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43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包括:中心轴、轮毂、动力输入件、行星变速器、换挡机构及拨挡机构,所述轮毂为动力输出件,所述中心轴与车架相固定,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中心轮、行星架、行星轮及齿圈,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套、棘轮、棘爪件架及棘爪件,所述换挡套套设于中心轴上并与动力输入件之间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棘轮包括设置于换挡套外圆周面上的第一棘轮及设置于轮毂内的第二棘轮,所述棘爪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中间安装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与第一棘轮相配合的第一棘爪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与第二棘轮相配合的第二棘爪部,所述行星架与轮毂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从而降低了噪音、阻力及制造成本。

A kind of three gear transmis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ree block transmission, including: central shaft, wheel hub, power input, planetary transmission, gear shifting mechanism and shifting mechanism, the hub for the power output, the central axis and the frame is fixed, the planetary transmission includes a center wheel, a planetary frame planetary gear and ring gear, comprising a gear shift mechanism: shift sleeve, ratchet and pawl member rack and pawl member, the shift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center shaft and a sl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ower input, the ratchet wheel comprises a first ratchet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shift sleeve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and arranged in the hub. Second ratchet, the ratchet member includes a first end, a second end part and a middle mounting portion, the firs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atchet pawl matched with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match with the ratchet Two pawl section, the planet rack and the wheel hub between the overrunning clutch, thereby reducing noise, resistance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挡内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三挡内变速器。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变速器分为内变速器和外变速器两种,外变速器是采用开放式链条机构为传动系统,通过拨动安装于自行车前方的换挡器使链条变换到不同的飞轮上实现不同的链条传动比,由于外变速器裸露在外,因此比较容易生锈,而且容易受到外力的干扰,所以经常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内变速器主要是以行星齿轮机构作为传动主体,被密封在花鼓内部,经过多层特殊密封材料保护,所以雨水、灰尘、油垢等无法进入,故无需定期保养,实现了免保养的优点。内变速器中使用较多的是三挡内变速器,现有技术中的内变速器普遍要用到三套超越离合器,不仅使得整个内变速器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导致内变速器噪音大、阻力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三挡内变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降低噪音和阻力的三挡内变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包括:中心轴、轮毂及设置于中心轴与轮毂之间的动力输入件、行星变速器、换挡机构及拨挡机构,所述轮毂为动力输出件,所述中心轴与车架相固定,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中心轮、行星架、行星轮及齿圈,所述中心轮设置于中心轴上并与中心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套、棘轮、棘爪件架及安装于棘爪件架上的至少一个棘爪件,所述换挡套套设于中心轴上并与动力输入件之间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换挡套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部,所述行星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对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对接部,当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相对接时,换挡套与行星架实现同步转动,所述棘轮包括设置于换挡套外圆周面上的第一棘轮及设置于轮毂内的第二棘轮,所述棘爪件架与齿圈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棘爪件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棘爪件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棘爪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位于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安装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与第一棘轮相配合的第一棘爪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与第二棘轮相配合的第二棘爪部,所述行星架与轮毂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爪件架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棘爪件架上开设有数个凹槽,所述棘爪件收容于该凹槽内并通过销安装于棘爪件架上。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扭簧或弹片。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越离合器包括超越棘爪及超越棘轮,超越棘爪与超越棘轮两者中的其中一个设置于行星架的外圆周面上,另一个设置于轮毂内。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挡套上的第一对接部为外花键,所述行星架上的第二对接部为内花键。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毂的一端与中心轴之间通过轴承或滚珠连接,所述轮毂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入件之间通过轴承或滚珠连接,所述动力输入件与中心轴之间通过轴承或滚珠连接。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挡机构包括拨挡杆、固定杆及复位弹簧,所述拨挡杆轴向穿设于中心轴内并可相对于中心轴作轴向移动,所述固定杆径向穿设于换挡套内且可与换挡套形成相对转动,所述中心轴上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换挡套与轴承或滚珠之间。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挡套的外圆周面呈台阶状设置,包括:第一花键段、第二花键段及设置于第一花键段与第二花键段之间的棘轮段、圆柱段及空腔段,所述空腔段内设有过渡圆锥段。优选地,本技术中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轮段设置于第二花键段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三挡内变速器,本技术中的三挡内变速器仅使用了一套超越离合器,从而大大简化了内变速器的结构,降低了噪音、阻力及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三挡内变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三挡内变速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三挡内变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心轴,2、轮毂,3、动力输入件,30、第一内花键,4、行星变速器,40、中心轮,41、行星架,410、第二内花键,42、行星轮,43、齿圈,5、换挡机构,50、换挡套,500、第一外花键,501、第二外花键,502、空腔段,503、过渡圆锥段,504、圆柱段,51、第一棘轮,52、第二棘轮,53、棘爪件架,530、凹槽,531、弹性件,54、棘爪件,540、第一端部,5400、第一棘爪部,541、第二端部,5410、第二棘爪部,542、中间安装部,6、拨挡机构,60、拨挡杆,61、固定杆,62、复位弹簧,63、椭圆形滑槽,7、超越离合器,70、超越棘爪,71、超越棘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包括:中心轴1、轮毂2及设置于中心轴1与轮毂2之间的动力输入件3、行星变速器4、换挡机构5及拨挡机构6,所述轮毂2为动力输出件,所述中心轴1与车架相固定。所述轮毂2的一端与中心轴1之间通过轴承或滚珠连接,所述轮毂2的另一端与动力输入件3之间通过轴承或滚珠连接,所述动力输入件3与中心轴1之间通过轴承或滚珠连接。所述行星变速器4包括:中心轮40、行星架41、行星轮42及齿圈43,所述中心轮40设置于中心轴1上并与中心轴1一体成型。所述换挡机构5包括:换挡套50、设置于换挡套50外圆周面上的第一棘轮51、设置于轮毂2内的第二棘轮52、棘爪件架53及安装于棘爪件架53上的至少一个棘爪件54,所述换挡套50套设于中心轴1上并与动力输入件3之间形成滑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在换挡套50的一端设有第一外花键500,在动力输入件3内设有与第一外花键500相配合的第一内花键30来实现换挡套50相对于动力输入件3的相对滑动的,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滑动连接方式,所述换挡套5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外花键501,所述行星架41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外花键501相配合的第二内花键410,当第二外花键501与第二内花键410相啮合时,换挡套50与行星架41实现同步转动,所述棘爪件架53与齿圈43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棘爪件架53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棘爪件架53上开设有数个凹槽530,所述棘爪件54收容于该凹槽530内并通过销安装于棘爪件架53上。所述棘爪件架53上设有用于控制棘爪件54初始位置的弹性件531,所述弹性件531可以为弹簧、扭簧或弹片。所述棘爪件54包括第一端部540、第二端部541及位于第一端部540及第二端部541之间的中间安装部542,所述第一端部540设有与第一棘轮51相配合的第一棘爪部5400,所述第二端部541设有与第二棘轮52相配合的第二棘爪部5410,所述行星架41与轮毂2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7。所述超越离合器7包括超越棘爪70及超越棘轮7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超越棘爪70设置于行星架41上,所述超越棘轮71设置于轮毂2内,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越棘爪也可设置于轮毂2内,所述超越棘轮也可设置于行星架41上。所述换挡套50的外圆周面呈台阶状设置,包括:第一花键段(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三挡内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轮毂及设置于中心轴与轮毂之间的动力输入件、行星变速器、换挡机构及拨挡机构,所述轮毂为动力输出件,所述中心轴与车架相固定,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中心轮、行星架、行星轮及齿圈,所述中心轮设置于中心轴上并与中心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套、棘轮、棘爪件架及安装于棘爪件架上的至少一个棘爪件,所述换挡套套设于中心轴上并与动力输入件之间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换挡套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部,所述行星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对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对接部,当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相对接时,换挡套与行星架实现同步转动,所述棘轮包括设置于换挡套外圆周面上的第一棘轮及设置于轮毂内的第二棘轮,所述棘爪件架与齿圈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棘爪件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棘爪件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棘爪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位于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安装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与第一棘轮相配合的第一棘爪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与第二棘轮相配合的第二棘爪部,所述行星架与轮毂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轮毂及设置于中心轴与轮毂之间的动力输入件、行星变速器、换挡机构及拨挡机构,所述轮毂为动力输出件,所述中心轴与车架相固定,所述行星变速器包括:中心轮、行星架、行星轮及齿圈,所述中心轮设置于中心轴上并与中心轴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机构包括:换挡套、棘轮、棘爪件架及安装于棘爪件架上的至少一个棘爪件,所述换挡套套设于中心轴上并与动力输入件之间形成滑动连接,所述换挡套的一端设有第一对接部,所述行星架的一端设有与第一对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对接部,当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相对接时,换挡套与行星架实现同步转动,所述棘轮包括设置于换挡套外圆周面上的第一棘轮及设置于轮毂内的第二棘轮,所述棘爪件架与齿圈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所述棘爪件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棘爪件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棘爪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位于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安装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与第一棘轮相配合的第一棘爪部,所述第二端部设有与第二棘轮相配合的第二棘爪部,所述行星架与轮毂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挡内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件架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棘爪件架上开设有数个凹槽,所述棘爪件收容于该凹槽内并通过销安装于棘爪件架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挡内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可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川梭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