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6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包括下板体,下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卡扣,下板体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柱上;上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套筒,上板体通过套筒活动套装在支柱上;下板体的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机,电动升降机的输出轴与下板体的底部相连接;上板体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开关,电动升降机的控制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该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通过控制开关对电动升降机进行控制,实现对上板体的升降;通过传送带可将脚手架上的物料进行传输,无需施工人员大幅度移动,保障了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现有的脚手架安装完成后,高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实现自动调整,并且脚手架上放置的物料较多,在高空作业中搬运不方便,增加了施工难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脚手架安装完成后,高度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实现自动调整,并且脚手架上放置的物料较多,在高空作业中搬运不方便,增加了施工难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包括下板体,下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卡扣,下板体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柱上;上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套筒,上板体通过套筒活动套装在支柱上;下板体的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机,电动升降机的输出轴与下板体的底部相连接;上板体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开关,电动升降机的控制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下板体的上表面和上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匹配的安装槽,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安装槽内安装有叉形支架。进一步,所述的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内侧均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下端安装有辊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辊轴相连接;驱动电机的控制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支柱的外壁上设置有高度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该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通过控制开关对电动升降机进行控制,实现对上板体的升降;通过传送带可将脚手架上的物料进行传输,无需施工人员大幅度移动,保障了施工安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结构图;图中:1、支柱;2、套筒;3、卡扣;4、上板体;5、传送带;6、辊轴;7、驱动电机;8、控制开关;9、叉形支架;10、电动升降机;11、下板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包括下板体11,下板体11的周围安装有卡扣3,下板体11通过卡扣3安装在支柱1上;上板体4的周围安装有套筒2,上板体4通过套筒2活动套装在支柱1上;下板体11的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机10,电动升降机10的输出轴与下板体11的底部相连接;上板体4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开关8,电动升降机10的控制端通过控制开关8与外部电源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下板体11的上表面和上板体4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匹配的安装槽,上板体4和下板体11的安装槽内安装有叉形支架9。进一步,所述的上板体4和下板体11的内侧均安装有传送带5,传送带5的下端安装有辊轴6,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辊轴6相连接;驱动电机7的控制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8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的支柱1的外壁上设置有高度尺。通过控制开关8对电动升降机10进行控制,实现对上板体4高度的调节,上板体4通过套筒2在支柱1外上下移动,并可通过高度尺观察移动高度。并通过叉形支架9进一步对上板体4和下板体11进行固定,避免上板体4出现下降。通过控制开关8对驱动电机7进行控制,驱动电机7通过链条带动辊轴6转动,从而实现传送带5的转动,方便对物料进行运输,无需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大幅度移动,保障了施工安全。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体,下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卡扣,下板体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柱上;上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套筒,上板体通过套筒活动套装在支柱上;下板体的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机,电动升降机的输出轴与下板体的底部相连接;上板体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开关,电动升降机的控制端通过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所述的下板体的上表面和上板体的下表面设置有相匹配的安装槽,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安装槽内安装有叉形支架;所述的上板体和下板体的内侧均安装有传送带,传送带的下端安装有辊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辊轴相连接;驱动电机的控制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的支柱的外壁上设置有高度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体,下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卡扣,下板体通过卡扣安装在支柱上;上板体的周围安装有套筒,上板体通过套筒活动套装在支柱上;下板体的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机,电动升降机的输出轴与下板体的底部相连接;上板体的中部安装有控制开关,电动升降机的控制端通过控制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灿彬余方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