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730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动模、底板、方铁、顶针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其特征是:定模与动模之间通过一定位件预紧;动模的中部配合有型芯、下面通过一抽芯距离控制螺栓连接有型芯固定板,型芯的下部与型芯固定板连接,螺栓穿过底板和方铁将型芯固定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型芯的上部表面、动模的上表面与所述定模之间共同形成产品注塑腔,产品注塑腔中成型有产品,顶针的上端与产品对应接触。其能够避免深腔产品出现顶白和或者顶穿而导致的外观受损和质量差的问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美观度。

An eject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 for deep cavity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ep cavity mould ejec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fixed mold and a movable mold, bottom plate, iron plate, thimble, thimble, thimble panel,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between the fixed mold and the movable mold through a pre tightening;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central cores, with the following through a smoke core distance control bolt mould core fixing plate, and the lower core fixing plate core connection bolts through the bottom and side iron core fix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re, between the di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die cavity formed common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 injection molding cavity molded products,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 contact thimble. It can avoid the problems of appearance damage and poor quality caused by top white and top wear in deep cavity products, and can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beau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汽车生产厂家通过提升汽车内饰件的品质感来满足顾客的要求,这就要求注塑产品的外观和质量能够得到良好保证。现有的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参见图1,包括原定模1、与原定模1配合的原动模2、位于原动模2下方的原底板4、设在原底板4右部上方并与其连接的原方铁5、位于原底板4的左部上方且左端面与原方铁5的右端面对应接触的原顶针底板6和原顶针面板7、原顶针8,螺栓穿过原底板4和原方铁5将原动模2与原底板4固定连接。原定模1与原动模2之间有成型的原产品3;原动模2上设有贯穿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顶针孔,原顶针8的上端穿过原动模2上的顶针孔与原产品3的下表面接触、下端穿过原顶针面板7与原顶针底板6的上表面对应紧贴。原产品3注塑成型之后进行脱模,原定模1和原动模2在注塑机的作用下完成开模动作,开模之后直接由注塑机推动原顶针底板6向上运动,原顶针底板6带动原顶针面板7和原顶针8向上运动,直至原顶针8将原产品3顶出,即完成脱模过程。由于深腔产品脱模时,产品对动模的抱紧力很大,且顶针和产品的接触面积小、接触应力大,直接使用顶针将产品顶出,可能会使得产品顶白、顶穿,导致产品质量差、不美观。因此,需对现有的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其能够避免深腔产品出现顶白和或者顶穿而导致的外观受损和质量差的问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美观度。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与所述定模对应配合的动模、位于所述动模下方的底板、设在所述底板的右部上方并与其配合连接的方铁、位于所述底板的左部上方且左端面与所述方铁的右端面对应接触的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下端穿过所述顶针面板与所述顶针底板的上表面紧贴的顶针,其特征是:所述定模与动模之间通过一定位件预紧;所述动模的中部配合有型芯、下面通过一抽芯距离控制螺栓连接有型芯固定板,所述型芯的下部与所述型芯固定板连接,螺栓穿过底板和方铁将所述型芯固定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型芯的上部表面、动模的上表面与所述定模之间共同形成产品注塑腔,产品注塑腔中成型有产品,所述顶针的上端与所述产品对应接触。进一步,所述定模的下面开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中配合有橡胶套;所述定位件的下部与所述动模的上部配合连接、上部与所述定模上定位孔中的橡胶套配合。进一步,所述型芯固定板和型芯上对应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的上端穿过所述型芯固定板上的顶针孔和型芯上的顶针孔与所述产品对应接触。进一步,所述型芯的上部形状与所述产品的深腔形状相同。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型芯的上部表面、动模的上表面与所述定模共同形成产品的注塑腔,脱模时型芯先从产品深腔中抽离,然后再进行开模、顶出,避免了深腔产品出现顶白和或者顶穿而导致的外观受损和质量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定模,2-原动模,3-原产品,4-原底板,5-原方铁,6-原顶针底板,7-原顶针面板,8-原顶针;11-定模,12-动模,13-产品,14-底板,15-方铁,16-顶针底板,17-顶针面板,18-顶针,19-定位件,20-型芯,21-抽芯距离控制螺栓,22-型芯固定板,23-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11、与所述定模11对应配合的动模12、位于所述动模12下方的底板14、设在所述底板14的右部上方并与其配合连接的方铁15、位于所述底板14的左部上方且左端面与所述方铁15的右端面对应接触的顶针底板16和顶针面板17、下端穿过所述顶针面板17与所述顶针底板16的上表面紧贴的顶针18,其特征是:所述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通过一定位件19预紧;所述动模12的中部配合有型芯20、下面通过一抽芯距离控制螺栓21连接有型芯固定板22,所述型芯20的下部与所述型芯固定板22连接,螺栓穿过底板14和方铁15将所述型芯固定板22与底板14固定连接;所述型芯20的上部表面、动模12的上表面与所述定模11之间共同形成产品注塑腔,产品注塑腔中成型有产品13,所述顶针18的上端与所述产品13对应接触。型芯固定板22、方铁15、底板14通过螺栓连接为一体,型芯20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型芯固定板22上;型芯固定板22与动模12之间通过抽芯距离控制螺栓21连接,使得型芯固定板22与动模12之间能够分开一定距离。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通过定位件19预紧,当力超过预紧状态下的摩擦力时,定模11会与动模12分开。所述定模11的下面开有一定位孔,该定位孔中配合有橡胶套23;所述定位件19的下部与所述动模12的上部配合连接、上部与所述定模11上定位孔中的橡胶套23配合。动模12上的定位件19与定模11上定位孔中的橡胶套23配合为过盈配合,能够保证定位件与橡胶套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所述型芯固定板22和型芯20上对应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18的上端穿过所述型芯固定板22上的顶针孔和型芯20上的顶针孔与所述产品13对应接触。所述型芯20的上部形状与所述产品13的深腔形状相同。工作原理:产品13脱模时,在注塑机的带动下,底座14、方铁15、型芯固定板22向下运动,使得型芯固定板22与动模12分开,由于型芯20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型芯固定板22上,型芯固定板22向下运动带动型芯20向下运动,使得型芯20与产品13分开;由于型芯固定板22与动模12之间通过抽芯距离控制螺栓21连接,当型芯固定板22运动到一定距离后,型芯固定板22带动动模12克服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的预紧状态下的摩擦力向下运动,使得定模11与动模12分开,分开之后在注塑机的作用下推动顶针底板16和顶针面板17,从而带动顶针18顶出产品13。本技术先对注塑的深腔产品进行抽芯,使得型芯从产品深腔中抽离,减小产品的抱紧力,开模后再通过顶针顶出产品。能够避免深腔产品出现顶白和或者顶穿而导致的外观受损和质量差的问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美观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11)、与所述定模(11)对应配合的动模(12)、位于所述动模(12)下方的底板(14)、设在所述底板(14)的右部上方并与其配合连接的方铁(15)、位于所述底板(14)的左部上方且左端面与所述方铁(15)的右端面对应接触的顶针底板(16)和顶针面板(17)、下端穿过所述顶针面板(17)与所述顶针底板(16)的上表面紧贴的顶针(18),其特征是:所述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通过一定位件(19)预紧;所述动模(12)的中部配合有型芯(20)、下面通过一抽芯距离控制螺栓(21)连接有型芯固定板(22),所述型芯(20)的下部与该型芯固定板(22)连接,螺栓穿过底板(14)和方铁(15)将所述型芯固定板(22)与所述底板(14)固定连接;所述型芯(20)的上部表面、动模(12)的上表面与所述定模(11)之间共同形成产品注塑腔,产品注塑腔中成型有产品(13),所述顶针(18)的上端与该产品(13)对应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腔产品注塑模具顶出机构,包括定模(11)、与所述定模(11)对应配合的动模(12)、位于所述动模(12)下方的底板(14)、设在所述底板(14)的右部上方并与其配合连接的方铁(15)、位于所述底板(14)的左部上方且左端面与所述方铁(15)的右端面对应接触的顶针底板(16)和顶针面板(17)、下端穿过所述顶针面板(17)与所述顶针底板(16)的上表面紧贴的顶针(18),其特征是:所述定模(11)与动模(12)之间通过一定位件(19)预紧;所述动模(12)的中部配合有型芯(20)、下面通过一抽芯距离控制螺栓(21)连接有型芯固定板(22),所述型芯(20)的下部与该型芯固定板(22)连接,螺栓穿过底板(14)和方铁(15)将所述型芯固定板(22)与所述底板(14)固定连接;所述型芯(20)的上部表面、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跃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