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69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包括板体以及若干与所述板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超出所述板体的边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扣合在脚手架的钢管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限制机构,所述第一限制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脱离。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解决了传统的脚手板在与横管捆扎固定后,随着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行走对脚手板端部踩踏次数的增多,脚手板与横管之间容易产生松动,脚手板发生松动后,施工人员行走至脚手板端部时,脚手板容易发生一端撬起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尤其是在建筑物外墙施工时,为了满足施工需要,通常靠建筑物外墙的搭设脚手架,并在脚手架上铺设脚手板供施工人员行走。传统的脚手板在铺设时,通常将脚手板的两端搭设在脚手架的两根钢管上,并用铁丝将脚手板两端与钢管捆扎在一起,从而实现脚手板的固定。由于传统的脚手板在固定时采用铁丝与钢管捆扎固定,由于铁丝在捆扎脚手板时是通过铁丝两端相互缠绕进而对脚手板和钢管进行固定,因而随着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行走对脚手板端部踩踏次数的增多,对铁丝产生拉力的作用下铁丝两端的缠绕会逐渐松开,使得脚手板与钢管之间容易产生松动的现象。人在松动后的脚手板上行走至脚手板端部时,在人体重量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撬动整块脚手板的现象,从而造成施工人员滑倒,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脚手板在与钢管捆扎固定后,随着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行走对脚手板端部踩踏次数的增多,脚手板与钢管之间容易产生松动,脚手板发生松动后,施工人员行走至脚手板端部时,脚手板容易发生一端撬起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包括板体以及若干与所述板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超出所述板体的边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扣合在脚手架的钢管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限制机构,所述第一限制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脱离。在安装本技术时,首先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通过所述第一限制机构进行固定,待固定好后将板体处于脚手架内部并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搭接在脚手架两侧的钢管上并通过扣件以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由于连接杆与脚手架通过扣件进行连接十分牢固,因而不会发生移动。在所述第一限制机构的作用下,防止了所述板体与连接杆之间发生脱离,因而当施工人员在板体上行走至所述板体一端端部时,所述板体另一端端部不会向上翘起。解决了传统的脚手板在与钢管捆扎固定后,随着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行走对脚手板端部踩踏次数的增多,脚手板与钢管之间容易产生松动,脚手板发生松动后,施工人员行走至脚手板端部时,脚手板容易发生一端撬起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在安装本技术便于固定的脚手板的过程中,由于未使用铁丝捆扎脚手板,因而节约了材料。传统的脚手板在安装时为了将脚手板与钢管固定牢固,因而在对脚手板进行捆扎时需要使用铁丝进行多次捆扎,因而安装速率较低。且在拆除脚手板时也需要将捆扎脚手板的铁丝进行逐根拆除,从而拆除过程较慢。本技术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在进行安装时,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固定后,通过扣件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脚手架两侧的钢管以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可完成对本技术的安装。在拆除本技术时,只需将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脚手架钢管之间的扣件拆除即可,因而相比于传统脚手板的安装与拆除速率更快,从而缩短了施工时间。优选地,所述第一限制机构包括若干卡块,所述板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通槽相配合,所述第一通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卡块在平行于所述连接杆轴线方向上滑动的滑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所述卡块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槽可分离的配合。在连接杆与板体之间进行连接固定时,首先将所述连接杆嵌入到所述板体的第一通槽内并使所述连接杆两端伸出所述第一通槽。取出所述卡块将所述卡块插入到所述滑槽内,将所述卡块沿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至所述卡块卡在所述第二通槽与所述滑槽之间,从而实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的固定。由于板体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插入所述滑槽中的卡块卡在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二通槽之间,从而限制了所述板体朝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运动。因而当施工人员在板体上行走至所述板体端部时,所述板体不会向上翘起。从而避免了随着施工人员在脚手板上行走对脚手板端部踩踏次数的增多,脚手板与钢管之间容易产生松动。解决了因脚手板发生松动后,施工人员行走至脚手板端部时,脚手板容易发生一端撬起进而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相配合。通过将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壁相配合,从而当连接杆嵌入到所述第一通槽内部时,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与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相贴合,进而增大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通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当所述连接杆支撑起所述板体时,所述板体对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产生的压强更小,因而所述连接杆不易被损坏。同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通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所述连接杆外壁与所述第一通槽内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进而使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之间不易产生相对滑动。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相对滑动的第二限制机构。通过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板体之间设置第二限制机构,从而限制了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沿所述连接杆外壁滑动,避免了因所述板体相对所述连接杆滑动从而造成相邻板体之间发生错位的现象,进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造成影响。卡块在相对所述滑槽滑动时,当卡块与所述滑槽底部接触后,所述卡块便无法继续朝滑槽底部的方向滑动,若此时所述板体朝所述卡块滑动的方向滑动,便能够使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通槽分离。通过设置所述第二限制机构,限制了所述板体朝所述卡块滑动的方向滑动,从而避免了因所述板体朝所述卡块滑动的方向滑动而造成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二通槽发生分离,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管状结构,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卡块中部朝所述连接杆内壁的方向凸起形成凸状机构,所述凸状机构的外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内壁相配合。将所述卡块中部朝所述连接杆内壁的方向凸起形成凸状机构,所述凸状机构起到了避免所述卡块从所述滑槽脱落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孔槽,所述孔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二限制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通孔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孔槽的内侧,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孔槽和第二通孔可分离的配合。当连接杆与所述板体进行固定后,将所述连接块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中,使所述连接块的连接端进入所述孔槽中,进而实现了对所述板体、连接杆以及卡块三者的相对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通过将所述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设置内螺纹,并在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使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从而避免了连接块从第一通孔中脱落,且当需要将板体与连接杆进行分离时,只需旋转连接块使所述连接端处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即可,从而无需将所述连接块全部取出,避免了下次固定板体时需要重新去找连接块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优选地,所述板体的上端面的若干位置向上凸起形成凸状结构,相邻的所述凸状结构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以及若干与所述板体(1)连接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端部超出所述板体(1)的边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扣合在脚手架的钢管上,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板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限制机构,所述第一限制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板体(1)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以及若干与所述板体(1)连接的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的端部超出所述板体(1)的边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扣件,所述扣件扣合在脚手架的钢管上,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板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限制机构,所述第一限制机构用于防止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板体(1)脱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机构包括若干卡块(3),所述板体(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槽(4),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第一通槽(4)相配合,所述第一通槽(4)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通槽(5),所述连接杆(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卡块(3)在平行于所述连接杆(2)轴线方向上滑动的滑槽(6),所述第二通槽(5)与所述滑槽(6)相配合,所述卡块(3)一端与所述滑槽(6)滑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槽(5)可分离的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4)的内壁与所述连接杆(2)的外壁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板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2)与所述板体(1)相对滑动的第二限制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固定的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为管状结构,所述滑槽(6)设置于所述连接杆(2)的端部,所述卡块(3)中部朝所述连接杆(2)内壁的方向凸起形成凸状机构(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文陈婷婷程小川胡梦李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