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729 阅读:3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包括模板一部、模板二部和紧固组件,模板一部和模板二部上设有半圆形缺口,模板一部和模板二部的半圆形缺口相对设置组成与管道尺寸相匹配圆形缺口;模板一部和模板二部上端面压合在楼板顶部洞口处;紧固组件压合设置在模板一部和模板二部下端面上。管道组装吊模需用的材料、工具均为建筑工地常用材料价格便宜且购买方便,现场根据管道大小,预留洞口尺寸进行加工,安装简单、方便,对操作施工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低,可周转使用。实践后,洞口吊模质量提高,杜绝由楼板顶部洞口封堵不密实而引起的渗水隐患,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模块制作、操作简单、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领域,楼板间管道预留洞口的封堵是常见施工项目,传统做法是采用人工制模与铁丝吊模配合安装。通常需要2-3个施工人员在楼上楼下相互配合完成洞口吊模,此施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吊模封堵不密实,容易造成预留洞口周边漏水,而且方法本身复杂、效率低、成本高、不美观。施工作业面的观感质量,平整度不好控制,在浇筑混凝土后,铁丝及铁钉将浇筑在混凝土内,需要二次切除铁丝,另外,在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由于铁丝长时间外露腐蚀,很快形成通孔,对日后的漏水埋下隐患。申请号为201620960331.4,公开一种管道管根封堵吊模,包括可拼接的至少两个封堵件,封堵件包括平面承接面和自平面承接面内侧向下折弯的固定部,承接面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该吊模存在的缺点是:模块加工较为困难,对操作工种技术水平要求高;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浆污染腐蚀固定螺丝;固定部件如果损坏或者被水泥浆污染,那么更换固定部件将变得困难。该方法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解决现有技术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

【技术保护点】
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一部(10)、模板二部(11)和紧固组件(12),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上设有半圆形缺口(3),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的半圆形缺口(3)相对设置组成与管道(2)尺寸相匹配的圆形缺口;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上端面压合在楼板(1)顶部洞口(8)处;所述紧固组件(12)压合设置在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下端面上;所述紧固组件(12)由背楞(4)、通丝杆(5)和螺母(6)组成,所述紧固组件(12)横切面为方形,所述背楞(4)位于方形的一组对边上,通丝杆(5)位于方形的另一组对边上,所述背楞(4...

【技术特征摘要】
1.楼板顶部洞口的管道组装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一部(10)、模板二部(11)和紧固组件(12),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上设有半圆形缺口(3),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的半圆形缺口(3)相对设置组成与管道(2)尺寸相匹配的圆形缺口;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上端面压合在楼板(1)顶部洞口(8)处;所述紧固组件(12)压合设置在所述模板一部(10)和模板二部(11)下端面上;所述紧固组件(12)由背楞(4)、通丝杆(5)和螺母(6)组成,所述紧固组件(12)横切面为方形,所述背楞(4)位于方形的一组对边上,通丝杆(5)位于方形的另一组对边上,所述背楞(4)的两端设置有用于穿过通丝杆(5)的安装孔(9),所述通丝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同春姚立廷王晋李涛李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华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