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6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通过在紧固底板的底面形成中间增厚并朝两端逐渐缩扁的凸肋结构,使紧固底板能够藉由凸肋而增厚,并由凸肋的两端部形成形变区,由凸肋的中间部形成蓄力区,从而在紧固底板被压制时,经由凸肋两端部被压缩形变,使凸肋中间部如弹簧形变般产生压缩而蓄积反作力,形成向上抵抗板材重量的力量,以在支撑板材的重量的同时,保证紧固底板的结构强度,使紧固底板的顶面与板材的底面之间在以楔形件进行紧固之前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量,确实提升整平工具的紧固整平力量;有效解决现有整平工具支撑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
本技术涉及地砖、石材类板材铺设施工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地砖、石材等类型板材在铺设时使用的整平工具。
技术介绍
对于需要通过水泥、砂浆等粘结材料进行铺设的板材(常见如地砖、石材等),施工后的平整度是评量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地砖铺设高度不平整时,将直接影响到行走安全性及室内装修的美观度。以往在进行板材铺设施工时,主要仰赖施工人员的经验、技术并配合如橡皮锤的整平工具进行施工,然而,传统的施工方法中需要应用橡皮锤逐一将每一块地砖都振实,并且用力还要均匀,这种施工方法不但步骤烦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为了改善前述技术问题,目前已有相关业者开发出如图1所示的整平工具10。所述整平工具10具有一体成形的紧固底板11及紧固框12,所述紧固底板11用以被夹压于板材A与粘结层C之间,所述紧固框12用以容置在板材A的接缝A1之间,藉此,通过将楔形件B穿过所述紧固框12,利用楔形件B的顶部斜面B1与紧固框12相抵,从而将板材A及其接缝A1夹合紧固在楔形件B的底部平面B2与紧固底板11之间,达到将相邻板材A整平的目的。进一步地,对于重量较重板材A,所述紧固底板11可通过成形为两端向上翘起的翘曲板状,用以增加紧固过程中的形变空间量,以提高紧固整平施加力量以及与板材A重相抗衡的力量。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如地砖、石材等类型的板材尺寸需求越做越大,重量亦随之增加;图1中整平工具10的紧固底板11承载能力有限,当板材A的重量大至一定程度时,其翘曲板状的紧固底板11在刚铺上板材A时即容易被压平,不仅起不到增加紧固过程中的形变空间量,也没有增加紧固整平的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通过在紧固底板的底面形成中间增厚并朝两端逐渐缩扁的凸肋结构,使紧固底板能够藉由凸肋而增厚,并由凸肋的两端部形成形变区,由凸肋的中间部形成蓄力区,从而在紧固底板被压制时,经由凸肋两端部被压缩形变,使凸肋中间部如弹簧形变般产生压缩而蓄积反作力,形成向上抵抗板材重量的力量,以在支撑板材的重量的同时,保证紧固底板的结构强度,使紧固底板的顶面与板材的底面之间在以楔形件进行紧固之前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量,确实提升整平工具的紧固整平力量;有效解决现有整平工具支撑力不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所述整平工具包括紧固底板以及竖立设于所述紧固底板中间的紧固框;其中,所述紧固底板具有被所述紧固框隔开的两端,所述紧固底板成形为两端向上翘曲的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底板的底面设有凸肋,所述凸肋成形为中间增厚并朝所述紧固底板两端逐渐缩扁的结构。本技术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底板的底面上成形有至少二所述凸肋。本技术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凸肋的中间部凹设有一压缩口。本技术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整平工具的紧固底板与紧固框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紧固底板具有位于中间的转接部以及位于相对两侧的翼部;所述紧固框与所述转接部连接。本技术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框与所述转接部连接处收缩形成破裂部。本技术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整平工具设置在铺设基面与相邻二板材的接缝之间,所述板材与所述铺设基面之间设有粘结层;所述紧固底板具有位于中间的转接部以及位于相对两侧的翼部,所述二翼部与所述粘结层共同被夹压于所述板材与铺设基面之间,所述转接部与所述紧固框连接并共同容置于所述板材的接缝内,所述紧固底板通过所述凸肋增厚,并由凸肋的两端部形成形变区,由凸肋的中间部形成蓄力区,以在所述紧固底板被压制时,所述凸肋的两端部被压缩形变,且所述凸肋的中间部被压缩蓄积与所述板材重量相抗衡的反作力;令所述紧固底板通过所述凸肋与所述板材的底面之间保有一形变空间。本技术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令一楔形件穿置所述紧固框以紧固所述紧固底板与所述板材,其中,所述紧固框随所述楔形件的位移而被楔形件顶部斜面向上提拉,所述紧固底板的转接部随所述紧固框向上提拉而压缩所述形变空间至与所述板材的底面相抵;所述板材的接缝被所述楔形件的底部平面与所述紧固底板的转接部及凸肋共同施力抵压整平。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整平工具通过在平板状的紧固底板底面上设置凸肋,以同时达到支撑板材重量且保证与板材之间具有足够的形变空间,具有增加紧固过程中的形变空间量,具有提高紧固整平力量的有益技术效果。(2)本技术整平工具的凸肋成形为中间增厚并朝两端逐渐缩扁的凸肋结构,使紧固底板能够藉由凸肋而增厚,并由凸肋的两端部形成形变区,由凸肋的中间部形成蓄力区,从而在紧固底板被压制时,经由凸肋两端部被压缩形变,使凸肋中间部如弹簧形变般产生压缩而蓄积反作力,形成向上抵抗板材重量的力量,以在支撑板材的重量的同时,保证紧固底板的结构强度。(3)本技术通过在凸肋的中间部凹设有压缩口,以减少塑料冷却收缩现象导致的形变程度,同时也具有减料以降低生产成本的有益技术效果。(4)通过在相邻两块板材的接缝处与铺设基面之间设置本技术整平工具,具有提高地砖铺设施工效率、施工质量的有益技术效果。(5)通过本技术整平工具,无需过度仰赖人工技术即可确保地砖平整,接缝高低一致平整,粘结密实牢固等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紧固底板呈翘曲板状的整平工作施工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平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平工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整平工具第一实施例的整平工作施工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整平工具的紧固底板底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整平工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整平工具第二实施例的整平工作施工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技术介绍
:板材A;接缝A1;楔形件B;顶部斜面B1;底部平面B2;粘结层C;整平工具10;紧固底板11;紧固框12。本技术:铺设基面100;整平工具20;紧固底板21;底面211;转接部212;翼部213;紧固框22;凸肋23;压缩口231;破裂部24;形变空间R。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其包括紧固底板21以及竖立设于所述紧固底板21中间的紧固框22,其中,所述紧固底板21具有被所述紧固框22隔开的两端,所述紧固底板21成形为两端向上翘曲的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底板21的底面211设有凸肋23,所述凸肋23成形为中间增厚并朝所述紧固底板21两端逐渐缩扁的结构。请以图3、图5配合参阅图4观之,说明本技术整平工具20的使用方法。需先说明的是图4为简化图3部分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技术整平工具20用以设置在铺设基面100与相邻二板材A的接缝A1之间,所述板材A与所述铺设基面100之间设有粘结层C,所述粘结层C可以是水泥、砂浆或其他能在板材铺设施工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所述整平工具包括紧固底板以及竖立设于所述紧固底板中间的紧固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底板具有被所述紧固框隔开的两端,所述紧固底板成形为两端向上翘曲的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底板的底面设有凸肋,所述凸肋成形为中间增厚并朝所述紧固底板两端逐渐缩扁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所述整平工具包括紧固底板以及竖立设于所述紧固底板中间的紧固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底板具有被所述紧固框隔开的两端,所述紧固底板成形为两端向上翘曲的板状结构,所述紧固底板的底面设有凸肋,所述凸肋成形为中间增厚并朝所述紧固底板两端逐渐缩扁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底板的底面上成形有至少二所述凸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的中间部凹设有一压缩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平工具的紧固底板与紧固框为一体成形结构;所述紧固底板具有位于中间的转接部以及位于相对两侧的翼部;所述紧固框与所述转接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框与所述转接部连接处收缩形成破裂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材铺设的耐重整平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迪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