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
本技术涉及地铁工程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主要城市地铁建设快速发展,地铁出行已经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日常交通选择方式之一,地铁建设也需要适应各种地质条件,同时,复杂的地下环境对地铁结构耐久性提出严峻的考验。地铁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的环境类别、环境作用等级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提出具体要求与控制指标。但是在我国部分沿海及内陆盐渍土地区,水土中CL-、SO42-等腐蚀介质含量远超规范中的环境等级,依据现有规范已经无法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满足特殊地质条件下,地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于车站的顶板、底板和侧墙外设置全外包的加强防水层;顶板的加强防水层上方由覆土层压实;底板的加强防水层下方设置素砼垫层;侧墙的加强防水层外侧与侧墙外侧的车站主体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于车站的顶板(6)、底板(4)和侧墙(5)外设置全外包的加强防水层(3);顶板(6)的加强防水层(3)上方由覆土层(8)压实;底板(4)的加强防水层(3)下方设置素砼垫层(2);侧墙(5)的加强防水层(3)外侧与侧墙(5)外侧的车站主体基坑支护结构(1)之间由隔离层(7)压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于车站的顶板(6)、底板(4)和侧墙(5)外设置全外包的加强防水层(3);顶板(6)的加强防水层(3)上方由覆土层(8)压实;底板(4)的加强防水层(3)下方设置素砼垫层(2);侧墙(5)的加强防水层(3)外侧与侧墙(5)外侧的车站主体基坑支护结构(1)之间由隔离层(7)压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顶板(6)表面涂覆有防腐层(9),防腐层(9)位于加强防水层(3)与顶板(6)之间;顶板(6)的加强防水层(3)表面设置有细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莹,王俊,王立新,毛念华,侯勉望,韩建,高升,高启义,姜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