间隔小于示踪粒子直径;步骤4,将重聚焦图像序列进行离散化,把重聚焦图像上的灰度值存储到离散化网格中,网格大小设置为相机像元大小的10倍;步骤5,运用基于移动窗口梯度变换的方法,提取不同深度区域的示踪粒子点,通过计算不同深度窗口区域内的Tenengrad函数值来确定示踪粒子点位置,从而重建出示踪粒子场。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对相机阵列6进行标定,标定方法基于小孔模型,公式表示如下:其中,x,y为图像坐标系上的像素坐标,(X,Y,Z)为世界坐标系上的特征点的坐标,根据特征点在图像上和世界坐标系上的对应关系,求得相机外部参数a、b、c、d、e、f、g、h、p、q、r、s。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运用基于移动窗口梯度变换的方法,提取不同深度区域的示踪粒子点,具体如下:在重聚焦图像序列上,选择一个诊断窗口,诊断窗口的长和宽分别为10个离散网格大小,窗口深度贯穿所有的重聚焦图像,计算重聚焦图像序列上诊断窗口部分的Tenengrad函数,作为判断该诊断窗口区域有没有示踪粒子的标准T(k),具体公式为:其中,G是诊断窗口区域部分的Sobel算子梯度,x、y分别表示图像坐标系中x轴、y轴方向,k表示第k个窗口;通过计算诊断窗口中的所有平面上的T值,建立一个T值函数图,该图形中极大值位置处就是存在示踪粒子的区域,提取出该区域的深度信息和相应层面上诊断窗口里面的灰度值数据;在选择诊断窗口时,相邻两个诊断窗口挨着,依次遍历完所有的离散网格点;提取到的诊断窗口数据根据分层,依次按照提取之前的位置信息排列,最后便得出在重聚焦图像序列所在平面上聚焦的粒子图,以及相应的粒子位置和大小,根据重聚焦图像序列中的图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三维示踪粒子场。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基于集成成像技术,能够测量高浓度示踪粒子下的流场,还能够重建被前面粒子遮挡的示踪粒子,从而提高了流场重建精度,还能够测量深度方向尺寸较大的涡流、多涡系干扰等流场;(2)能够有效去除示踪粒子细长型化,在高浓度示踪粒子环境中对示踪粒子进行精确地三维重建,有效减少幽灵粒子的影响,提高粒子重建精度,同时还能重建出流场的细节部分,增大了空间分辨率;(3)在示踪粒子重建过程中,能够避免细长型畸形示踪粒子的出现,具有精度高,运算速度快,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迭代,可以高度还原流场的细节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中的标定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中的激光扩束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三维粒子场基于集成成像原理的重聚焦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12幅重聚焦图叠加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重聚焦平面离散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窗口梯度变化提取深度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窗口梯度变化方法中的一个窗口中沿Z方向的T值变化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包括:1)立体光照明部分,将一束从激光器中射出的激光通过鲍威尔棱镜与柱透镜进行扩束,再利用刀口进行整形,形成平行三维立体光,立体光照射到待测流场中,将三维流场测速箱中事先布撒好的示踪粒子照亮。2)图像采集部分,根据集成成像原理,采用多个CCD相机,弧形排列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三维流场测速箱(5)、相机阵列(6)、计算机(7)、平面标定板(8)、精密电控平移台(9);其中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设置于激光器(1)和三维流场测速箱(5)之间;三维流场测速箱(5)为长方体结构,垂直于激光器光轴的两个面上设置光窗口,与光窗口所在侧面相邻的一个侧面采用高透玻璃,其余五个面采用经过发黑处理的铝合金;所述激光器(1)、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与三维流场测速箱(5)上的两个光窗口共轴;相机阵列(6)设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的高透玻璃面一侧,且相机阵列(6)的光轴垂直于该高透玻璃面;相机阵列(6)、精密电控平移台(9)均与计算机(7)相连,且平面标定板(8)设置于精密电控平移台(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三维流场测速箱(5)、相机阵列(6)、计算机(7)、平面标定板(8)、精密电控平移台(9);其中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设置于激光器(1)和三维流场测速箱(5)之间;三维流场测速箱(5)为长方体结构,垂直于激光器光轴的两个面上设置光窗口,与光窗口所在侧面相邻的一个侧面采用高透玻璃,其余五个面采用经过发黑处理的铝合金;所述激光器(1)、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与三维流场测速箱(5)上的两个光窗口共轴;相机阵列(6)设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的高透玻璃面一侧,且相机阵列(6)的光轴垂直于该高透玻璃面;相机阵列(6)、精密电控平移台(9)均与计算机(7)相连,且平面标定板(8)设置于精密电控平移台(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标定板(8)表面均匀设置13×13个白色圆点阵列,白色圆点直径为1mm,间距为1cm;通过计算机(7)控制精密电控平移台(9)移动平面标定板(8),根据标定函数进行标定,得出多个相机坐标系和世界坐标系之间对应关系,从而用于示踪粒子场重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阵列(6)包括纵向设置的4组,每组包括3个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相机,每组的3个相机呈弧形排列,调节所有相机角度,使待测试场中心均在相机视场中心;所有的相机靠计算机(7)内的触发板触发同时拍照,并将图像存储到计算机(7)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包括顺次共光轴设置的鲍威尔棱镜(31)、柱透镜(33)、刀口(35),激光器(1)发射的线光(2)入射至激光扩束准直系统(3)中鲍威尔棱镜(31),鲍威尔棱镜(31)将线光扩成片光(32)后入射至柱透镜(33),柱透镜(33)将二维的片光(32)扩成三维的柱状激光(34),柱状激光(34)经刀口(35)整形成三维立体激光(4)。5.一种基于集成成像技术的3D-3C粒子图像测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平面标定板(8)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内,对相机阵列(6)进行标定;步骤2,将示踪粒子置于三维流场测速箱(5)内,采用相机阵列(6)的相机从不同角度对示踪粒子成像;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旸渠向举张芬金莹李振华纪运景许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