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401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前端盖和后端盖,电机外壳的内壁嵌合设有定子绕组,定子绕组中部穿接电机转子,电机转子的外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磁钢块,电机转子的轴心穿接固定电机转轴,电机转轴的两端分别穿接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定位环台嵌合电机外壳的两端,前端盖和后端盖的中心各自设有安装孔,前端盖通过安装孔嵌合第一轴承的外圆,后端盖通过安装孔嵌合第二轴承的外圆,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边角分别设有若干螺纹孔,螺纹孔的两端螺合设有连接拉杆拉接前端盖和后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外壳和定子绕组的长度对电机的功率进行选择,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电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
技术介绍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各种生产提供工作动力的装置,电动机根据所使用的电流可以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电动机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动力来源,电动机的种类非常多,仅仅从电动机的功率来区分,就可以分为微功率电动机、小功率电动机和大功率电动机。人们会根据各种机械设备所需要的实际功率来匹配其相应功率的电动机,因此各种电动机的生产厂家会根据设备所需来进行电动机功率的生产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这样无疑就会因为生产种类的繁多增大了生产的难度,并且,每台机械设备所需的电动机功率并非不便的,例如一台机械设备在启动阶段、正常负载阶段以及满负荷阶段所需要的功率各不相同,为此人们又为之匹配了一系列控制电路,这毫无疑问又增大了控制的难度。因此一些电动机的生产厂家以及电动机的使用人员都希望有一种电动机,即可以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根据机械所需的功率进行灵活的调整,增强使用的灵活性以及降低延长使用人员维护的周期,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设置一种标准型的电动机壳体,电机的使用人员和生产厂家提高选取相应的电动机壳体长度和电动机定子和转子的长度就可以方便快捷的选取电动机的功率,从而减少生产陈本,增大电动机的应用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前端盖、后端盖、定子绕组、电机转子和电机转轴,所述电机外壳是一个圆柱筒体,所述电机外壳的内壁嵌合设有所述定子绕组,所述定子绕组中通过卡槽嵌合设有若干励磁线圈,若干所述励磁线圈依次串联,所述定子绕组的中部穿接设有所述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是一个圆柱体,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磁钢块,所述电机转子的轴心穿接固定所述电机转轴,所述电机转轴的两端分别穿接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通过定位环台嵌合所述电机外壳的两端,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的中心各自设有安装孔,所述前端盖通过安装孔嵌合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圆,所述后端盖通过安装孔嵌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圆,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的边角分别设有若干螺纹孔,相对设置的所述螺纹孔之间螺合设有连接拉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设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一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励磁线圈的一端,所述接线盒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面分别设有若干散热筋,若干所述散热筋在所述电机外壳的外表互相交错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外壳、所述定子绕组和所述电机转子的长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是方形或圆角矩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外壳、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由铝合金材料或铸钢材料制成,所述磁钢块由钕铁硼磁钢材料制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快捷,设置一种标准型的电机外壳,电机外壳内嵌合定子绕组,电机外壳的两端扣合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嵌合的电机转轴固定电机转子,电机外壳、定子绕组和电机转子的长度相同,且三者的长度根据需求进行生产,以实现本技术对不同的电机的功率进行选择的目的,具有生产方便快捷,功率选择灵活的优点,同时在电机转子中嵌合磁钢块增强了电机的转矩和响应速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端盖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外壳;2、前端盖;3、后端盖;4、定子绕组;5、励磁线圈;6、电机转子;7、磁钢块;8、电机转轴;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定位环台;12、螺纹孔;13、连接拉杆;14、接线盒;15、散热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前端盖2、后端盖3、定子绕组4、电机转子6和电机转轴8,其特征在于,电机外壳1是一个圆柱筒体,电机外壳1的内壁嵌合设有定子绕组4,定子绕组4中通过卡槽嵌合设有若干励磁线圈5,若干励磁线圈5依次串联,定子绕组4的中部穿接设有电机转子6,电机转子6是一个圆柱体,电机转子6的外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磁钢块7,磁钢块7增强了本技术电机的转矩和响应速度,电机转子6的轴心穿接固定电机转轴8,电机转轴8的两端分别穿接设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前端盖2和后端盖3分别通过定位环台11嵌合电机外壳1的两端,前端盖2和后端盖3的中心各自设有安装孔,前端盖2通过安装孔嵌合第一轴承9的外圆,后端盖3通过安装孔嵌合第二轴承10的外圆,前端盖2和后端盖3的边角分别设有若干螺纹孔12,相对设置的螺纹孔12之间螺合设有连接拉杆13,拉杆13将电机外壳1、前端盖2和后端盖3紧固的拉接在一起,对三者进行固定,构成本技术的主体结构。进一步,电机外壳1的一端设有接线盒14,接线盒14的一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励磁线圈5的一端,接线盒14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提供本技术工作的电流。进一步,电机外壳1的外表面分别设有若干散热筋15,若干散热筋15在电机外壳1的外表互相交错设置,若干散热筋15一方面增大散热面积,另一方便令电机外壳1的结构更加坚固。进一步,电机外壳1、定子绕组4和电机转子6的长度相同,且三者的长度根据需求进行生产,以实现本技术对不同的电机的功率进行选择的目的。进一步,前端盖2和后端盖3是方形或圆角矩形,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自行选择,以实现本技术灵活生产的目的。进一步,电机外壳1、前端盖2和后端盖3由铝合金材料或铸钢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和铸钢材料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磁钢块7由钕铁硼磁钢材料制成,钕铁硼磁钢材料制得的磁钢块7具有高强度的磁性,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电机的转矩和响应速度和各种性能。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快捷,设置一种标准型的电机外壳1,电机外壳1内嵌合定子绕组4,电机外壳1的两端扣合前端盖2和后端盖3,前端盖2和后端盖3通过嵌合的电机转轴8固定电机转子6,电机外壳1、定子绕组4和电机转子6的长度相同,且三者的长度根据需求进行生产,以实现本技术对不同的电机的功率进行选择的目的,具有生产方便快捷,功率选择灵活的优点,同时在电机转子6中嵌合磁钢块7增强了电机的转矩和响应速度,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前端盖(2)、后端盖(3)、定子绕组(4)、电机转子(6)和电机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是一个圆柱筒体,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壁嵌合设有所述定子绕组(4),所述定子绕组(4)中通过卡槽嵌合设有若干励磁线圈(5),若干所述励磁线圈(5)依次串联,所述定子绕组(4)的中部穿接设有所述电机转子(6),所述电机转子(6)是一个圆柱体,所述电机转子(6)的外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磁钢块(7),所述电机转子(6)的轴心穿接固定所述电机转轴(8),所述电机转轴(8)的两端分别穿接设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分别通过定位环台(11)嵌合所述电机外壳(1)的两端,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的中心各自设有安装孔,所述前端盖(2)通过安装孔嵌合所述第一轴承(9)的外圆,所述后端盖(3)通过安装孔嵌合所述第二轴承(10)的外圆,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的边角分别设有若干螺纹孔(12),相对设置的所述螺纹孔(12)之间螺合设有连接拉杆(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灵活调节功率的模块化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前端盖(2)、后端盖(3)、定子绕组(4)、电机转子(6)和电机转轴(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是一个圆柱筒体,所述电机外壳(1)的内壁嵌合设有所述定子绕组(4),所述定子绕组(4)中通过卡槽嵌合设有若干励磁线圈(5),若干所述励磁线圈(5)依次串联,所述定子绕组(4)的中部穿接设有所述电机转子(6),所述电机转子(6)是一个圆柱体,所述电机转子(6)的外壁均匀分布设有若干磁钢块(7),所述电机转子(6)的轴心穿接固定所述电机转轴(8),所述电机转轴(8)的两端分别穿接设有第一轴承(9)和第二轴承(10),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分别通过定位环台(11)嵌合所述电机外壳(1)的两端,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的中心各自设有安装孔,所述前端盖(2)通过安装孔嵌合所述第一轴承(9)的外圆,所述后端盖(3)通过安装孔嵌合所述第二轴承(10)的外圆,所述前端盖(2)和所述后端盖(3)的边角分别设有若干螺纹孔(12),相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青华峰王同凯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海蓝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