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引强专利>正文

装修通用架、铺装结构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6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21
一种装修通用架、铺装结构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其中,装修通用架包括:多个第一梁、多个第二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设置;环绕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外边框,所述第一梁的两端、所述第二梁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连接;所述外边框、所述第一梁及所述第二梁围成装修主材安装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修通用架将墙、地砖、地暖、墙饰面、吊顶及顶面饰面、室内外墙体装饰和既有建筑改造等,对既有建筑可以保温和饰面施工一体化,对建筑内、外墙节能改造和饰面一体化施工,装修施工效率大大提升;对工人技术依赖程度降低,提高装修精度,使整个装修装饰工程施工标准化、模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修通用架、铺装结构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修
,具体涉及一种装修通用架、铺装结构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装修领域,要保证好的装修质量,对装修工人技术依赖高,装修精度差,同时效率低。例如,在地面贴瓷砖过程中,需先保证地面水平,然后在瓷砖上抹上砂浆后贴于地面。若装修工人操作不当,有可能导致所有的瓷砖贴合后不能处于同一平面,影响美观。另外,贴瓷砖过程中,需要将每一瓷砖抹上砂浆后再贴于地面,直至铺满地面,装修工人操作时间长,且成本高。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其它装修主材的安装,例如地面饰面、顶面饰面、墙面饰面施工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装修效率低,对装修工人要求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修通用架,包括:多个第一梁、多个第二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设置;环绕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外边框,所述第一梁的两端、所述第二梁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连接;所述外边框、所述第一梁及所述第二梁围成装修主材安装部。可选的,所述外边框呈四边形,多个所述第一梁沿第一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梁沿第二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可选的,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外边框连接后形成多个通孔,至少部分所述通孔处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子孔。可选的,所述通孔呈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菱形其中一种,所述子孔呈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菱形其中一种。可选的,所述第一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第二插槽。可选的,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重叠的部分用于和待装修部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交叉重叠的部分还设有螺纹孔,用于安装螺栓以将所述装修通用架固定于待装修部上。可选的,所述外边框的外轮廓设有插槽或插接件,用于拼接不同的装修通用架。可选的,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横截面呈U型。可选的,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的开口朝向待装修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铺装结构,包括: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修通用架,相邻的装修通用架中,其中之一的外边框设有插槽,另一的外边框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槽和所述插接件连接,实现相邻的装修通用架的拼接。可选的,所述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安装有地板或瓷砖或墙饰面或吊顶饰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房屋装修组装结构,包括:待装修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修通用架,所述装修通用架固定于所述待装修部;装修主材,安装于所述装修通用架的所述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可选的,所述待装修部包括:墙体或地面或顶面。可选的,所述装修主材包括:地板或瓷砖或木饰面、顶面饰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使用装修通用架,装修通用架包括多个第一梁和多个第二梁,第一梁和第二梁交叉设置并与外边框围成装修主材安装部。且,第一梁和第二梁交叉设置并分别与外边框连接后形成多个通孔。装修工人将装修通用架置于待装修部,待装修部可以是墙体或地面或顶面。在装修通用架的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安装好装修主材。例如,在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安装瓷砖,装修主材安装部支撑瓷砖,再在瓷砖和地面之间的通孔中浇注砂浆或其它连接材料,待砂浆或其它连接材料凝固后,便可固定住瓷砖、装修工人无需再将每一瓷砖抹上砂浆后再贴于地面,大大提升了装修工人的操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装修通用架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装修通用架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装修通用架与待装修部的安装位置关系图,图中简单示意了待装修部和螺栓;图4是本技术装修通用架上安装装修主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还示出了固定装修主材的插接件的固定部;图5是本技术用于固定装修主材的插接件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装修通用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现有技术中,在待装修部上安装装修主材,例如,在房屋的墙体上安装瓷砖。若墙体凹凸不平,所安装的瓷砖整体也凹凸不平,影响美观;若要保证所安装的瓷砖整体处于同一平面,就对装修工人的安装水平要求很高。另外,在贴瓷砖过程中,需要将每一瓷砖抹上砂浆后再贴于墙体,直至铺满整个墙体,装修工人操作时间长,且成本高。类似的情况还存在于其它装修主材的安装,例如地板、石膏板、木工板等基层材料。第一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装修通用架10,用于提升装修工人在待装修部上安装装修主材的效率。同时,可以保证使用本技术的装修通用架10在待装修部上安装装修主材后,可以保证所有的装修主材处于同一平面。本技术的装修通用架10包括:多个第一梁12、多个第二梁13,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交叉设置;以及环绕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的外边框11,第一梁12延伸方向的两端、第二梁13延伸方向的两端与外边框11连接。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的形状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的横截面呈U型,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的开口朝向待装修部,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的开口也可以是背向待装修部。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梁和第二梁的横截面呈四边形或圆形。装修通用架10的外边框11、第一梁12及第二梁13围成装修主材安装部。其中,装修主材安装部包括:由外边框11的部分结构、第一梁12的部分结构及第二梁13的部分结构共同围成的部分,如图1中A区域和B区域所示;以及仅由第一梁12的部分结构和第二梁13的部分结构交叉设置围成的部分,如图1中C区域所示。需说明的是,装修主材安装部不是仅为图1中A区域、B区域及C区域所示的部分,其余由外边框11、第一梁12及第二梁13围成的区域都可以是装修主材安装部。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可安装有地板或瓷砖或墙饰面或木饰面或顶面饰面等其它饰面材料。继续参考图2和图3,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交叉设置并分别与外边框11连接后形成多个通孔14。图2中示出了9个通孔14,更多数量的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交叉设置并和外边框11连接后可以形成更多数量的通孔14。装修工人将装修通用架10固定于待装修部60,待装修部60可以是墙体或地面或顶面。在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安装装修主材30后,外边框11、第一梁12及第二梁13共同支撑装修主材30,或者,第一梁12及第二梁13共同支撑装修主材30。例如,在装修主材安装部上安装瓷砖,再在瓷砖和地面之间的通孔14中浇注砂浆,待砂浆凝固后,便可固定住瓷砖、装修工人无需再将每一瓷砖抹上砂浆后再贴于地面,使得瓷砖一体化施工,大大提升了装修工人的操作效率。另外,还可以使用本技术的装修通用架将墙、地砖、地暖、墙饰面、吊顶及顶面饰面、室内外墙体装饰和既有建筑改造等,对既有建筑可以保温和饰面施工一体化,对建筑内、外墙节能改造和饰面一体化施工,装修施工效率大大提升;对工人技术依赖程度降低,提高装修精度,使整个装修装饰工程施工标准化、模块化。参考图1并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梁12和第二梁13交叉重叠的部分17用于和待装修部60固定连接。在交叉重叠的部分17区域还设有螺纹孔17a,待装修部60上也设有和装修通用架10上的螺纹孔17a相对应的螺纹孔(图未示出),通过螺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修通用架、铺装结构及房屋装修组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梁、多个第二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设置;环绕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外边框,所述第一梁的两端、所述第二梁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连接;所述外边框、所述第一梁及所述第二梁围成装修主材安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梁、多个第二梁,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设置;环绕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外边框,所述第一梁的两端、所述第二梁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连接;所述外边框、所述第一梁及所述第二梁围成装修主材安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框呈四边形,多个所述第一梁沿第一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梁沿第二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外边框连接后形成多个通孔,至少部分所述通孔处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子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菱形其中一种,所述子孔呈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三角形、菱形其中一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梁上设有多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第二插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修通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交叉重叠的部分用于和待装修部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修通用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引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