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9689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属于桥梁伸缩装置领域,组成中包括相对应的边梁、中梁、止水胶条、横梁,两相对应的边梁上分别设置有位移箱,位移箱的底部设有承压支座,中梁通过止水胶条与两侧边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位移箱内安装有阻尼器,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适用于16公分以上缝宽和多缝的桥梁结构,采用加装双向阻尼器加弹簧,这样使得缝宽均匀,中梁受力有缓冲,横梁采用一端滑动,一端固定形式,改善双向运动可控力差的缺点,增加可控性,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增加了中梁的受力性能,防止断裂,防尘罩能够保护承压支座,防尘、防老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属于桥梁伸缩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这样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可以自由伸缩运动,吸收震动。目前市场上运用的伸缩缝装置大部分为双向阀体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阀体通过链瓣或者止水带胶条带动运动和恢复位置,以达到吸收振动力和恢复位置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稳定性差,可控性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超过16公分缝宽和多缝、稳定性和可控性强的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组成中包括相对应的边梁、中梁、止水胶条、横梁,两相对应的边梁上分别设置有位移箱,位移箱的底部设有承压支座,中梁通过止水胶条与两侧边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位移箱内安装有阻尼器,阻尼器上套有弹簧。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上述的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所述横梁上设有滑道,中梁内的加强筋的末端折弯下来成为滑杆,滑杆可在滑道内滑动。上述的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所述的位移箱外端内设有防尘罩,防尘罩上有让横梁可伸缩的洞口,该防尘罩固定在位移箱体上。本技术适用于16公分以上缝宽和多缝的桥梁结构,采用加装双向阻尼器加弹簧,这样使得缝宽均匀,中梁受力有缓冲,横梁采用一端滑动,一端固定形式,改善双向运动可控力差的缺点,增加可控性,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增加了中梁的受力性能,防止断裂,防尘罩能够保护承压支座,防尘、防老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组成中包括相对应的边梁1、2、中梁3、止水胶条41、42、横梁10,边梁上1、2分别设置有位移箱51、52,位移箱51、52的底部设有承压支座71、72,中梁3通过止水胶条41、42与两侧边梁1、2连接在一起,位移箱51、52内安装有阻尼器91、92,阻尼器91、92的一端固定在横梁10上;阻尼器91、92上套有弹簧101、102;横梁10上设有滑道8,中梁内的加强筋的末端折弯下来成为滑杆,滑杆可在滑道内滑动。位移箱51、52外端内设有防尘罩61、62,防尘罩61、62上有让横梁可伸缩的洞口,该防尘罩61、62固定在位移箱51、52体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外界条件(如温度)变动时,桥梁上的构造物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位移箱51、52及边梁1、2同时移动,在水平面内,沿横梁的轴线方向位移,因双向阻尼器91、92及弹簧101、102受压或被释放(受拉),位移箱51、52与横梁10间发生相对移动,在两侧的阻尼器91、92和弹簧101、102的平衡力作用下,使其获得边梁1、2位移量,使行车舒适性得到保障。中梁内的加强筋的末端折弯下来成为滑杆,滑杆可在横梁的滑道内滑动,可进一步起到力的平衡作用,改善双向运动可控力差的缺点,增加可控性,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增加了中梁的受力性能,防止断裂,防尘罩能够保护承压支座,防尘、防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组成中包括相对应的边梁、中梁、止水胶条、横梁,两相对应的边梁上分别设置有位移箱,位移箱的底部设有承压支座,中梁通过止水胶条与两侧边梁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位移箱内安装有阻尼器,阻尼器上套有弹簧,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缝式阻尼伸缩缝装置,组成中包括相对应的边梁、中梁、止水胶条、横梁,两相对应的边梁上分别设置有位移箱,位移箱的底部设有承压支座,中梁通过止水胶条与两侧边梁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位移箱内安装有阻尼器,阻尼器上套有弹簧,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中梁与横梁为滑动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里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长江预应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