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9127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0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轮胎模具的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将35%~40%基础油加入反应釜中,投入二异氰酸酯,加热75℃完全溶解后,加入25%~30%基础油分别溶解苯胺、环已胺,苯胺溶解温度为80‑90℃,环已胺溶解温度为60‑70℃;将苯胺、环已胺溶剂加入反应釜,加热110℃反应90分钟;接着反应釜升至最高温度190℃,恒温10分钟;用剩余的基础油在反应釜内进行冷却,待温度降至70℃时加入抗氧添加剂、防锈剂和极压抗磨剂;经研磨和脱气得到成品润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润滑脂具有突出的抗水性、抗氧化性好、分油率低、蒸发损失小、剪切稳定性高、耐高温性能和防腐效果好发优点,满足汽车轮胎模具工况的润滑使用要求。

A high temperature greas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utomobile tire mol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automobile tire mould greas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35% ~ 40% base oil is added into the reaction kettle, heating input diisocyanate, 75 DEG C is completely dissolved, add 25% ~ 30% base oil were dissolved aniline, cyclohexylamine, aniline dissolved temperature is 80 90 C ring 60 has amine solution temperature of 70 DEG C; aniline, cyclohexyl amine solvent into reaction kettle, heating 110 DEG C for 90 minutes; then the reactor a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s 190 degrees centigrade, constant temperature for 10 minutes; with the remaining base oil for cooling in a reaction kettle, adding antioxidant additive, antiwear and antirust agent agent until the temperature to 70 degrees centigrade; refined grease obtained by grinding and degassing. The greas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outstanding water resistance,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low oil separation rate, small evaporation loss, high shear stability,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good anticorrosive effect, and meets the lubrication requirement of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the automobile tire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脂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作用,从而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轮胎生产工艺路线大多采用密炼、胶部件准备、轮胎成型、硫化、检验和轮胎测试硫化工序。硫化工序是汽车轮胎生产的关键环节,硫化模具作为一种易损件,需多次反复涂抹润滑脂防护。用于硫化成型各类轮胎的模具主要包括:1、活络模具,由花纹圈,模套,上下侧板组成,活络模具区分圆锥面导向活络模具及斜平面导向活络模具;2、两半模具,由上模,下模两片组成。轮胎硫化模具用脂部位主要包括:中套耐磨板、T形滑块、弓形座(主要用脂部位)、导向条等。目前,国内外还未有涉及汽车轮胎模具专用润滑脂配方专利,在用的润滑脂主要以不同类型的复合锂基或脲基润滑脂为主。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市售润滑脂往往暴露出剪切安定性和黏附性差;润滑脂本身蒸发损失或渗漏油过大;或是润滑油脂本身与橡胶件的相容性差等,在轮胎硫化过程中,弓形座往复循环运动过程中,弓形座和外圈之间起到有效润滑作用的脂量变少,随着使用时间变长,导致弓形座运行不畅或出现噪音,还容易引起阻滞力增加,造成电机等驱动元件紧张,从而引起早期失效。本专利技术旨在专利技术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成物,该润滑脂不仅具有突出的抗水、抗氧化性能,还具有分油率低、蒸发损失小、剪切稳定性、耐高温性能和防腐防护效果好等特点,使用温度范围为-20~250℃,可较好的满足汽车轮胎模具润滑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轮胎模具润滑脂出现耐高温性能差、易乳化流失、润滑不良等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汽车轮胎模具高温的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润滑脂具有突出的抗水性、抗氧化性好、分油率低、蒸发损失小、剪切稳定性高、耐高温性能和防腐防护效果极佳的优点。在保证其通用性能前提下,通过合理控制润滑脂的配方组成和制备工艺获得一种性能优良的润滑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如下: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和质量百分含量如下:(1)稠化剂:6.14~11.2%;(2)抗氧剂:2.0%;(3)防锈剂:1.0%;(4)极压抗磨剂:2.0%;(5)基础油:余量。所述稠化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5%二异氰酸酯、0.7%~3.2%环已胺和0.7%~3.0%苯胺。所述抗氧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1.0%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异丁烯混合物和1.0%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所述防锈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1.0%磺酸盐化合物。所述极压抗磨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1.0%油状硼酸盐和1.0%硫化异丁烯。所述基础油为25%-30%溶剂精制矿物油和70%-75%聚α烯烃合成油。基础油100℃粘度范围在8~18mm2/s,优选基础油100℃粘度为12~14mm2/s。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基础油总量的35%~40%加入反应釜中,投入二异氰酸酯,加热到75℃;待完全溶解后,利用基础油总量的25%~30%分别溶解苯胺、环已胺,苯胺溶解温度为80-90℃,环已胺溶解温度为60-70℃;将苯胺、环已胺溶剂加入反应釜,加热到110℃开始反应,反应90分钟;接着反应釜升至最高温度190℃,恒温10分钟;用剩余的基础油在反应釜内进行冷却,待温度降至70℃时加入抗氧添加剂、防锈剂和极压抗磨剂;待稠度合适,经研磨和脱气等后处理工序得到成品润滑脂。本专利技术的润滑脂具有下述优点:独特的脲基高温稠化剂类型,使得该润滑脂的抗水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突出,能够很好的满足汽车轮胎模具175℃~215℃的高温使用要求;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工艺条件获得了均匀的皂纤维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润滑脂的胶体稳定性,制备的润滑脂不仅具有突出的抗水性、抗氧化性,还具有分油率低、蒸发损失小、剪切稳定性高、耐高温性能和防腐防护效果好等特点,可较好的满足汽车轮胎模具的使用要求,该润滑脂的使用温度范围为-20~25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实例性实施方案汽车轮胎模具润滑脂与市售润滑脂的典型数据见下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各组分按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括:(1)基础油:86.24%;(2)二异氰酸酯5.0%;(3)环已胺0.79%;(4)苯胺2.97%;(5)抗氧剂:1%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异丁烯混合物、1%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6)防锈剂:1.0%磺酸盐化合物;(7)极压抗磨剂:1%油状硼酸盐,1%硫化异丁烯。将206.98g矿物油、482.94g合成油加入反应釜中,投入100g二异氰酸酯,加热到75℃,待完全溶解后,利用155.23g矿物油、362.21g合成油分别溶解15.9g环已胺、59.5g苯胺,并将溶解后的胺溶液加入反应釜,反应釜加热到110℃开始反应,反应90分钟;接着升温至最高温度190℃,恒温10分钟;用155.23g矿物油、362.21g合成油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冷却,待反应釜温度降至70℃时加入20g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异丁烯混合物、20g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20g磺酸盐化合物、20g油状硼酸盐、20g硫化异丁烯;待稠度合适,经研磨和脱气等后处理工序得到汽车轮胎模具成品润滑脂。本专利技术配方工艺制得的润滑脂性能列于下表:项目实施例1测试方法工作锥入度,0.1mm332GB/T269滴点,℃332GB/T4929延长工作锥入度(100000次),0.1mm380GB/T269抗水性(90℃,3h),级1DIN51807氧化诱导期min(200℃,3.5MPa)10SH/T0790钢片腐蚀(100℃,3h)合格SH/T0331钢网分油(100℃,24h),%1.2NB/SH/T0324蒸发损失(99℃,22h),%0.08GB/T7325实施例2:各组分按组合物的总重量计,包括:(1)基础油:86.19%;(2)二异氰酸酯5.0%;(3)环已胺1.58%;(4)苯胺2.23%;(5)抗氧剂:1%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异丁烯混合物、1%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6)防锈剂:1.0%磺酸盐化合物;(7)极压抗磨剂:1%油状硼酸盐,1%硫化异丁烯。将206.86g矿物油、482.67g合成油加入反应釜中,投入100g二异氰酸酯,加热到75℃,待完全溶解后,利用155.14g矿物油、362.00合成油分别溶解31.6g环已胺、44.6g苯胺,并将溶解后的胺溶液加入反应釜,反应釜加热到110℃开始反应,反应90分钟;接着升温至最高温度190℃,恒温10分钟;用155.14g矿物油、362.00g合成油加入反应釜内进行冷却,待反应釜温度降至70℃时加入20g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异丁烯混合物、20g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20g磺酸盐化合物、20g油状硼酸盐、20g硫化异丁烯;待稠度合适,经研磨和脱气等后处理工序得到汽车轮胎模具成品润滑脂。本专利技术配方工艺制得的润滑脂性能列于下表:项目实施例1测试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和质量百分含量如下:(1)稠化剂:6.14~11.2%;(2)抗氧剂:2.0%;(3)防锈剂:1.0%;(4)极压抗磨剂:2.0%;(5)基础油: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胎模具高温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份和质量百分含量如下:(1)稠化剂:6.14~11.2%;(2)抗氧剂:2.0%;(3)防锈剂:1.0%;(4)极压抗磨剂:2.0%;(5)基础油:余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稠化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5%二异氰酸酯、0.7%~3.2%环已胺和0.7%~3.0%苯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抗氧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1.0%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硫化异丁烯混合物和1.0%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硫化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防锈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1.0%磺酸盐化合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极压抗磨剂按照组合物总量百分含量计算为:1.0%油状硼酸盐和1.0%硫化异丁烯。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治曾俊张广辽吴宝杰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