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6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所示格栅结构包括相背设置的迎风面(1)和背风面(2)、以及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的多个格栅孔(3),所述迎风面(1)为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所述背风面(2)也为以朝向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地形成凸面形状的立体进风结构,相比于平面格栅结构只能从垂直于其平面的一个方向进风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格栅使得气流能从不止一个方向地流入格栅孔中,使得气流以最优角度通过格栅进入叶轮,有效地防止了气流直接冲击格栅结构后方的叶轮的情况的发生,减少气流在格栅内气流损失,有效地降低了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技术介绍
市场上冷风扇进风格栅一般为平格栅,即水平交叉而成。平格栅进风面积为进风口的面积,如要增大进风面积,只能增大平格栅的面积,且气流直接通过格栅,冲击叶轮,噪音较大,且儿童贪玩时容易将手指伸入格栅孔中而导致被风轮夹伤、安全性能不高。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冷风扇存在出风量较小、噪音较大、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格栅结构存在进风时噪音较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栅结构,其包括相背设置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以及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的多个格栅孔,所述迎风面为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所述背风面也为以朝向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优选地,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均为立体的弧面状结构,且所述迎风面将所述背风面包裹于其中。优选地,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均为球面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格栅结构为具有回转中心轴的回转体结构,所述迎风面相对于所述回转中心轴呈对称设置、所述背风面相对于所述回转中心轴呈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格栅孔相对于所述回转中心轴呈对称布置。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径向筋条,多个所述径向筋条均从所述回转中心轴沿径向向外呈放射状地设置;还包括多个呈环形形状的环形筋条,多个所述环形筋条均以所述回转中心轴为圆心呈同心圆的形式设置,且与多个所述径向筋条之间交叉而形成多个所述格栅孔。优选地,每个所述格栅孔中,相对的两个所述径向筋条间、或相对的两个所述环形筋条间的间距不超过8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前述的格栅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格栅结构气流方向上游的进风口,位于所述格栅结构气流方向下方的风轮。优选地,还包括能容纳所述风轮于其中并在其中改变气流压力和流速的风道。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格栅结构与所述风轮之间用于引导气流的导流圈。优选地,所述风扇为冷风扇。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通过将迎风面设置为以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将所述背风面也设置为朝向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能够有效地形成凸面形状的立体进风结构,相比于平面格栅结构只能从垂直于其平面的一个方向进风而言、本技术的格栅使得气流能从不止一个方向地流入格栅孔中,使得气流以最优角度通过格栅进入叶轮,有效地防止了气流直接冲击格栅结构后方的叶轮的情况的发生,减少气流在格栅内气流损失,有效地降低了噪音;2.本技术的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通过形成上述的凸面形状的立体进风结构,还能有效地使得迎风面周围的气流不但可以从正面进入格栅结构内部、还能从侧面进入格栅内部(而平面格栅只能正面进入格栅内部),因此便有效地增大了进风面积,增大了进风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风速,使格栅结构外侧的气流进入格栅面的距离更近,入风方式更平和顺畅;3.本技术的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通过将每个所述格栅孔中,相对的两个所述径向筋条间、或相对的两个所述环形筋条间的间距设置为不超过8mm,严格地控制了格栅孔的间隙宽度,能够有效地保障安全、尤其是保证了儿童手指不能够伸入格栅孔中,这是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才获得的实验数据,有效地防止了安全隐患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格栅结构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风扇正面的格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风扇背面的格栅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风扇的俯视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迎风面,2—背风面,3—格栅孔,4—回转中心轴,5—径向筋条,6—环形筋条,7—格栅结构,8—进风口,9—风轮,10—风道,11—导流圈。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栅结构,其包括相背设置的迎风面1和背风面2(迎风面与背风面相贴合连接)、以及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的多个格栅孔3,所述迎风面1为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所述背风面2也为朝向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所述第一方向为从背风面指向迎风面,优选从背风面的中心指向迎风面的中心)。以使风能够从立体面状的迎风面穿过孔到达立体面状的背风面。通过将迎风面设置为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包括以朝向远离所述背风面的一侧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将所述背风面设置为朝向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包括以朝向靠近所述迎风面的一侧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能够有效地形成凸面形状的立体进风结构,相比于平面格栅结构只能从垂直于其平面的一个方向进风而言、本技术的格栅使得气流能从不止一个方向地流入格栅孔中,使得气流以最优角度通过格栅进入叶轮,有效地防止了气流直接冲击格栅结构后方的叶轮的情况的发生,减少气流在格栅内气流损失,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因为气流首先是通过格栅,然后才进入叶轮的,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气体更好的进入叶轮,减少损失,相应的噪音也会降低。通过形成上述的凸面形状的立体进风结构,还能有效地使得迎风面周围的气流不但可以从正面进入格栅结构内部、还能从侧面进入格栅内部(而平面格栅只能正面进入格栅内部),能从不止一个方向流入格栅孔中,有效地增大了进风面积,增大了进风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风速,使格栅结构外侧的气流进入格栅面的距离更近,入风方式更平和顺畅。因为格栅向中心拱起,有一个聚风的效果,中心风速大,外围风速相对比较平缓的流入叶轮。优选地,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均为立体的弧面状结构,且所述迎风面1将所述背风面2包裹于其中。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大小形状均相同、且迎风面将背风面包裹于其中,且迎、背风面均为立体弧面状结构,能够形成立体的弧面形状的凸面格栅结构,使得来流气流从弧面的迎风面进风更加平和顺畅,有效地减小了气流损失,降低了噪音。优选地,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均为球面状结构。将迎风面和背风面均设置为球面状的结构,能够使得气流沿垂直于接触面进入格栅孔时,气流进气更加的平和顺畅、减小了气流损失,且保证进入风轮处的气流呈现最大范围的多个不同的角度,最大程度地防止了气流以单一角度或较窄角度甚至直面冲击风轮时带来噪音较大的情况,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噪音,保证了气流安静平稳地流动。如图1-2所示,工作原理:机外风从对称两侧的格栅状进风口8进入机体内部,靠自由流动到格栅结构7(即凸格栅)处,因凸格栅为球面结构,周围风可以从侧面及正面进入格栅内部(平格栅只能正面进入)。采用凸起球面状进风格栅可以加大进风面积,使风进入机内更流畅,增加电机负载,降低电机转速,减小整机噪音,达到降噪目的。采用球面状的格栅方式,相比于平格栅,加大了进入格栅的进风面积,使机体外侧风进入格栅面距离更近,入风方式更平和顺畅,可以提高风量及降低整机噪音,改善音质。凸格栅采用凸面结构,可以增大进风面积,让气流以最优角度通过格栅进入叶轮,减少气流在格栅内气流损失,增大进风量,降低噪音,有利提高叶轮的能效比。凸格栅与壳体直接相连接,每条筋条从中间呈放射性,筋条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格栅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背设置的迎风面(1)和背风面(2)、以及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的多个格栅孔(3),所述迎风面(1)为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所述背风面(2)也为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背设置的迎风面(1)和背风面(2)、以及同时贯穿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的多个格栅孔(3),所述迎风面(1)为朝向第一方向凸出而形成的立体面状,所述背风面(2)也为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凹陷而形成的立体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均为立体的弧面状结构,且所述迎风面(1)将所述背风面(2)包裹于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1)和所述背风面(2)均为球面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结构为具有回转中心轴(4)的回转体结构,所述迎风面(1)相对于所述回转中心轴(4)呈对称设置、所述背风面(2)相对于所述回转中心轴(4)呈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格栅孔(3)相对于所述回转中心轴(4)呈对称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径向筋条(5),多个所述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锡泉侯剑飞杨海胡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