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7223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3:31
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包括:开设出水口的第一格栅板、第二格栅板、固定于钢支座的底板、顶板、两个导流罩、出水管道,所述第一格栅板、所述第二格栅板、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构成一箱体,且所述第一格栅板与所述第二格栅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罩分别设置于箱体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格栅与所述第二格栅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导流罩之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其优点是:第一格栅板、第二格栅板的对称设置,实现了箱体双向进水;再者出水口两侧一对挡板的设置,阻挡了沉沙斜板上的沉沙直接进入出水管道;出水口由矩形以及喇叭状的组合结构,以及平板的位置设计,减少了取水头部箱体高度,改善出水口处水流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
本技术涉及较浅水深的取水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
技术介绍
取水头部通常采用钢制取水头部,外侧设置格栅,拦截水中漂浮杂质,隔离推移质及除沙,广泛应用于长江、嘉陵江及其他含沙量较大的江河取水工程。现有的取水头部通常采用长菱形的钢制喇叭口形式,下侧设置斜板,外侧设置格栅,这种取水头部能够利用斜板的稳流及沉降作用,隔离推移质及除沙。但是这种取水头部为单向取水,且主要从正面格栅进水,所以取水头部高度一般较大,在特殊条件下,如河道水深较浅、航道限制等情况下,就无法满足取水条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研制结构简单、可同时双向进水,并有效减少泥沙进入水管的一种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包括:开设出水口的第一格栅板、第二格栅板、固定于钢支座的底板、顶板、两个导流罩、出水管道,所述第一格栅板、所述第二格栅板、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构成一箱体,且所述第一格栅板与所述第二格栅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罩分别设置于箱体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格栅与所述第二格栅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导流罩之间;所述出水管道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其优点是:第一格栅板、第二格栅板的对称设置,实现了箱体双向进水;再者,出水口两侧一对挡板的设置,阻挡了沉沙斜板上的沉沙直接进入进水管道;出水口由矩形以及喇叭状的组合结构,以及平板的位置设计,在减少取水头部箱体高度的同时,改善了出水口处的水流流态。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取水头部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取水头部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侧剖图;图4为实施例2的取水头部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2的取水头部的立体图;图6为图4中A-A方向的侧剖图;其中:1、第一格栅板,1a、出水口;2、第二格栅板;3、底板,3a、钢支座,3b、第一沉沙斜板,3c、第二沉沙斜板;4、顶板,5、导流罩,6、出水管道,7、挡板,8、平板;图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根据图1至图3所示: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包括:开设出水口1a的第一格栅板1、第二格栅板2、固定于钢支座3a的底板3、顶板4、两个导流罩5、出水管道6,所述第一格栅板1、所述第二格栅板2、所述底板3、所述顶板4构成一箱体,且所述第一格栅板1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所述底板3与所述顶板4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罩5分别设置于箱体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格栅板1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导流罩5之间;所述出水管道6与所述出水口1a连通;所述底板3包括第一沉沙斜板3b、第二沉沙斜板3c,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一端与所述第二沉沙斜板3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格栅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沉沙斜板3c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与所述第一格栅板1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沉沙斜板3c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相连接的一端均构成锐角;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一对挡板7,且一对所述挡板7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水口1a两侧;所述出水口1a的形状与所述出水管道6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挡板7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无缝连接,所述挡板7的顶部与所述底板3的高度平齐,用于控制泥沙进入所述出水管道6。实施例二根据图4至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取水头部还包括一水平设置于底板3上的平板8,且所述出水口1a朝向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为矩形、朝向所述箱体外部的一侧为喇叭状;所述平板8将所述底板3分隔为两部分,并与所述底板3无缝连接,使得所述平板8位于所述出水口1a前方,用于控制所述出水口1a处的水流流态;所述出水口1a为喇叭状的一侧与所述出水管道6无缝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1a朝向所述箱体内部的一侧为扁平的矩形,用以减少取水头部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平板8的高度等于小于所述出水口1a为矩形一侧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底板3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平板8的高度等于所述出水口1a为矩形一侧下缘的高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

【技术保护点】
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出水口(1a)的第一格栅板(1)、第二格栅板(2)、固定于钢支座(3a)的底板(3)、顶板(4)、两个导流罩(5)、出水管道(6),所述第一格栅板(1)、所述第二格栅板(2)、所述底板(3)、所述顶板(4)构成一箱体,且所述第一格栅板(1)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所述底板(3)与所述顶板(4)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罩(5)分别设置于箱体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格栅板(1)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导流罩(5)之间;所述出水管道(6)与所述出水口(1a)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出水口(1a)的第一格栅板(1)、第二格栅板(2)、固定于钢支座(3a)的底板(3)、顶板(4)、两个导流罩(5)、出水管道(6),所述第一格栅板(1)、所述第二格栅板(2)、所述底板(3)、所述顶板(4)构成一箱体,且所述第一格栅板(1)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所述底板(3)与所述顶板(4)均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罩(5)分别设置于箱体两端,使得所述第一格栅板(1)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分别位于一对所述导流罩(5)之间;所述出水管道(6)与所述出水口(1a)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向进水、斜板式取水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包括第一沉沙斜板(3b)、第二沉沙斜板(3c),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一端与所述第二沉沙斜板(3c)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格栅板(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沉沙斜板(3c)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格栅板(2)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沉沙斜板(3b)与所述第一格栅板(1)相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沉沙斜板(3c)与所述第二格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炜刘贤斌邓志光陈文华陈燕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