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02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低压循环筒、制冷剂泵、截止阀、过滤器、电磁阀、蒸发器供液集管、蒸发器、蒸发器回气集管、液位控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筒体上装有液位控制器,当液位控制装置内液位达到控制点时将停止向蒸发器内供液,当蒸发器处于低压循环桶位置下方H(H>5)米以上时,防止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内形成静液柱,从而影响制冷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消除静液柱、维持蒸发器蒸发温度与低压循环桶接近,制冷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特别适用泵供液或重力供液系统中。
技术介绍
目前是从低压循环桶经过制冷剂泵再经过阀门直接进入蒸发器进口,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气体与制冷剂液体混合物通过回气管回到低压循环桶,当低压循环桶与蒸发器垂直距离较大时,蒸发器内部容易形成由于液柱作用产生压力△P,如果低压循环桶内蒸发压力P1,那么蒸发器内压力为P1+△P,由于是饱和状态,必然导致蒸发器内蒸发温度上升,从而影响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除静液柱、能够维持蒸发器蒸发温度与低压循环桶接近,制冷效果较好的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低压循环桶,所述低压循环桶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剂泵,制冷液体在所述制冷剂泵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截止阀、过滤器、电磁阀和第二截止阀,进入蒸发器供液集管,在所述蒸发器供液集管安装在蒸发器上,在所述蒸发器上还连接有回气管的一端,所述回气管的另一端通过液位控制装置与低压循环桶相连,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筒体、封头和连通口,在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封头,在所述筒体的下端连接有连通口,在所述筒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在所述出口下方的筒体上设有液位控制口。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装置包括外筒体、带孔内筒体、封头和连通口,在所述外筒体内设有带孔内筒体,在所述外筒体上部设有进口和出口,在所述出口下方的外筒体上连接有液位控制口,在所述外筒体的下部连接有连通口,所述进口与外筒体的筒壁成切线方向进入外筒体与带孔内筒体的夹层内,所述出口在外筒体内部入口处向上部弯曲,所述带孔内筒体通过垫块与外筒体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装置下部通单向阀与供液集管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消除静液柱、能够维持蒸发器蒸发温度与低压循环桶接近,制冷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液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气液分离装置原理;图1、2中标号:1-低压循环桶、2-制冷剂泵、3-第一截止阀、4-过滤器、5-电磁阀、6-第二截止阀、7-单向阀、8-蒸发器供液集管、9-蒸发器、10-回气管、11-液位控制装置、11-1-筒体、11-2-封头、11-3-连通口、11-4-进口、11-5-出口、11-6-液位控制口。图3中标号:11a1-外筒体、11f-带孔内筒体、11a2-封头、11b-连通口、11d-进口、11e-出口、11g-垫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5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几种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低压循环桶1,所述低压循环桶1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剂泵2,制冷液体在所述制冷剂泵2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截止阀3、过滤器4、电磁阀5和第二截止阀6,进入蒸发器供液集管8,在所述蒸发器供液集管8安装在蒸发器9上,在所述蒸发器9上还连接有回气管10的一端,所述回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液位控制装置11与低压循环桶1相连;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9内吸热蒸发,蒸发后的蒸发器气体与未蒸发的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回气集管10,然后通过管道进入低压循环筒1,继续循环。在蒸发器供液集管8与回气集管10之间装有一只液位控制装置11,液位控制装置11下部与供液集管之间装有单向阀7,以确保从制冷剂泵2过来的制冷剂液体不得进入液位控制装置内。液位控制装置上部与蒸发器回气集管10相接,液位控制装置上部通过管道与低压循环桶直连接;所述液位控制装置11包括筒体11-1、封头11-2和连通口11-3,在所述筒体11-1的上端设有封头11-2,在所述筒体11-1的下端连接有连通口11-3,在所述筒体11上设有进口11-4和出口11-5,在所述出口11-5下方的筒体11-1上设有液位控制口11-6,所述液位控制装置下部通单向阀4与供液集管8相连,防止经过制冷剂泵的液体进入液位控制装置,经过气化的制冷剂气液混合阀通过回气集管进入液位控制装置,在液位控制装置内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通过回气管进入低压循环桶,液体集聚在液位控制装置下部,当液位达到控制口时,供液电磁阀5关闭,停止向蒸发器9供液,液位控制装置下部液体进入蒸发器进行制冷。实施例2: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包括低压循环桶1,所述低压循环桶1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剂泵2,制冷液体在所述制冷剂泵2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截止阀3、过滤器4和电磁阀5,进入蒸发器供液集管8,在所述蒸发器供液集管8安装在蒸发器9上,在所述蒸发器9上还连接有回气管10的一端,所述回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液位控制装置11与低压循环桶1相连,所述液位控制装置11包括外筒体11a1、带孔内筒体11f、封头11a2和连通口11b,在所述外筒体11a1内设有带孔内筒体11f,在所述外筒体11a1上部设有进口11d和出口11e,在所述出口11e下方的外筒体11a1上连接有液位控制口11c,在所述外筒体11a1的下部连接有连通口11b,所述进口11d与外筒体11a1的筒壁成切线方向进入外筒体11a1与带孔内筒体11f的夹层内,所述出口11e在外筒体11a1内部入口处向上部弯曲,所述带孔内筒体11f通过垫块11g与外筒体11a1连接;所述液位控制装置下部通单向阀4与供液集管8相连,防止经过制冷剂泵的液体进入液位控制装置。经过气化的制冷剂气液混合阀通过回气集管进入液位控制装置,在液位控制装置内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通过回气管进入低压循环桶,液体集聚在液位控制装置下部,当液位达到控制口时,供液电磁阀5关闭,停止向蒸发器9供液,液位控制装置下部液体进入蒸发器进行制冷。这种较前面一种液位控制装置,气液分离效果更好,因为制冷剂气液混合物从蒸发器9经过回气集管10,沿着液位控制装置11内壁进入,由于气流的进入液位控制装置时具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在液位控制装置11内进行气液离心分离,使气液分离效果更好。本技术结构简单、消除静液柱、能够维持蒸发器蒸发温度与低压循环桶接近,制冷效果好。液位控制装置筒体上装有液位控制器,当液位控制装置内液位达到控制点时将停止向蒸发器内供液,当蒸发器处于低压循环桶位置下方H(H>5)米以上时,防止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内形成静液柱,从而影响制冷效果。申请人又一声明,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技术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技术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技术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循环桶(1),所述低压循环桶(1)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剂泵(2),制冷液体在所述制冷剂泵(2)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截止阀(3)、过滤器(4)电磁阀(5)和第二截止阀(6),进入蒸发器供液集管(8),在所述蒸发器供液集管(8)安装在蒸发器(9)上,在所述蒸发器(9)上还连接有回气管(10)的一端,所述回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液位控制装置(11)与低压循环桶(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循环桶(1),所述低压循环桶(1)的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有制冷剂泵(2),制冷液体在所述制冷剂泵(2)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截止阀(3)、过滤器(4)电磁阀(5)和第二截止阀(6),进入蒸发器供液集管(8),在所述蒸发器供液集管(8)安装在蒸发器(9)上,在所述蒸发器(9)上还连接有回气管(10)的一端,所述回气管(10)的另一端通过液位控制装置(11)与低压循环桶(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液位控制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装置(11)包括筒体(11-1)、封头(11-2)和连通口(11-3),在所述筒体(11-1)的上端设有封头(11-2),在所述筒体(11-1)的下端连接有连通口(11-3),在所述筒体(11-1)上设有进口(11-4)和出口(11-5),在所述出口(11-5)下方的筒体(11-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德云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四方冷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