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09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篮,且过滤篮的底部伸入过滤池的内腔,与现有的污水处理池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基础上增加了过滤篮和清淤井,过滤池中的污泥和滤油池中的被微生物分解的污染物均滑落至清淤井中,这样淤泥在清淤井中进行汇集,使得清理起来更加方便,而过滤篮先对污水中较大颗粒状的污物进行清理,使得沉积在清淤井中得到减少,使得清理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及居民生活污水总量也逐年递增,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包括厕所粪便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系,不但严重污染了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质,而且大量传播病菌病毒。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利用高科技微生物处理污水技术,不断的研究、治理着众多领域的水污染;近年来,为了有效防治水污染,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逐步受到重视,很多城市将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了市政基础建设,而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中的含油类物质很难进行清理,且对污水处理池沉积的污染物处理起来十分的麻烦,清理面积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污水处理池沉积的污染物处理起来十分的麻烦,清理面积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篮,且过滤篮的底部伸入过滤池的内腔,所述过滤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淤井,所述清淤井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水口,所述清淤井的右侧设置有滤油池,所述滤油池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底部伸入滤油池的内腔,所述支撑架伸入滤油池内腔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基,所述滤油池的内腔右侧设置有滤油网,所述滤油池的右侧设置有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顶部设置有曝气口,所述曝气池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曝气池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池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优选的,所述滤油网的内腔左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侧设置有滤油膜,所述滤油膜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碳填充层,所述活性碳填充层的右侧设置有支撑网。优选的,所述过滤篮为铝合金镂空篮。优选的,所述过滤池的底部和滤油池的底部均为斜面,且两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七十五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污水处理池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在现有的污水处理池基础上增加了过滤篮和清淤井,过滤池中的污泥和滤油池中的被微生物分解的污染物均滑落至清淤井中,这样淤泥在清淤井中进行汇集,使得清理起来更加方便,而过滤篮先对污水中较大颗粒状的污物进行清理,使得沉积在清淤井中得到减少,使得清理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滤油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池、2进水口、3过滤篮、4清淤井、5导水口、6滤油池、7观察口、8支撑架、9微生物培养基、10滤油网、101过滤网、102滤油膜、103活性碳填充层、104支撑网、11曝气池、12曝气口、13排水口、14曝气机、15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过滤池1,过滤池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进水口2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篮3,且过滤篮3的底部伸入过滤池1的内腔,过滤池1的右侧设置有清淤井4,清淤井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水口5,清淤井4的右侧设置有滤油池6,滤油池6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7,观察口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8,且支撑架8的底部伸入滤油池6的内腔,支撑架8伸入滤油池6内腔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基9,滤油池6的内腔右侧设置有滤油网10,滤油池6的右侧设置有曝气池11,曝气池11的顶部设置有曝气口12,曝气池11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口13,曝气池1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曝气机14,曝气池11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5。其中,滤油网10的内腔左侧设置有过滤网101,过滤网101的右侧设置有滤油膜102,滤油膜102的右侧设置有活性碳填充层103,活性碳填充层103的右侧设置有支撑网104,污水先经过过滤网101进行过滤,使得较大颗粒的污物排除在滤油网10的左侧,通过过滤网101的污水再经过滤油膜102进行过滤处理,使得油污不能通过滤油网10,进而使得微生物培养基9能够对油污充分的进行分解处理,活性碳填充层103对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吸收,支撑网104对活性碳填充层103起到支撑作用,过滤篮3为铝合金镂空篮,过滤池1的底部和滤油池6的底部均为斜面,且两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七十五度,便于淤泥落入清淤井4中。工作原理:本技术的污水处理池进行使用时,污水通过进水口2输送进过滤池1,在输送的过程中过滤篮3对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进行过滤处理,污水再通过导水口5进入到清淤井4中,通过导水口5使得清淤井4与过滤池1和滤油池6均相连通,由于过滤池1的底部和滤油池6的底部均为斜面,且两组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七十五度,使得过滤池1沉积的淤泥会滑落至清淤井4中,而在滤油池6中微生物培养基9对污水中的油污进行分解处理,处理后产生的残渣掉落到滤油池6的底部,再滑落到清淤井4中,这样使得清淤工作更加方便,支撑架8对微生物培养基9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对微生物培养基9进行更换,滤油网10对污水进一步进行过滤处理,使得油污不能通过滤油网10,进而达到除油的效果,过滤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排水口13进入到曝气池11中,曝气机14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曝气处理,曝气所产生的气体通过曝气口12排出,最后处理的水通过排水管15排出,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处理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过滤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篮(3),且过滤篮(3)的底部伸入过滤池(1)的内腔,所述过滤池(1)的右侧设置有清淤井(4),所述清淤井(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水口(5),所述清淤井(4)的右侧设置有滤油池(6),所述滤油池(6)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7),所述观察口(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8),且支撑架(8)的底部伸入滤油池(6)的内腔,所述支撑架(8)伸入滤油池(6)内腔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基(9),所述滤油池(6)的内腔右侧设置有滤油网(10),所述滤油池(6)的右侧设置有曝气池(11),所述曝气池(11)的顶部设置有曝气口(12),所述曝气池(11)的左侧开设有排水口(13),所述曝气池(1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曝气机(14),所述曝气池(11)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池,包括过滤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的内腔设置有过滤篮(3),且过滤篮(3)的底部伸入过滤池(1)的内腔,所述过滤池(1)的右侧设置有清淤井(4),所述清淤井(4)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水口(5),所述清淤井(4)的右侧设置有滤油池(6),所述滤油池(6)的顶部设置有观察口(7),所述观察口(7)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8),且支撑架(8)的底部伸入滤油池(6)的内腔,所述支撑架(8)伸入滤油池(6)内腔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微生物培养基(9),所述滤油池(6)的内腔右侧设置有滤油网(10),所述滤油池(6)的右侧设置有曝气池(11),所述曝气池(11)的顶部设置有曝气口(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涵王莉莉吴朝明包学才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