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iral terraced field fish plant symbiosis construction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stereoscopic organic soil tillage. Geometric mechanics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for mining the helical line, vertical terrace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mixed planting of Interplanting ceramsite culture for three-dimensional multi types of plants, and the use of water fish water irrigation cycle, in order to form ecological fish without changing the wat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 symbiotic system, efficient production for stereo agriculture.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city green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梯田式鱼植共生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化有机无土复合耕作领域,涉及一种立体化螺旋梯田构建技术及鱼与植物共生的无土化栽培方法,即一种螺旋梯田式鱼植共生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耕作技术按种植载体来分,分为土壤种植与无土栽培,按空间布局来分,分为平面与立体耕作,但大多数都是基于肥料及营养液技术基础上的栽培。近年出现鱼菜共生技术,以养鱼水作为循环灌溉的肥水解决方案,实现种菜不施肥养鱼不换水的共生生态效应,但作为生产应用还存在局限性,因菜的生长周期较短,对肥水需求较为敏感,其生长是否良好,与鱼水的富营养程度及栽培模式(水培或基质培)相关,纯水培的鱼菜共生常因鱼粪的硝化转化效率低而出现蔬菜生长营养不足,滤化水质效果差。另外,当鱼苗小时常因粪便营养不足而出现菜的生长不良,表现缺素或小老苗。所以一直以来鱼菜共生系统只能作为生态科普及展示示范应用,难以在生产上大面积的推广与产业化发展。作为未来空间拓展的耕作模式,立体化空间化技术是解决人口剧增与耕地减少矛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目前生产应用的大多采用层架式来构建立体模式,存在上层对下层挡光严重,随着层数增加,光效递减,下层 ...
【技术保护点】
螺旋梯田式鱼植共生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螺旋原理的利用,螺旋梯田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实现单位空间利用的节能化省材化构建;b设计出漏斗式顶罩、内撑柱、外撑柱、梯面、水体及栽培槽的图,栽培槽为板材构型;c根据设计出的图作出相应装配图及材料单,装配图对钢构线条进行标码,相同长度为同一数字编码,并整理出材料加工清单位;d选择热镀锌管材为构建螺旋梯田材料,冲孔加工,材料加工长度误差控制在0.5‑1毫米范围,以材料的孔中距计;e按照装配图进行网架式螺旋梯田的装配;f安装好柱体顶罩及螺旋梯面钢构后,对顶罩部份进行覆膜或者覆盖太阳能发电板,梯田的梯面铺设铁丝网,减少上层对下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旋梯田式鱼植共生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螺旋原理的利用,螺旋梯田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实现单位空间利用的节能化省材化构建;b设计出漏斗式顶罩、内撑柱、外撑柱、梯面、水体及栽培槽的图,栽培槽为板材构型;c根据设计出的图作出相应装配图及材料单,装配图对钢构线条进行标码,相同长度为同一数字编码,并整理出材料加工清单位;d选择热镀锌管材为构建螺旋梯田材料,冲孔加工,材料加工长度误差控制在0.5-1毫米范围,以材料的孔中距计;e按照装配图进行网架式螺旋梯田的装配;f安装好柱体顶罩及螺旋梯面钢构后,对顶罩部份进行覆膜或者覆盖太阳能发电板,梯田的梯面铺设铁丝网,减少上层对下层挡光,让太阳光的散射光得以更充分利用;中心水体则采用钢构及铁丝网作围栏,并铺设防水布的方式构建,螺旋梯田外撑柱表面覆膜与防虫网,遇到夏季全部覆防虫网,寒季覆膜保温;g栽培设施建设,梯面栽培全部采用槽式栽培,栽培槽宽为0.6米,深为0.4米,采用轻型板材内衬防水布建设,同时顺梯面作螺旋线式构建,种植槽于梯面的排列的列数及间距因栽培树体的大小不同而定;h填充基质及循环管道铺设,螺旋梯田式的立体耕作为了减轻承重,以轻型陶粒作为基质,于铺设防水布的种植槽内填充陶粒至0.35米深,并于陶粒基质表面铺设PVC管或胶管,于管壁上每隔0.6米进行打孔,作为灌溉孔;并把灌溉管接入主管与供水的动力水泵,形成养鱼水从种植槽顶处层层渗漏回流至中心水体,形成养鱼水的间歇式闭路循环;i栽培品种布局,以多年生木本果树或绿化植物为主结合瓜果及短周期的药草蔬菜进行混种套种或间种,以提高系统的生物缓冲平衡性;j水产养殖部份设计,水产养殖部份设计分为高密度与稀密度养殖;生产型设计,对肥水要求高的采用高密度养殖;都市观光绿化型设计,对肥水要求不高的采用稀密度养殖方式;k采用基质表面撒施海带粉与麦饭石的方式来补充微量元素与微微元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梯田式鱼植共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阿基米德螺旋线为等速螺旋线,具有盘绕相同几何柱体表面用材最省化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比层架设计创造更多的耕作表面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