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96112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属于养殖技术领域,依次包括鸭舍,排污道,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鸭舍设置有出粪口,出粪口与排污道连接;还包括抽提泵I和抽提泵II,抽提泵I连接第三沉淀池上部,抽提泵I连接有灭菌消毒池;抽提泵II连接排污道、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抽提泵II连接有发酵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肉鸭养殖状况和粪污处理情况均呈现最佳状态,提高肉鸭养殖效率的同时可有效处理粪污,且设备配置简单,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肉鸭的养殖效率,集中规模化养殖模式快速递增,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粪污水及废水的处理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就会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周围河道,或渗滤进入地下水层,或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污染。针对此问题,以前生产上采用过高网发酵床饲养模式:即将肉鸭在高0.6-0.8米的网床上进行饲养,网下对肉鸭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但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饮水外溢容易浸湿发酵床垫料,发酵床垫料进行填补、翻耙及播撒菌种等维护操作比较困难,这些弊端导致发酵床模式在肉鸭养殖过程中极难应用。如何有效针对规模化肉鸭养殖粪污进行有效处理是目前肉鸭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依次包括鸭舍、排污道、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鸭舍设置有出粪口,所述出粪口与所述排污道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之间分别设置有通口I和通口II;还包括抽提泵I和抽提泵II,所述抽提泵I的抽提端连接所述第三沉淀池上部,所述抽提泵I的输出端连接有灭菌消毒池;所述抽提泵II的抽提端连接所述排污道、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所述抽提泵II的输出端连接有发酵棚。其中,所述排污道内间隔设置有拦淤坎,所述排污道的宽度为80-120cm,高30-60cm,所述拦淤坎高10-20cm。其中,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三沉淀池的体积之和与肉鸭养殖量的比例为:100m3/10000只。其中,所述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第三沉淀池的高度为2-3m,池口离地面20-50cm。其中,所述发酵棚檐高3米,所述发酵棚面积与肉鸭养殖量的比例为:180m2/10000只-250m2/10000只。其中,所述发酵棚地面为混泥土地面,发酵棚侧墙底端1米为水泥砖,发酵棚侧墙上2米及顶端为钢架结构,钢架四周用塑料布进行密封,顶端为透明玻璃钢瓦。其中,所述排污道、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顶端设置有彩钢瓦。其中,所述发酵棚内放置有发酵垫料,发酵垫料为木屑、稻壳或活菌种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酵垫料的厚度为30-50cm。其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舍内地面的粪污达到一定量时,通过设置在地面的刮粪机将粪污刮自出粪口,粪污经过出粪口流入设置在侧墙外侧的排污道,拦淤坎沉淀鸭粪,将沉淀后的上层废水排入第一沉淀池;当废水在第一沉淀池中沉淀后且水位达到通口I时,上层废水通过通口I流入第二沉淀池进行沉淀,当废水在第二沉淀池中沉淀后且水位达到通口II时,上层废水通过通口II流入第三沉淀池继续沉淀,此沉淀池中的上层废水经抽提泵抽提至灭菌消毒池中处理后进行重复利用水;当排污道、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中的固形物达到一定量时,通过提升泵抽提至发酵棚进行发酵处理为有机肥,夏天的发酵时间为4-6天,冬季的发酵时间为7-12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将肉鸭饲养系统与发酵系统分棚进行,方便操作管理,可对肉鸭棚进行正常的冲洗消毒等操作,定期对棚内粪便进行清理,降低氨气浓度,降低肉鸭发病率;可定期对发酵床进行翻耙操作,且更换垫料方便易行;2、沉淀池及排污道分级设计,可以提高沉淀效果;3、污水经过灭菌消毒处理后可以重复利用冲洗棚舍,节约用水且环保;4、发酵棚的透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提高发酵进度;5、发酵后的粪便成为有机肥,变废为宝,利用价值极大。6、环境好,环保养殖,氨味小,零排放,鸭粪再利用;7、疾病少,能够实现浆膜炎和流感等疾病控制;8、方便管理,消毒和环境控制以及发酵床维护均方便;9、提高饲养密度,每平方可达10只;10、料肉比较其他养殖方式降低0.03-0.05;11、投资少,汇报率高,收益加倍。总之,本技术建设简单,成本低,后期维护方便,从根本上解决了肉鸭养殖业废物的处理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的最大化以及最合理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大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鸭舍;2、排污道;3、第一沉淀池;4、第二沉淀池;5、第三沉淀池;6、出粪口;7、通口I;8、通口II;9、抽提泵I;10、抽提泵II;11、灭菌消毒池;12、发酵棚;13、拦淤坎。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2,本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依次包括鸭舍1、排污道2、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4和第三沉淀池5,鸭舍1设置有出粪口6,出粪口6与排污道2连接;第一沉淀池3和第二沉淀池4之间、第二沉淀池4和第三沉淀池5之间分别设置有通口I7和通口II8;还包括抽提泵I9和抽提泵II10,抽提泵I9的抽提端连接第三沉淀池5上部,抽提泵I9的输出端连接有灭菌消毒池11;抽提泵II10的抽提端连接排污道2、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4和第三沉淀池5,抽提泵II10的输出端连接有发酵棚12。其中,排污道2内间隔设置有拦淤坎13,排污道2的宽度为80-120cm,高30-60cm,拦淤坎高10-20cm。其中,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4、第三沉淀池5的体积之和与肉鸭养殖量的比例为:100m3/10000只。其中,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4、第三沉淀池5的高度为2-3m,池口离地面20-50cm。其中,发酵棚12檐高3米,发酵棚12面积与肉鸭养殖量的比例为:180m2/10000只-250m2/10000只。其中,发酵棚12地面为混泥土地面,发酵棚侧墙底端1米为水泥砖,发酵棚侧墙上2米及顶端为钢架结构,钢架四周用塑料布进行密封,顶端为透明玻璃钢瓦。其中,排污道2、第一沉淀池3、第二沉淀池4和第三沉淀池5顶端设置有彩钢瓦。其中,发酵棚12内放置有发酵垫料,发酵垫料为木屑、稻壳或活菌种的一种或几种,发酵垫料的厚度为30-50cm。示意图1中,抽提泵II10的管道与各个部分都连接,并且管道可以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各个阶段的固化物的抽取。示意图仅是示意各部分的连接,在连接上的细节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鸭舍、排污道、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鸭舍设置有出粪口,所述出粪口与所述排污道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之间分别设置有通口I和通口II;还包括抽提泵I和抽提泵II,所述抽提泵I的抽提端连接所述第三沉淀池上部,所述抽提泵I的输出端连接有灭菌消毒池;所述抽提泵II的抽提端连接所述排污道、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所述抽提泵II的输出端连接有发酵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鸭舍、排污道、第一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鸭舍设置有出粪口,所述出粪口与所述排污道连接;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之间、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之间分别设置有通口I和通口II;还包括抽提泵I和抽提泵II,所述抽提泵I的抽提端连接所述第三沉淀池上部,所述抽提泵I的输出端连接有灭菌消毒池;所述抽提泵II的抽提端连接所述排污道、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第三沉淀池,所述抽提泵II的输出端连接有发酵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道内间隔设置有拦淤坎,所述排污道的宽度为80-120cm,高30-60cm,所述拦淤坎高10-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高效型肉鸭养殖粪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三沉淀池的体积之和与肉鸭养殖量的比例为:100m3/10000只。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坤马光余王银银肖大勇郑荷花许毅
申请(专利权)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